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
- 作品数:66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金陵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区域间“城市流”空间流动态势测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间“城市流”空间流动态势测度方法,涉及城际空间相互作用分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采用城际空间相互作用表征指标,通过开展城市自身“城市流”流动性分析和城市对外“城市流”影响力分析为基础进而实现基于生态网络...
- 王大伟梁献超
- 改性天然生物质淀粉阴离子型有机抗水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用阴离子型有机抗水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淀粉糊化、酶化得水解淀粉;水解淀粉与3‑氯丙稀亲核取代得含双键醚化淀粉中间体;醚化淀粉中间体与丙稀酸、N‑乙烯基甲酰胺接枝制备出改性淀粉阴...
- 赵晖 金辰华徐海生王潘绣王大伟
- 自然资源型乡村旅游开发与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东海县温泉镇规划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的乡村将旅游业作为其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探索出一种基于城乡协调、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建设路径和空间规划方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温泉镇以旅居一体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小镇作为其未来发展定位,从生态建设、节约土地、基础设施优先、区域一体化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策略。
- 王大伟戴军陈斌
- 陶粒形态对超轻淤泥陶粒混凝土强度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固化处理城市河道沟渠淤泥,高温烧制陶粒建材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既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改造和治理,又可为基础设施修建提供优质环保建筑材料。本文开展了苏州某商品淤泥陶粒基本性能及其浇筑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淤泥陶粒具有质轻、级配良好、空隙率高、吸水率高等优点;淤泥陶粒混凝土由于陶粒强度和上浮问题,抗压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下降幅度随淤泥陶粒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较高替代率下,不规则淤泥陶粒混凝土均匀性和强度优于球形淤泥陶粒混凝土。
- 王大伟袁维华王潘绣徐硕
- 关键词:淤泥陶粒混凝土替代率
- 一种内部螺帽损坏后的螺帽替换连接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螺帽损坏后的螺帽替换连接件,涉及螺帽替换件技术领域。该螺帽替换连接件包括:横板、以及对称布置的连接板、卡扣、三角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段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与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扣的另...
- 王大伟戴洪涛金彦刘欣怡
- 一种多桩型、装配式沉桩垂直度控制装置
-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桩型、装配式沉桩垂直度控制装置;它包括底座、桩身引导模块、凸形桩距控制模块;桩身引导模块位于底座上;凸形桩距控制模块位于底座中;桩身引导模块和桩身引导模块之间并列摆放;桩身引...
- 王大伟王潘绣王艳丁山孙萍
- 文献传递
- 城市非机动车道汽车扎胎器
- 本发明涉及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城市非机动车道汽车扎胎器;它包括活动板、尖刺、弹簧、底座;活动板位于弹簧上方;弹簧底部焊接在底座内;活动板位于底座内部的上方;尖刺焊接在底座内;尖刺部分位于活动板内;本发明城市非机动车...
- 王大伟周衍涛戴军
- 文献传递
- 楼顶太阳能热水器压力开关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楼顶太阳能热水器压力开关;它包括上水管接头、弹簧、壳体、压板、橡胶垫、连接管、减压阀、供水管接头;上水管接头位于壳体顶部;弹簧位于壳体内部;弹簧底部焊接有压板;压板位于橡胶垫上方;壳体下方...
- 王潘绣王大伟张佳
- 文献传递
- 南京市老龄化现状、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产物,已成为全球性人口发展趋势。江苏南京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呈加速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南京市老龄化现状基础上,探讨了老龄化对南京社会福利机构、储蓄-消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系列应对南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 成晓洁王大伟戴若欢万林马新莹
- 关键词:老龄化
- 中国海洋资源碳汇能力评估及潜力分析
- 2024年
- 针对当前海洋碳汇核算系统性不足的问题,综合国内外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对我国2020年和2023年海洋碳汇进行系统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碳汇2020年达到1.18×10^(8) t(C)·a^(-1),2023年达到1.19×10^(8) t(C)·a^(-1),海洋碳汇能力较为稳定。在海洋生态碳汇中,2020年和2023年近海碳汇分别占海洋碳汇总量的95.70%和95.41%;海洋养殖碳汇量和滨海湿地碳汇的占比分别为4.30%和4.59%。近海碳汇作为最大的海洋碳汇源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因此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的碳汇将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在碳达峰时期海洋碳汇可吸收3.4%的碳排放,在碳中和时期可吸收16%的碳排放。
- 王大伟祁潇马颖忆马颖忆陈鑫
- 关键词:海洋养殖近海滨海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