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渡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美国德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
- <正>骨骼后屈服阶段的力学行为对于评价骨骼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恰当反映骨骼后屈服实际力学行为的本构关系,这大大阻碍了对骨骼力学行为机制的理解以及生物力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只有深刻认识骨骼力学行为,尤...
- 冷慧杰王晓渡
- 关键词:本构关系
- 文献传递
- 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
- <正>背景:骨骼后屈服阶段的力学行为对于评价骨骼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骨骼的本构关系作了许多的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准确反映骨骼后屈服力学行为的本构关系。这大大阻碍了对骨骼力学行为机制的理解以及生物力学在生物医学工...
- 冷慧杰王晓渡
- 文献传递
- 方向和年龄对皮质骨胶原网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正>骨骼是一种由矿物质晶体、胶原纤维以及水分组成的生物复合材料。每一种成分的变化都会影响骨骼的骨折风险。以往人们主要关注骨骼中的矿物质成分对骨骼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骨质量概念的广泛认同,骨胶原对骨骼力学性能的影响越来越...
- 冷慧杰王晓渡
- 文献传递
- 利用有限元研究骨中显微损伤发展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组织中矿物晶体与胶原纤维的相互作用对显微损伤扩展方式的影响。方法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之上引入黏性单元,用拉伸-分离理论来模拟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的作用。结合随机场理论以及概率损伤分析方法,研究上述各种相互作用机制对骨组织中显微损伤扩展方式的影响。结果当矿物晶体与胶原纤维通过离子键相结合时,他们之间的界面难以分离,因此骨组织中容易形成线性裂纹。而对于通过范德华力相结合的骨组织,其界面结合不稳定,因此显微损伤容易向着弥散损伤的方式发展。当矿物晶体与胶原纤维之间是通过氢键而相互作用时,发现在显微损伤积累的初始阶段,其发展方式倾向于线性裂纹,而随着显微损伤的逐渐积累,矿物晶体与胶原纤维之间的作用越来约弱,从而整个显微损伤的发展转变为了扩展损伤。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理解骨组织中不同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骨后屈服变形中能量耗散过程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骨质疏松症以及老年性骨折的机理。
- 罗青王晓渡荣起国
-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骨组织生物力学
- 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被引量:1
- 2009年
- 冷慧杰王晓渡
- 关键词:本构模型皮质骨本构关系杨氏模量骨骼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