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
- 作品数:43 被引量:36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一种费托合成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费托合成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包括金属Mg‑Al复合氧化物以及负载在金属Mg‑Al复合氧化物上的Fe、K、Mn金属元素;所述的金属Mg‑Al复合氧化物的化学通式为aMgO·bAl<...
- 王郁肖文德陈家驰裴康康
- 文献传递
- 中国城市居住生活安全问题及其制度性根源
- <正>一、引言居住功能是城市作为人类主要生存空间的基本功能,安居乐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近现代以来,随着各种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开发产业和住房制度的建立和成熟,城市的居住方式从古代社会的个体化生产、分散低密度居住的特...
- 王郁
- 文献传递
- 上海城市功能与人口郊区迁移的特征和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发展高峰期,城市产业功能和人口的郊区化趋势日益显著,速度不断加快。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下,郊区化过程中城市人口与产业功能的郊区迁移对城市结构转型以及郊区城市化具有怎样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本文根据区县一级的城市建设与人口等相关统计数据,总结近十年来上海城市功能和人口郊区迁移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主要特征,分析郊区化对郊区人口城市化、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辨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化和促进郊区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 王郁
- 关键词:空间结构郊区化
- 上海超大城市公共服务承载水平的时空特征演变机制——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案例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基于P-S-R模型构建公共服务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状态空间法对上海市2005年-2016年间公共服务承载水平进行评价后发现:(1)上海各区公共服务承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形成了重度超载、轻度超载和满载的三类类型。(2)在核心区公共服务重度超载状况加剧恶化的同时,其他区超载的速度相对缓慢,与核心区之间的差距日趋明显。(3)上海城市公共服务的压力主要来自公共交通领域,而公共服务状态水平更多受到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水平的影响。公共服务的响应水平则主要受到保障性住房、环保和公共交通领域财政支出水平的影响。(4)核心区重度超载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和服务人员增长迟缓;其他区域除了状态、压力方面存在不同问题之外,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最为普遍。因此,应根据各区的不同问题和短板,针对性地加强公共服务人财物的投入,以期有效提升上海超大城市公共服务承载水平。
- 魏程瑞王郁
- 关键词:状态空间法PSR模型
- 城市低收入社区参与型改造的理念与实践——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启示被引量:11
- 2006年
- 回顾、总结了城市社区改造理念的变化及其发展历程,结合典型事例介绍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社区的参与型社区改造在项目手法、开发方式上的阶段性特点,从社会、经济、政治的多维视角总结了参与型社区改造的经验,并揭示了其对中国社区改造的启示意义。
- 王郁
- 关键词:城市更新
- 民主的价值与形式——规划决策听证制度的发展方向被引量:8
- 2010年
-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化和市民维权意识的高涨,听证活动正在成为规划管理过程中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推动听证制度各项目标的充分实现,避免听证活动成为符号化、走过场的公众参与形式或是无序的情绪宣泄渠道,仍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在理论层面探讨规划管理听证制度的价值目标和程序规则等功能内涵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全国主要城市规划决策阶段听证制度的建设状况,通过听证制度的文本分析找出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制度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 王郁董黎黎李烨洁
- 关键词:听证
- 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理论内涵与提升路径被引量:21
- 2016年
-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理论概念和内涵,对影响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因素进行剖析,为评价指标选取等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公共福利性和空间经济性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支撑-约束协同效应,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质量和方向。公共服务支撑-约束协同效应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在供需匹配和成本收益公平分配的基础上。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关键是在强化支撑力、疏解施压力的基础上,从增强制度、管理等的调控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和成本收益匹配的协同。
- 王郁
- 美日英城市规划立法模式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规划立法制度模式。从规划立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立法主体的特征及其关系、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和总结了美英日三国规划立法制度模式的特点及其制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思考和探索适合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的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 王郁
- 美英两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模式的比较与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美国、英国这两个国家在不同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模式,其政府管理的影响力、地方行财政制度、市民社会环境等制度背景,以及规划管理的法律体系、行政体系、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等方面,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代表性。以美国、英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两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模式的特点和差异,探讨国外经验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王郁
-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
- 美国的城市扩张规制及其演变
- 2010年
- 通过分析开发许可程序基本特征的演化,从郊区化中社会矛盾的加剧与政策目标的多元化、土地开发机制的转变、政府财政压力与行政裁量权的扩张、公众参与下政策议题的转变等方面,把握规划调控政策的发展方向及其社会经济背景,进而深入剖析开发许可手段和内容的转变,探讨美国开发许可制度的发展趋势。
- 王郁
- 关键词:行政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