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收

作品数:2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电影
  • 6篇论略
  • 5篇叙事
  • 5篇埃米尔
  • 3篇电影叙事
  • 3篇身份
  • 3篇文化身份
  • 3篇美学
  • 3篇化身
  • 2篇新形式主义
  • 2篇形式本体
  • 2篇形式主义
  • 2篇野餐
  • 2篇诗学
  • 2篇诗学研究
  • 2篇特质
  • 2篇情节
  • 2篇武侠
  • 2篇武侠电影
  • 2篇路边

机构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5篇王永收

传媒

  • 5篇电影文学
  • 3篇创作与评论
  • 2篇求索
  • 2篇电影评介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声屏世界
  • 1篇文艺争鸣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艺苑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视听
  • 1篇现代视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景展示、客观叙述与人性的温情关怀——论纪录片《人间世》中的真实呈现与人文思考
2017年
纪录片《人间世》自首播后,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客观性的叙事手法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医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了现代医学的一些现状,不仅使人们对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有了新的认知,并借此向观众传达对生命尊重和敬畏的人文思想。
李振礼王永收
关键词:人文情怀
电影《白鹿原》的历史空间与身体叙事被引量:7
2012年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讲,电影所表现的物理空间与背景设置并不局限于本身意义,必然会与社会、历史、政治等相关,因而创作者对空间的多层面处理和表现,必定以与之联系的深层文化意义提升作为旨归。电影《白鹿原》就具这种明显的空间意义提升特色,作为地理空间意义的白鹿原被引入历史空间意义构建;同时,电影中作为欲望与社会双重属性的身体,在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中显现出独特的叙事意义生发与深化作用,成为解读电影《白鹿原》电影叙事的两个重要角度。
王永收
关键词:《白鹿原》电影叙事身体叙事文化意义文化批评
论大卫·波德维尔电影阐释观被引量:3
2015年
从电影意义的认知建构出发,大卫·波德维尔对电影阐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早在1989年《创造意义:电影阐释的推理与修辞》中,波德维尔就较为完整地探讨了电影阐释的意义创造问题,并对当时理论阐释占据电影批评主导地位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与建议。正如台湾学者陈儒修所论,该书可概言为“一本评论电影评论的书”。在波德维尔看来,电影阐释占据电影批评中心和主导地位的时代将要过去,而电影诗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修正、替代性研究框架,可为电影批评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王永收
关键词:电影批评电影评论台湾学者替代性
浅析当前武侠电影的“去江湖化”被引量:2
2012年
武侠电影离不开江湖背景。作为一个虚在的民间文化空间,江湖有边缘性和自由化的特点,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即所谓江湖道义。江湖中二元对立、个性自由以及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使武侠作品具备传奇叙事的特点,是其张力所在。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市场和大众文化语境中,武侠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消解着江湖空间和江湖旁落。与"武"的现代化相对,能否完成对江湖空间合理建构与侠义精神现代诠释成为当下武侠电影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
王永收
关键词:武侠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电影论略
作为前南斯拉夫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自1980年代初开始其电影生涯以来,凭借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和人文关怀的电影作品,奠定了在欧洲影坛的重要地位,也引起了国际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出生、成长于南斯拉夫并...
王永收
关键词:文化身份
文献传递
本土经验与静观美学:侯孝贤电影诗学论略被引量:6
2015年
作为一位备受世界推崇的东方电影作者,侯孝贤以多年的探索与坚持,贡献了多部具有独特人文情怀和美学特质的作品,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和观众。今年,随着《刺客聂隐娘》戛纳载誉归来与上映,关于侯孝贤电影“东方美学”的探讨又成为评论界的热点。虽然该电影的题材和年代较先前作品有所变化,但新作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征,与侯孝贤其他的作品一样,均显现着鲜明的作者电影烙印。从侯孝贤作者电影风格特征的研究出发,能更好地切入侯孝贤电影的内蕴与表达中心,也能更好地去理解他电影的其他问题。
王永收
关键词:作者电影美学特质本土经验论略东方美学
诗意时空营造与历史文化想象——《路边野餐》与《长江图》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2016年中国电影的两部"奇"作,《路边野餐》和《长江图》分别聚焦于不同的地理空间,用宗教、诗歌等元素表达了各自"超时空"的故事。不同的是,《路边野餐》通过对贵州凯里的故事呈现致力于对生死、时空的探索,而《长江图》则从个体视角出发,对日益变迁的长江赋予文化的想象。
李振礼王永收
关键词:民族寓言宗教
《国家宝藏》:重构“空间”与“时间”的文化生产
2019年
在当今各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的时代,虽然以历史文物与文化资源为主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节目的叙述方法平铺直叙,各种方面创新策略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很难吸引观众。《国家宝藏》节目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实的气质走入了大众视野,并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主要是从“空间”与“时间”,以及这两种维度下的文化意义生产入手,来探讨节目的独到之处。
马丽荣王永收
关键词:文化生产
前见之谜:《沉默的真相》的悬疑叙事建构被引量:1
2021年
网络自制悬疑剧《沉默的真相》以"前见交织"的独特叙事手法和平等对话形式的故事呈现,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建构方面彰显了悬疑剧通向悬念无限可能的叙事张力,充满故事悬念,引发观众的讨论热潮。本文基于解释学文论,把观点聚焦在悬疑叙事张力的解读和理解上,从视域融合与平等对话语境下挖掘悬疑元素对情节建构产生的悬疑效果,思考个体叙事与悬疑"真相"的多义性。
袁丽丽王永收
关键词:前见叙事建构
黑色现实下的荒诞人生——曹保平电影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曹保平的电影往往以冷峻的笔调聚焦于边缘人物故事,通过现实主义的书写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并把幽默元素置入故事中,通过多线性叙事表现出一种荒诞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从曹保平电影创作的"黑色"现实主义倾向出发,把结构技巧的巧妙运用、黑色幽默风格作为外在载体,分析"小人物"在现实社会的奋力挣扎。
李振礼王永收
关键词:小人物巧合黑色幽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