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刚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氯乙烯
  • 3篇聚氯乙烯
  • 2篇蛋白
  • 2篇配合物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结构
  • 2篇键合
  • 2篇DNA
  • 1篇单核
  • 1篇动力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清蛋白
  • 1篇增容
  • 1篇粘度
  • 1篇粘度法
  • 1篇散射
  • 1篇生物高分子
  • 1篇铜化合物
  • 1篇铜配合物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王志刚
  • 5篇左榘
  • 3篇高春艳
  • 3篇宋谋道
  • 3篇阎世平
  • 3篇田金磊
  • 3篇张邦华
  • 3篇卢静
  • 2篇陈俊杰
  • 2篇扈林杰
  • 1篇顾文
  • 1篇欧阳砥
  • 1篇张志光
  • 1篇冯莉
  • 1篇周庆业
  • 1篇周永洽
  • 1篇张志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1996
  • 1篇1994
  • 3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杨醛甘氨酸Schiff碱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磁性及其化学核酸酶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合成了一个水杨醛甘氨酸Schiff碱铜配合物.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铜离子通过配体羧基氧桥联形成一个三维的孔洞结构.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化学核酸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参与氧化断裂DNA反应.
高春艳冯莉卢静王志刚田金磊顾文阎世平
关键词:铜配合物DNA切割晶体结构
粘度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的溶液行为被引量:1
1994年
经粘度法测量证明牛血清白蛋白在NaCl,KSCN和KI3种盐溶液中的流体力学行为有较大差别,并按经验公式由粘度数据计算了表观分子轴比和分子体积,它们也随盐的种类不同而相应变化.
左榘王志刚梁波欧阳砥周永洽
关键词:血清清蛋白粘度法粘度
激光散射在生物高分子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综述了激光散射在生物高分子中的应用,着重以蛋白质为例分析了激光散射在表征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尺寸、构象、缔合、聚集、结晶和分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它在生理分析上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王志刚左榘
关键词:激光散射生物高分子蛋白
双核钴化合物的合成与DNA的键合及切割活性
高春艳卢静王志刚田金磊阎世平
关键词:钴配合物晶体结构DNA
PVC/ACR共混物相分离、相溶解行为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用激光散射技术研究具有特殊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弹性体(ACR)等改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的相分离行为,得到了它们的相界图,并讨论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还对相溶解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
王志刚左榘张志扈林杰张邦华陈俊杰宋谋道郑隽文
关键词:聚氯乙烯丙烯酸酯
HPB-b-PMMA增容PVC/PE共混物球晶和结晶行为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以小角激光散射(SALS)和广角X光衍射(WAXD)技术,测定了氢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基嵌段共聚物(HPB-b-PMMA)增容的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共混物的球晶形态和结晶度。从该共混物中PE的结晶状况得出,增容剂HPB-b-PMMAd在降低PE结晶能力、增加PE/PVC界面粘合并形成PVC和PE相间的部分相容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左榘王志刚张邦华周庆业宋谋道
关键词:增容聚乙烯聚氯乙烯共混物
PVC/ACR共混体系相分离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基于Cahn的旋节分离理论,用激光散射技术测定了聚氯乙烯(PVC)/丙烯酸酯类弹性体(L_2ACR)的旋节分离线,用相差显微镜跟踪观察、记录了相分离过程中相态结构的变化,并水平扫描记录了调幅结构的V_v散射图形的强度峰。
左榘王志刚扈林杰张志光张邦华陈俊杰宋谋道郑隽文
关键词:聚氯乙烯
两个单核铜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卢静高春艳王志刚田金磊阎世平
关键词:DNA键合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