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思维导图联合构词法在《临床麻醉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词根、词缀构词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思维导图将大脑思维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表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信息。本文介绍一种将思维导图与构词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麻醉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术语的识记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学效果。
- 王姬涂发平苏航杜宇
- 关键词:思维导图构词法词根词缀双语教学临床麻醉学
- 骨折病人麻醉前访视程序在麻醉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麻醉前访视是麻醉实习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麻醉学系50名学生实习结束时进行闭卷考核骨科病人麻醉前访视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分析骨科病人麻醉前访视程序在麻醉实习中的应用情况及质量分析,为改进和提高该部分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提供思路。
- 王姬李军祥左友波涂发平
- 关键词:骨科教学方法
- 全肝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肝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n=8):假手术组(S组)和全肝缺血再灌注组(THIR组)。THIR组采用无创血管夹将肝门部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胆总管一并夹闭,阻断30 min时开放血流,S组不夹闭肝门部。再灌注24h时取血清及海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海马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浓度。第二部分,16只SD大鼠进行为期5d的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第6天随机分成两组(n=8):假手术组(S组)和全肝缺血再灌注组(THIR组),模型建立方法同前,再灌注24h时进行反向平台实验后处死动物,观察肝及海马HE染色的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的表达水平。结果 S组大鼠肝及海马镜下结构未见异常,THIR组再灌注24h时可见明显的肝脏和海马损伤。与S组比较,THIR组再灌注24h时血清和海马TNF-α、IL-6、IL-1β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IR组再灌注24h时大鼠海马CA1区Iba-1阳性细胞数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IR组再灌注24h时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增加(P﹤0.05)。结论全肝缺血再灌注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及脑内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 王姬李真贞李军祥左友波涂发平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 乌司他丁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PV)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0月于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BPH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乌司他丁组手术麻醉前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术后连续使用3 d,10万U/d。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使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前1 d及术后3 d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测,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1、3 d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结果术后3 d乌司他丁组Mo CA评分总分及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及延迟记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75.95、210.00,P<0.05)。术毕、术后1 d两组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 d两组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前,术后1 d与术毕,术后3 d与术后1dβ淀粉样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毕、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与术毕,术后3 d与术后1 d 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术毕、术后1 d与术前,术后1 d与术毕,术后3 d与术后1 d Tau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行TUPV的BPH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水平有关。
- 易小亮袁正洲彭强王姬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乌司他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患儿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患儿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儿108例。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两组各54例。高浓度组插管前使用8%浓度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低浓度组使用3%浓度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记录两组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满意度和吸入诱导时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完成气管插管后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体动、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高浓度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低浓度组,吸入诱导时间短于低浓度组(P<0.05);完成气管插管后高浓度组MAP、HR水平低于低浓度组(P<0.05),SpO_(2)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高浓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低浓度组为9.26%(P>0.05)。结论 使用高浓度的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儿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高,能改善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安全性。
- 王利平王姬
-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参数
- 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氯胺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包括1 715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阿片类镇痛药物、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等)相比,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可降低术后VAS疼痛评分[MD=-0.67,95%CI(-0.86,-0.49),P<0.000 01]和术后48小时内镇痛药物需要量[MD=-2.38,95%CI(-3.15,-1.62),P<0.000 01];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RR=0.84,95%CI(0.62,1.12),P=0.23]、幻觉[RR=3.00,95%CI(0.37,24.43),P=0.30]、嗜睡[RR=1.49,95%CI(0.16,13.99),P=0.73]、瘙痒[RR=1.05,95%CI(0.79,1.41),P=0.72]、低血压[RR=0.31,95%CI(0.04,2.40),P=0.26]、心动过缓[RR=0.40,95%CI(0.01,11.24),P=0.59]和头晕[RR=2.24,95%CI(0.63,7.94),P=0.21]的发生率;但使手术持续时间延长[MD=2.23,95%CI(1.73,2.74),P<0.000 01];患者术中心率[MD=1.31,95%CI(0.25,2.37),P=0.02]和平均动脉压[MD=3.88,95%CI(0.19,7.56),P=0.04]升高;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MD=0.45,95%CI(0.26,0.63),P<0.000 01]和产妇产后EPDS抑郁评分[MD=-1.12,95%CI(-1.87,-0.55),P=0.000 3],对新生儿脐带血pH无影响[MD=0.03,95%CI(-0.01,0.07),P=0.14]。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艾司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一定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梁思敏杜宇贾东涂发平王姬
- 关键词:剖宫产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失血性休克的机械通气研究进展
- 2014年
-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或大手术常遇见的临床危急情况,其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器官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炎性介质释放[1],从而导致多器官损害。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本身可引起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3],而失血性休克会不同程度的加重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和呼吸功能障碍[3],严重者甚至出现术后呼吸衰竭或死亡。1失血性休克导致肺损伤的机制肺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结构,是失血性休克后机体最易受到损害的靶器官。
- 王姬左友波李军祥涂发平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