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巍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7篇关节镜
  • 6篇韧带
  • 5篇交叉韧带
  • 3篇隧道
  • 3篇前交叉韧带
  • 3篇股骨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瘤样
  • 2篇动脉瘤样骨囊...
  • 2篇悬吊
  • 2篇悬吊固定
  • 2篇悬吊固定术
  • 2篇远端
  • 2篇韧带损伤
  • 2篇入路
  • 2篇撕脱
  • 2篇撕脱骨折
  • 2篇前交叉韧带损...

机构

  • 9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9篇王巍
  • 7篇刘飞
  • 6篇王新民
  • 2篇李群
  • 2篇李学金
  • 2篇裴宝岩
  • 2篇李杰
  • 2篇宋亚辉
  • 1篇才春东
  • 1篇高国芹
  • 1篇许杰
  • 1篇温晓燕
  • 1篇张冰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肩肘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n=30)和B组(n=40)。A组患者接受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轴移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肢体恢复。
王巍刘飞王新民李杰张颖宋亚辉吕剑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下三隧道股骨端带鞘挤压钉固定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隧道股骨端带鞘挤压钉(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30例ACL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7~45岁,平均28.6岁;左膝12例,右膝18例;运动伤14例,车祸伤16例;急性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11例。移植物均使用自体胭绳肌腱,股骨端采用Femoral.Intrafix固定系统,胫骨端采用Milagro Interference Screw双隧道挤压固定。术后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m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和Lysholm评分评价主观膝关节功能,应用Lachman和Pivot—shift试验及KT-1000测量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71±1.60)个月,术后无一例发生固定钉脱落、下肢深静脉血栓、移植物再断裂及关节感染。末次随访时Lachman征I度阳性1例,其余患者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及Lachman征均为阴性;30例患者关节活动度正常。Lysholm评分、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67.51±4.92)分和(62.31±5.4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96.41±6.31)分和(95.61±6.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KDC评分,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3%(28/30)。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屈膝30°时KT-1000为(7.62±1.25)mm,屈膝90°时为(5.43±1.21)mm;末次随访时KT-1000屈膝30。时为(1.53±1.02)mm,屈膝90。时为(1.07±1.02)mm。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ACL是一种可靠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内固定牢固,近期疗效满意。
王新民刘飞王巍范春辉王健全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前十字韧带重建自体
LISS钢板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治疗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
李学金高国芹张冰才春东王巍李群裴宝岩
课题研究了股骨远端骨囊肿病灶刮除,结合磨钻打磨,并应用LISS钢板内固定结合骨水泥固定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证实动脉瘤样骨囊肿刮除彻底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结合使用骨水泥填充可以降低复发率,同时可以改善骨强度。应用Liss...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钢板内固定治疗
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与三隧道双束不同植入物重建前交叉韧带: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功能被引量:11
2018年
背景:课题组设计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和前交叉韧带的功能,但是其临床效果尚未得到证实。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和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6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物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其中30例采用单隧道单束重建,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式纽扣悬吊固定,胫骨端采用Milagro界面螺钉挤压固定;30例采用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股骨端采用Femoral Intrafix固定系统进行单隧道双束固定,胫骨端采用Milagro界面螺钉双隧道挤压固定。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重建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征检查,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以评估2组前交叉韧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单隧道单束重建及三隧道双束重建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5±4),(28±3)个月;(2)2组患者重建后均无螺钉脱落、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建韧带再断裂及关节内感染现象;(3)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达到正常范围,前抽屉试验阳性率、Lachman征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较重建前均明显降低(P<0.05);三隧道双束重建组末次随访时轴移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单隧道单束重建组(P<0.05);(4)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较重建前明显提高(P<0.05),且末次随访时2组间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隧道单束和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功能,但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能更好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王新民刘飞赵海霞王巍王健全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数字表法将120例ACL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等围术期情况;随访半年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olm、IKDC、Tengner评分)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评分(VAS)及负重行走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olm、IKDC、Tengner分值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具有较高的疗效,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王巍刘飞王新民李杰张颖宋亚辉吕剑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极高位入路与切开内固定治疗PCL撕脱骨折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与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关节镜组(A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0.2±2.1)岁,采用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置钉治疗手术技术;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28.3±3.6)岁,采用腘窝后内侧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材料为4.0 mm空心钉,结合手术前后膝关节X线片、CT和MRI,术后随访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和Lysholm评分进行主观膝关节功能评价,应用KT-2000及PDT试验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两组68例所有患者术程顺利并获得随访,随访12~18个月。关节镜组(A组)平均手术时间(65.51±4.83)min,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组)手术时间(45.36±3.2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PDT试验阴性率为87.9%(29/33),B组为91.4%(32/35),末次随访时A组Lysholm评分为(95.51±4.83)分,IKDC评分为(93.34±3.61)分;B组Lysholm评分为(96.40±3.78)分,IKDC评分为(95.67±5.4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2000测量末次随访屈膝90°时患膝与健膝胫骨后向松弛度差异:A组患膝为(2.47±1.02)mm,健膝为(2.05±0.92)mm,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为(2.53±0.82)mm,健膝为(2.24±0.73)mm,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2000测量末次随访屈膝90°时A组与B组患膝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置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关节镜组与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更短,能保�
王新民刘飞赵海霞王巍
关键词:关节镜小切口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肩袖修补术联合足印区注射富血小板血浆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肩袖修补术联合足印区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关节镜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患者术中使用PRP治疗为PRP组,未使用PRP治疗为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使用SPSS 26.0软件对两组患者术后各类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使用MRI及肌骨超声进行术后评价。结果对4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术后两组各类评分均优于术前,且PRP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Z=-2.071,P<0.05)、术后3个月Constant评分(t=2.827,P<0.05)、术后3个月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form,ASES)(t=2.210,P<0.05)显著提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再撕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肩关节MRI与肌骨超声检查提示PRP组术后肩袖愈合情况更好且血运增多。结论肩袖修补术联合足印区注射PRP与单纯的肩袖修补相比,可以改善术后短期内肩关节疼痛以及肩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愈合。
胡国政刘飞徐丛吕剑王巍
关键词:关节镜富血小板血浆
LISS钢板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治疗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被引量:1
2013年
背景:以往文献报道动脉瘤样骨囊肿刮除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目的:探讨LISS钢板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治疗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对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的19例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治疗目的是彻底清除囊肿,防止复发,并通过植入物内固定修复重建受损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果与结论:19例患者通过LISS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后随访1-3年,18例恢复较好,1例治疗后2年复发。动脉瘤样骨囊肿刮除彻底是预防治疗后复发的关键。LISS钢板的设计结合了交锁髓内针的优势和生物型锁定钢板技术融为一体,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中具有许多优点。通过骨水泥填充病灶区域,对肿瘤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并且增加了病灶区域骨的强度。股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外科治疗先清除囊肿病灶,然后通过LISS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可以减少病变复发。
李学金温晓燕许杰王巍李群裴宝岩
关键词:LISS钢板骨水泥异体骨移植刮除术动脉瘤样骨囊肿
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与标准入路缝线固定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课题组改良设计了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置钉手术技术直接进行骨折块复位内固定,目的是可以对骨折块直接进行垂直加压,使骨折块所受压力均匀分布在愈合线上,且手术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与标准入路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60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骨折块横径>10 mm),根据不同时期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空心钉组(n=31),采用关节镜下极后高位空心螺钉固定;缝线组(n=29),采用关节镜下标准后内入路双股缝线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随访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和Lysholm评分进行主观膝关节功能评价;应用KT-2000及后抽屉试验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术程顺利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2)空心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3.49±3.97)min,缝线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7.28±3.46)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3)末次随访时空心钉组患者后抽屉试验阴性率为90%,Lysholm评分为94.89±4.75,IKDC评分为94.01±3.25;缝线组患者后抽屉试验试验阴性率为90%,Lysholm评分为95.56±3.63,IKDC评分为95.52±4.72,2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4)KT-2000测量末次随访屈膝90°时患膝与健膝胫骨后向松弛度差异:空心钉组患膝(2.53±1.02)mm,健膝(2.12±0.83)mm;缝线组患膝为(2.65±0.82)mm,健膝为(2.19±0.63)mm,2组患者患膝与健膝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2组间患膝KT-2000比较无明显差异;(5)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置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块直径>10
王新民刘飞赵海霞王巍王健全
关键词:关节镜空心螺钉固定缝线固定撕脱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