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立

作品数:76 被引量:537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7篇骨折
  • 57篇流行病
  • 57篇流行病学
  • 33篇流行病学研究
  • 31篇年龄
  • 30篇年龄分布
  • 28篇性别
  • 27篇性别分布
  • 26篇成人
  • 17篇成年人
  • 16篇流行病学分析
  • 12篇关节
  • 9篇骨干骨折
  • 8篇胫骨
  • 8篇股骨
  • 7篇肱骨
  • 7篇跟骨
  • 6篇踝关节
  • 5篇胫骨骨折
  • 5篇颈骨

机构

  • 76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唐山市第二医...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北京世纪坛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成都市第三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宁夏自治区人...
  • 3篇天津医院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沧州市中西医...
  • 3篇航空工业中心...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作者

  • 76篇王海立
  • 75篇张英泽
  • 69篇陈伟
  • 55篇殷兵
  • 54篇刘松
  • 53篇刘磊
  • 52篇杨宗酉
  • 51篇孙家元
  • 42篇赵海涛
  • 39篇李彦森
  • 39篇孙涛
  • 37篇孙然
  • 34篇刘勃
  • 30篇程家祥
  • 30篇张如云
  • 21篇王娟
  • 18篇田野
  • 16篇陈霄
  • 16篇张飞
  • 10篇杨光

传媒

  • 57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老年骨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28篇2015
  • 1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肱骨髁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统计30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占同期肱骨远端骨折的5.29%,占同期肘部骨折的3.39%,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24%。男197例,女106例,男女比为1.86:1。高发年龄段为青壮年,占63.70%;成人肱骨髁间骨折高发类型为13-C2型(44.00%)。A组171例,B组132例,分别占同期肱骨远端骨折的5.40%、5.17%,占同期肘部骨折的3.72%、3.05%,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26%、0.22%,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男女比分别为1.44:1、2.67:1,青壮年患者构成比分别为58.48%、70.45%,13-C1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35.83%、18.10%,13.C3型骨折构成比分别为14.17%、44.76%,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问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人群,男性约是女性的2倍。与前5年相比,后5年患者男女比、青壮年及13-C3型骨折患者构成比均升高,而13-C1型骨折患者构成比降低。
刘松陈伟朱燕宾李彦森殷兵王海立刘磊孙家元刘勃杨宗酉陈霄张飞田野姬晨妮李佳张英泽
关键词:肱骨骨折流行病学年龄分布性别分布
2010年至2011年河北省多中心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探讨河北省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地区差异. 方法 选择河北省3个地区的骨科医院,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A组)、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B组)、唐山市第二医院(C组),收集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期间]诊治的所有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Garden分型等数据,总结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比分析3组的数据. 结果 共收治2 825例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股骨近端骨折的50.50%,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3.85%,男女比为0.76∶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66岁(48.74%),高发骨折类型为GardenⅢ型(56.18%).A组、B组、C组成人股骨颈骨折分别为898例、602例、l 325例.3组骨折高发年龄段均为≥66岁,分别占56.35%、49.83%、43.09%,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股骨颈骨折占同期成人股骨近端骨折的比例均高于B组,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比例:B组<A组<C组,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高发骨折类型均为GardenⅢ型.A组移位骨折构成比(63.47%)低于B组(75.58%)和C组(7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河北省成人股骨颈骨折女性多于男性,老年患者多见,高发骨折类型为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占同期成人股骨近端骨折的比例石家庄地区最高,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比例唐山地区最高,老年患者构成比石家庄地区最高,3个地区性别构成无差异.
赵海涛陈伟王娟孙然孙涛殷兵王海立李彦森崔青部文茜刘松刘磊孙家元张如云杨宗酉程家祥朱燕宾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
2010年至2011年河北省多中心成人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调查河北省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地区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地区,A组)、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地区,B组)、唐山市第二医院(唐山地区,C组)三所医院诊治的所有成人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OTA分型等数据,总结成人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比分析3组数据。结果成人胫骨干骨折3559例,占同期胫腓骨骨折的28.20%,占同期全身骨折的4.85%。男女比为4.21: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6—45岁(25.96%),男、女骨折高发年龄段均为36~45岁,构成比分别为26.36%、24.30%;高发类型为42-A型(49.73%),男、女骨折高发类型均为42.A型,构成比分别为47.88%、57.54%;复杂骨折男女比均高于简单骨折,42-B型和42-C型均高于42-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成人胫骨干骨折占同期胫腓骨骨折比例分别为21.17%、30.62%、31.6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占同期全身骨折比例分别为3.32%、3.78%、6.91%,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6~45岁骨折高发年龄段构成比(29,46%)显著高于A、C组(23.77%、25.58%),C组≥66岁男性构成比(2.94%)显著高于B组(2.19%),A组≥66岁患者构成比(6.12%)显著高于C组(3.52%),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杂骨折构成比(56.30%)显著高于B、C组(50.00%、4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成人胫骨干骨折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所占比例逐渐增高,高发�
赵海涛陈伟王娟孙然孙涛殷兵王海立李彦森崔青部文茜刘松刘磊孙家元张如云杨宗酉程家祥朱燕宾张英泽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流行病学研究年龄因素性别因素AO分型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阶梯钻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行性,以及不同阶梯钻角度获得的距下关节融合面积及所占后关节面百分比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成人足标本22具,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1具)。C型臂X线机透视下向距下关节方向打入1枚导针,A组用空心钻沿导针向距下关节钻取隧道,再以动力髋螺钉阶梯钻扩大隧道;B组在A组基础上将阶梯钻于内、外侧各倾斜20°~25°钻入,以增加融合面积。取髂骨松质骨并剪成碎骨块向隧道内打压植骨,空心螺钉固定距下关节。比较两组中距骨、跟骨相对关节面的轴向融合面积及其占后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距下关节融合隧道内关节软骨完全清除,未伤及内外侧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植骨块充分填充于融合隧道,未遗留空腔。A组距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293±34)mm2,跟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321±56)mm2,占后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43.3%和47.4%,B组中距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433±19)mm2,跟骨侧轴向融合面积为(515±37)mm2,占后关节面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4.3%和76.1%。两组距骨、跟骨轴向融合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钻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操作安全、方便,对周围软组织影响小,适当调整阶梯钻角度后再次钻入可获得满意的距下关节融合面积,从而提高融合率。
吴战坡陈伟张奇李明王海立张英泽
关键词:距下关节关节融合术创伤性关节炎微创
国人骨折发病率及发展趋势
目的:迄今我国一直没有全国范围的骨折流行病学相关数据,撰写论文、书籍主引用国外数据。因此,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人骨折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发展趋势,建立并完善我国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的权威数据库。方...
张英泽吕红芝陈伟张弢王海立刘松殷兵陈霄杨光郭家良宇文培之田野
关键词:骨折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锁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锁骨骨折3516例,占全身骨折的2.78%(3516/126479),男女比为2.40:1。儿童(〈16岁)锁骨骨折949例(26.99%),成人锁骨骨折2567例(73.01%),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2.38%(2567/107648)。成人骨折高发类型为15一B型,占78.18%(2007/2567)。A、B组锁骨骨折分别为1404、2112例,分别占同期全身骨折的2.15%(1404/65267)、3.45%(2112/61212),男女比分别为2.73:1、2.21:1,骨折高发年龄段分别为41~50岁、0~10岁。A组与B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成人锁骨骨折分别为1104、1463例。与A组相比,B组成人锁骨骨折占同期全身骨折的构成比由1.99%(1104/55423)升至2.80%(1463/52225),男女比由3.15:1下降至2.62:1,骨折高发类型15.B型比例由83.70%降至74.03%,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年期间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78%,而成人锁骨骨折占成人全身骨折的2.38%。与前5年相比,后5年的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构成比上升,15。B型骨折患者的构成比降低,虽然男性患者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但成人锁骨骨折中男性仍多于女性。
杨宗酉杨延江郭家良孙家元刘磊陈伟陈霄殷兵王娟刘松张如云王海立刘勃张弛胡畔杜晨光邢恩增孙然赵海涛朱燕宾程家祥李彦森孙涛张晓琳张英泽
关键词:肩骨折流行病学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足部多发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足部多发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足部多发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足部多发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共统计2 237例成人足部多发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足部骨折的16.04%(2 237/13 947),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2.08%(2 237/107 648).男1 717例,女520例,男女比为3.30: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6 ~45岁(24.32%),高发骨折类型为89-C型(89.58%).A组791例,男女比为3.74:1,平均年龄为(37.8±14.2)岁;B组1 446例,男女比为3.10:1,平均年龄为(40.4±14.4)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占同期成人足部骨折和全身骨折的比例升高,16 ~25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下降,46 ~65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升高,89-B型骨折患者构成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足部多发骨折男性多于女性,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6 ~45岁,高发骨折类型为89-C型;与前5年比较,后5年患者平均年龄、占同期成人足部骨折和全身骨折的比例、89-B型骨折患者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
赵海涛陈伟殷兵孙然孙涛王海立李彦森刘松刘磊孙家元张如云杨宗酉程家祥朱燕宾张英泽
关键词:骨折流行病学成年人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结果 共收集7 742例成人踝关节损伤患者,男4 476例,女3 266例,男女比为1.37∶1;损伤高发年龄段为21~ 30岁(20.49%);44-A型损伤4 140例(53.47%),44-B型损伤2 215例(28.61%),44-C型损伤1 387例(17.92%).A组3 755例,男女比为1.39∶1;B组3 987例,男女比为1.36∶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5,P=0.643).A组患者平均年龄[(39.9±15.8)岁]小于B组[(41.9±16.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47,P=0.000).两组患者年龄段构成比差异和损伤AO分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踝关节损伤高发年龄段为21 ~30岁,平均年龄呈增长趋势;男性多于女性;损伤高发类型为44-A型、44-B型损伤有增多趋势.
刘磊孙家元杨宗酉陈伟赵海涛王海立殷兵刘勃刘松孙然孙涛张英泽
关键词:踝损伤流行病学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髋臼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及Letournel—Judet分型等。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成人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统计1020例成人髋臼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骨盆与髋臼骨折的19.69%(1020/5181),占同期成人全身骨折的0.95%(1020/107648)。男801例,女219例,男女比为3.66: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31~40岁(27.25%);高发骨折类型:AO分型为62.A型(63.53%),Letournel-Judet分型为后壁骨折(30.81%)。A组成人髋臼骨折477例,男391例,女86例,男女比为4.55:1;平均年龄为(38.6±13.0)岁。B组543例,男410例,女133例,男女比为3.08:1;平均年龄为(43.8±14.4)岁。与A组相比,B组患者男女比降低,平均年龄增高,62.C型骨折患者比例升高,Letoumel—Judet分型基本型骨折所占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髋臼骨折的高发年龄段为31~40岁,男性多于女性,髋臼骨折类型AO分型以62-A型为主,Letournel-Judet分型以后壁骨折为主。与前5年相比,后5年女性和老年患者、62-C型骨折及Letournel-Judet分型基本型骨折患者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
杨光陈伟陈霄刘勃田野杨宗酉刘磊孙家元刘松赵海涛王海立殷兵张英泽
关键词:髋臼骨折流行病学年龄分布成年人
2003年至2012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童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儿童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Essex—Lopresti分型及致伤原因等数据。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期间儿童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收治164例儿童跟骨骨折患者,占同期儿童足部骨折的15.26%(164/1075),占同期儿童全身骨折的0.87%(164/18831)。男116例,女48例,男女比为2.42: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11—15岁(45.73%)。高发骨折类型为Essex.LoprestiⅡ型(70.12%)。高处坠落伤占57.93%,26.83%的患儿合并其他部位骨折。A、B两组分别为85、79例,分别占同期儿童足部骨折的15.43%(85/551)、15.08%(79/524),占同期儿童全身骨折的0.86%(85/9844)、0.88%(79/898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年龄段骨折构成比、骨折Essex—Lopresti分型、单发跟骨骨折构成比、高处坠落伤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跟骨骨折占同期儿童足部骨折的15.26%,占同期儿童全身骨折的0.87%,男性多于女性,骨折高发年龄段为11~15岁,Essex.LoprestiⅡ型骨折多见。2003年至2012年儿童跟骨骨折的性别、年龄段分布、骨折Essex-Lopresti分型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趋于稳定。
赵海涛苏艳玲陈伟孙然孙涛殷兵王海立李彦森刘松刘磊孙家元张如云杨宗酉程家祥朱燕宾张英泽
关键词:跟骨骨折流行病学儿童年龄分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