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达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环境参数对冻融循环后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解不同环境参数对经一定次数冻融循环后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盐浓度、pH值条件下,经10,20和40次冻融循环后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变化规律及颗粒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膨胀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增幅为30.77%;随盐浓度和溶液酸碱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减幅分别为65.22%和15.38%.在相同盐浓度或pH值条件下,膨胀指数与冻融循环次数无明显关系,而在相同水浴温度下,膨胀指数与冻融循环次数呈明显正相关.激光粒度仪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参数会对GCL材料中膨润土的颗粒粒径分布产生显著影响,继而影响试样的膨胀指数.
- 王康达刘志彬刘松玉刘宜昭
- 关键词:冻融循环环境参数粒径分布
- 考虑围护结构影响的深基坑降压井布置方案优化
- 为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对降压井降水效果的影响,以苏州地铁4号线某车站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通过对未考虑围护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案与考虑围护结构的优化方案的对比,运用Modflow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计算初步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的地下水...
- 王康达童立元王占生刘松玉
-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结构减压降水
- 文献传递
- 环境参数对冻融循环后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影响
- 为了解不同环境参数对经一定次数冻融循环后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盐浓度、pH值条件下,经10,20和40次冻融循环后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指数的变化规律及颗粒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在相同...
- 王康达刘志彬刘松玉刘宜昭
- 关键词:膨润土膨胀性粒径分布冻融循环环境参数
- 恒压混凝土渗透性测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压混凝土渗透性测试装置,包括渗透仪,渗透仪包括压力水容缸和试件槽;压力水容缸上端封闭且设有调压阀和进气阀;进气阀同时作为进水阀;压力水容缸下端开口且与试件槽上端开口处密闭连接;试件槽内腔上下贯通,试件槽...
- 钱吮智张志刚马辉闫天浩周杰王慧王康达夏品苹
- 文献传递
- 考虑围护结构影响的深基坑降压井布置方案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为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对降压井降水效果的影响,以苏州地铁4号线某车站深基坑降水工程为例,通过对未考虑围护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案与考虑围护结构的优化方案的对比,运用Modflow数值分析软件模拟计算初步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的地下水位变化,并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未考虑围护结构影响的初步设计方案在基坑内不同位置的水位变化不均匀,坑内最大水位差达到了3.5 m,而考虑围护结构影响的优化方案通过非均匀布井,可以有效的使水位变化均匀,坑内最大水位差仅有0.5 m,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 王康达童立元王占生刘松玉
- 关键词:基坑围护结构减压降水
- 江苏典型液化地基桩基地震响应特性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经常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土层的液化现象将对桩基产生严重的危害。如何正确考虑强震作用,合理预测地震荷载对液化土及桩基的影响,分...
- 王康达
- 关键词:桩基础液化土层地震响应抗震设计
- 冻融循环对GCL材料中膨润土粒径分布及膨胀指数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解冻融循环对土工织物膨润土垫(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GCL材料中膨润土粒径分布及其膨胀指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两者间内在联系,并阐述了膨胀指数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指数先迅速增加至峰值后再略微下降并趋于平稳,粒径分布则趋于集中;10次以内冻融循环对GCL材料中膨润土膨胀指数影响较大.提出了主导粒径的概念,认为膨胀指数主要由属于主导粒径的颗粒决定,并给出了主导粒径与膨胀指数间的量化关系.
- 刘志彬王康达刘松玉蔡均郭易木
- 关键词:冻融循环
- 一种深基坑开挖卸荷场桩基水平承载综合模拟试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基坑开挖卸荷场桩基水平承载综合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主箱、副箱及其配套设备。其特点是:所述主箱一短边侧面为钢板,其余为有机玻璃板与钢构件组合结构,所述主箱由箱体和盖板两部分拼装组成,盖板与箱体间采用插接并设置...
- 李洪江童立元刘松玉哈斯王康达顾琴芬
- 文献传递
- 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计算液化场地桩基地震响应的差异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桩基抗震设计与验算历来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是抗震设计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本文依托废黄河泛滥区江苏宿迁典型桩基工程实例,对比和分析了二者计算地震作用下桩基动态响应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二者的计算思路存在着明显差异,由于拟静力法未考虑土层变位对桩基的影响导致其计算结果偏小,而时程分析法因考虑了桩-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其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但较拟静力法会消耗更多计算时间。根据时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对拟静力法的桩头弯矩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修正系数。
- 叶海霞王康达杨万勇童立元李洪江
- 关键词:抗震设计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修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