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优质中医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2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中医优质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优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1周、2周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和术后1、2、4周时患肢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 h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开始,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周患肢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 王兰杨凯艳
- 关键词:中医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功能锻炼
-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功能锻炼被引量:5
- 2014年
- 腰椎不稳症是腰椎间关节在正常负荷情况下,不能保存生理对合关系,出现超过正常活动范围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是腰椎不稳症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的下腰痛、失稳感等,经卧床或腰围保护,症状能缓解或消失。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程度重、病程长。
- 王兰戴新娟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功能锻炼临床症状腰椎间关节下腰痛发病率
- IL-9在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比较免疫性肝损伤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IL-9的含量差异,探讨IL-9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4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2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的IL-9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组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IL-9含量及IL-9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乙型肝炎组的IL-9含量及IL-9 mRNA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相比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9可能在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王兰张丽杨瑞宁
- 关键词:免疫性肝损伤IL-9
- IL-9、IL-10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讨几类免疫性肝损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9和IL-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该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组)2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20例,药物性肝炎患者(药物性肝炎组)20例,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对照组)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外周血中IL-9和IL-10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9、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组间及组内数据进行对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乙肝组、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及药物性肝炎组的IL-9表达明显增高,IL-10均有不同程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9可能在免疫性肝病中正向调节免疫应答过程,促进免疫效应细胞对肝脏组织的破坏作用,而IL-10在肝损伤中表达下降提示其可能抑制免疫细胞对肝细胞的破坏作用,IL-9与IL-10水平监测可在临床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发挥一定作用。
- 王兰杨瑞宁
- 关键词:免疫性肝损伤白细胞介素-9白细胞介素-10
- IgG4与免疫性肝损伤疾病的关系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IgG4水平与不同类型免疫性肝损伤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八一医院免疫性肝损伤患者220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8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6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80例。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IgG4水平、自身抗体等差异。分析IgG4与各类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AIH组IgG4水平为3.24(1.78~4.53),相对于其他两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PBC组IgG4水平为2.19(0.69~3.01),高于CHB组的1.40(0.55~3.05),但低于AIH组。组内分析发现,血清IgG4水平与患者肝功能、自身抗体阳性率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AIH与IgG4含量的相关性最明显,IgG4含量的检测对辅助诊断AIH等免疫性肝损伤以及疗效具有一定意义。
- 王兰邱红杨瑞宁
- 关键词:IGG4免疫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