- AgGe_n(n=1~17)团簇: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LanL2DZ方法,对AgGe_n(n=1~17)团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较小的AgGe_m(n=1~11)和相对较大的AgGe_n(n=12~17)团簇出现了不同的生长方式.从n=12开始,形成了银原子被锗原子完全包围的笼状结构.根据AgGe_n团簇的分裂能和二阶能量差分,预测了AgGe_n(n=1~17)团簇的幻数为n=5、10、12和15.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显示电荷转移的方向和团簇的大小与掺杂的金属种类有关.通过分析振动光谱,研究了团簇的动态稳定性,在实验中明显的红外谱和拉曼谱能被用来区别团簇结构.
- 王银亮赵高峰孙建敏王渊旭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振动光谱
- Au_(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英文)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对团簇的平均结合能、镶嵌能、垂直离化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差、电荷布居分析、自然键轨道(NBO)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对于Au12M(M=Na,Mg,Al)团簇,它们形成了内含M原子的最稳定的笼状结构.然而对于Au12M(M=Si,P,S,Cl)团簇,它们却形成了以M元素为顶点的稳定锥形结构.在这些团簇中发现Au12S团簇相对是最稳定的,这是由于Au12S团簇形成了稳定的满壳层的电子结构.自然电荷布居分析表明:对于所有的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电荷总是从Au原子转向M原子.自然键轨道和HOMO分析表明Au12M团簇中发生了Au原子的s-d轨道和M原子的p轨道间的杂化现象.
- 赵高峰王银亮孙建敏王渊旭
- 关键词:团簇稳定性自然键轨道分析
- 贵金属Au和Ag掺杂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AgGen(n=1-17)团簇和Au12M(M=Na,Mg,Al,Si,P,S,Cl)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团簇科学的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王银亮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