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子栋

作品数:39 被引量:232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痴呆
  • 7篇ALZHEI...
  • 6篇基因
  • 5篇肾上腺
  • 5篇C-FOS
  • 5篇C-FOS基...
  • 4篇肾上腺素
  • 4篇鼠脑
  • 4篇大鼠脑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上皮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去甲肾上腺
  • 3篇去甲肾上腺素
  • 3篇相关电位
  • 3篇模型大鼠
  • 3篇基因表达

机构

  • 39篇暨南大学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9篇王子栋
  • 21篇王跃春
  • 9篇何斯纯
  • 7篇孙黎明
  • 7篇柏志全
  • 5篇林坚
  • 5篇郑辉
  • 4篇周丽丽
  • 3篇林兴会
  • 3篇周卓妍
  • 2篇杜韵璜
  • 2篇曾耀英
  • 2篇刘建华
  • 2篇王力军
  • 2篇黎昭洪
  • 1篇林羿
  • 1篇王立伟
  • 1篇刘文勤
  • 1篇吴赤蓬
  • 1篇唐福星

传媒

  • 13篇暨南大学学报...
  • 11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华夏医学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传导的新概念:无动作电位的兴奋传导
2011年
近年来研究揭示在神经传导中存在着无动作电位的兴奋传导机制,它主要涉及细胞膜中胞膜窖专门化脂筏内的分子转导作用,这对兴奋只能通过电现象沿神经进行传导的传统理念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一机制可能是神经科学基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王立伟朱林燕王跃春王子栋
关键词:神经传导自主神经
血管性痴呆、P3电位与行为相关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判断血管性痴呆(VD)动物的认知功能,并了解类P3电位与动物电迷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颅外固定小磁铁、舌下静脉注射四氧化三铁粉的方法,建立大鼠VD动物模型。并对注射铁粉前后各6个时段的大鼠进行大脑诱发电位类P3测定和电迷宫检查。结果:发现注射铁粉后各时段大鼠类P3的P3L均比注射前有明显延长(P<0.01),均超过痴呆标准;P3A则较前明显降低(P<0.01);各时段错误次数(NE)亦较前显著增多(P<0.01);总反应时间(TTR)亦较前明显延长(P<0.05),均超过痴呆标准;NE与P3L有正相关性(r=0.71,P<0.01)。NE与P3A有负相关性(r=0.62,P<0.01)。结论:VD大鼠类P3L延长,P3A降低,NE增多,TTR延长;P3与行为反应有相关性。
林坚王子栋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事件相关电位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被引量:50
1998年
本实验以颅外安置小磁铁吸附经舌下静脉注入四氧化三铁粉的方法建立了一种脑缺血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大鼠动物模型。经迷宫、事件相关电位(P3)和形态学检查表明,本法建立的模型是一种较简单、易操作、可重复的脑缺血所致血管性痴呆模型。
林坚王子栋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事件相关电位动物模型
c—fos在AD及VD模型大鼠脑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c-fos在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和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脑中表达的特征,并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手术切断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F)建立AD大鼠模型,以在颅骨外固定小磁铁吸附经舌下静注入Fe3O4粉进而堵塞脑血管制备缺血性VD大鼠模型,在经迷宫检查证实上述模型建成后的不同时期,对含在海马结构的脑组织切片进行了Fos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Fos样免疫反应活性(
王跃春王子栋
关键词:基因表达早老性痴呆C-FOS基因
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能及乙酰胆碱能系统损伤对大鼠类P3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借助P30 0研究在不同神经递质缺失状态下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 :手术切断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FF)建立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 ,向大鼠双侧背去甲肾上腺素束注射 6 -OHDA建立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损伤模型 ,于建模前后对其进行迷宫检查及类P3潜伏期测定。结果 :两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失常均可造成大鼠类P3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 ,并与迷宫测试指标 (EN、TRT)成正相关关系 ,但在两个实验组之间未见有显著差异。结论 :乙酰胆碱与去甲肾上腺素在P30 0的产生与整合机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孙黎明王跃春王子栋王力军林兴会
关键词: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能P300
蛙(Rana Temporaria)直肠上皮短路化电流的观察
1998年
应用上皮电压钳技术及Ussing上皮组织灌流系统,观察蛙直肠上皮的短路化电流(Isc)和活性物质对蛙直肠上皮短路化电流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氨氯吡咪(Amiloride)能有效地抑制蛙直肠上皮的短路化电流;在Amiloride存在的情况下,β肾上腺素能化合物可加强蛙直肠上皮的短路化电流;提示蛙直肠上皮短路化电流依赖Na+的内向转运;Na+内向转运过程受β肾上腺素能化合物的调控,但是这种调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黄天应王子栋
全文增补中
bFG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电生理学被引量:3
1998年
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和电生理学方法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2、3、4和5周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受损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值及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bFGF能促进损伤的外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柏志全刘建华王子栋黎昭洪杜韵璜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BFGF电生理学
Alzheimer病模型大鼠类P3及其c-fos基因表达
2003年
目的 研究 Alzheimer病 (AD)大鼠类事件相关电位 (类 P3)及其 c- fos基因的表达。方法 手术切断大鼠左侧穹窿 -海马伞 (FF)建立AD大鼠模型 ,于建模后 1 h、7d和 1 5 d对大鼠进行灌注固定 ,取含有海马结构的脑组织分别进行 HE染色和 Fos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 ;并于建模前后分别进行电迷宫检查和类 P3L测定。结果  1 AD大鼠类 P3L显著延长于对照组 ,与迷宫试验指标 EN,TRT呈正相关 (r分别是 0 .78和 0 .51 ,P<0 .0 5)。 2 Fos样免疫活性在 AD大鼠的海马及大脑皮层均有增强 ,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结论  1手术切断 FF所建 AD模型可以模拟出与 AD患者类似的 P3L延长和 c- fos过度表达。 2建模后 ,AD大鼠类 P3L延长与 Fos- L I增强呈正相关趋势。
王跃春王子栋周丽丽
关键词:ALZHEIMER病模型C-FOS基因表达原癌基因
人体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分布的测定方法被引量:2
1989年
我们按照神经冲动传导碰撞的原理,应用微电脑记录和自动化分析处理,在正中神经的远端(腕部)和近端(肘部)两点进行刺激。在大鱼际肌进行肌电反应的引导。通过调节刺激器的延迟来控制两刺激的间隔时间。随着刺激间期的变化,顺向冲动和逆向冲动可能在不同的神经纤维中发生碰撞而抵销,在电反应方面将反映出不同效应,从而推算出最快和最慢纤维的传导速度。本法测得人体正中神经A类最快纤维的传导速度为61—67米/秒,慢纤维传导速度为51—55米/秒,最快和最慢纤维传导速度之差为4—9米/秒。通过对动作电位的面积计算,推算出各种纤维在神经干纤维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快纤维约占20%,中等速度和慢纤维约占80%,这与形态学上所见相符合。
方瑞祺王子栋
关键词:神经传导微电脑
大鼠Y-型迷宫测试指标正常值的确定被引量:25
2003年
目的 确定不同年龄段雄性SD大白鼠明暗辨别性条件反射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为基础和临床有关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随机不休息法”对不同年龄段雄性SD大白鼠进行Y -型迷宫测试。结果  1月龄、2月龄、4月龄、12月龄、2 4月龄大鼠的EN ;TRT ;Lst ;Lsd的正常值分别为 4.7± 1.2次、1.4± 1.14次、1.62± 0 .5 5次、1.2 5± 0 .7次、3 .8± 1.0 5次 ;12 5 .5± 42 .0 1s、117.8± 2 5 .0 4s、93 .2 2± 18.2 7s、10 9.5 8± 5 .2 7s、161.46± 4.46s ;2 2 .3 9± 8.46s、2 3 .2 5± 6.6s、17.83± 12 .3s、18.83± 13 .42s、2 8.83± 13 .42 ;2 3 .94± 9.0 5s、2 0 1.3± 3 9.1s、2 15 .3 3± 45 .4s、198.6±3 2 .9s、13 4.2± 3 7.2。结论 正常幼年大鼠和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差 ,正常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强。
王跃春王子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