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科学导准:近代准安复兴的重要转折——美兼论胡雨人《江淮水利调查笔记》导准入海思想的形成
- 2024年
- 胡雨人(1867—1928),无锡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教育,创办现代学校,为晚清民国著名教育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水利学家。清宣统三年(1911)二月至六月期间,胡雨人作为江淮水利测量局调查员,以测量局所在的淮安清江浦为原点,连续五次只身对江淮地区开展水利调查,其中长江以北4次,江南无锡太湖1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数万字的《江淮水利调查笔记》(《辛亥水利调查笔记》),对以淮安清口水利水运枢纽为中心的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沟通的江淮各主要河流水系状况、演变原由作了详实调查梳理,对导淮治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研究晚清民初黄准运地区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近代淮安作为明清“运河之都”由盛而衰、再艰难复兴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故撰写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界重视和深入研究。
- 王健
- 关键词:水利调查晚清民国水利测量无锡太湖
- 丝绸之路及其发展变化
- 2017年
- 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的一条著名的陆上商旅要道,在历史上对沟通中国与中亚、西亚、北非乃至欧洲的联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情有独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和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 王健
-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贸易
- 关于推动大运河(江苏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长城、大运河、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的部署,江苏先行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试点建设.2018年4月到6月,在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省住建厅的指导下,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
- 王健王明德孙煜
- 关键词:大运河江苏段
- 试论大运河江苏段的特性与文化带建设要点被引量:19
- 2019年
- 大运河诞生于江苏也塑造了江苏,江苏既是运河大省也是运河之省。凭借与大运河的深厚历史渊源和繁荣多元的运河文化、发达的运河经济、丰富的运河遗产、连贯的运河河道,江苏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应引领全国,在整个大运河文化工程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理解江苏大运河功能的综合性、空间的连贯性、区域文化的多元性、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河道的活性,是相关建设开展的前提。基于这些特性,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除应继续加大对各处古运河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充分利用运河资源发展旅游业、提升知名度外,一要维护现有河道、充分发展航运,保持江苏大运河的活性,二要充分阐扬和提炼运河文化,梳理运河文脉,三要以淮扬文化为重心,以吴、楚文化为依凭,打造本省运河文化品牌,四要充分展示大运河在科技水平和生态文明方面的高度,更好地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 姚乐王健
- 关键词:大运河江苏段
- 大运河本体的空间划分与古今运河“一轴两面”保护建设被引量:10
- 2021年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基础应是大运河本体。大运河本体与主轴、一轴、中轴在空间上是一致的。当前,大运河本体的保护和传承利用中存在“重列入世界遗产的大运河文化,轻作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大运河文化”等现象,导致其生态修复和沿线环境建设面临很大的风险。结合大运河遗产分布等对大运河本体进行空间分类,提出大运河本体空间上古今运河的“一轴两面”,打造“美丽中轴”,不仅是对古运河进行保护和传承利用,保护历史形成的今运河及其航运功能,而且是保护和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任务。
- 王健
- 关键词:大运河本体
- 论我国古代运河在国家统一及疆域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疆域形成与发展有自身的政治地理特征,受地理环境和都城位置的制约,这两个因素都与中国运河有很大的关系。江淮以南河流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有利于沟通和融合,很早就实现了统一。黄河流域河流湖泊少,航运条件差,需要运河来沟通。长城一线缺乏水运河流。运河在从区域统一向全国统一,开疆拓土及维护统一中发挥重要影响。中国政治地理大势由东西之争到南北对峙,再到南北一体的主轴转换,运河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北京成为统一王朝都城之后,在北方政治军事中心与南方经济重心长期分离状态下,大运河对元明清疆域的巩固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 王健
- 关键词:政治地理
- 李希霍芬中国内陆至边疆商道考察与“丝绸之路”的命名——以《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为据被引量:1
- 2020年
- “丝绸之路”是李希霍芬最早命名的东西方交通线路,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从《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可知,李希霍芬通过对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四大内陆至边疆,联结国际的交通线路,即如今被视为广义“丝绸之路”的系列考察,探究了从陆路通往俄国、欧洲、中亚、印度、缅甸等国际商道的状况。他从历史和现实中认识到从西安经新疆到中亚这条国际交通线路的特殊价值,这为其后来提出“丝绸之路”概念奠定了地理基础。
- 王健
- 关键词:李希霍芬丝绸之路
- 从周公晚年地位、周楚关系看“周公奔楚”的性质
- 2002年
- “周公奔楚”,是西周初期众多聚讼不已的重大史实之一。由于史料的阙误及人们认识的差异,周公奔楚的性质及许多相关问题至今争论不清,这些问题又涉及到周初许多史实,进一步展开研究对廓清周公晚年的地位、西周初期周楚关系以及西周王朝东征胜利之后进一步开拓疆域的方向等重要问题都有重要意义。这些问题过去学界讨论较少,今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学界诸贤。
- 王健
- 关键词:东征学界
- 黄河与运河的纠葛:《梦溪笔谈》与运河事迹札记
- 2023年
- 黄河与运河密切相关,黄河对于运河就是唇齿相依、利弊相伴的双刃剑。这种状况不但在明清时期表现突出,北宋就已经存在。北宋以开封为都,实施引黄济运,使汴河成为地上河,极大影响了汴河航运功能的发挥,需要巨额费用加以治理。北宋各时期,汴河漕运功能应该是不一样的,需要动态研究。沈括《梦溪笔谈》提供了珍贵资料,使我们对汴河的地上悬河状况、形成原因、治理情况、工程质量等有所了解。这对动态研究唐宋运河,客观评价唐宋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其与唐宋帝国盛衰间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 王健
- 关键词:黄河唐宋《梦溪笔谈》
- “防风氏”研究的学术价值
- 防风氏,或称防风,是上古传说时代的人物之一,与大禹同时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重要人物。大禹杀防风氏,被认为是禹夏之际王权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笔者稍稍查阅相关的研究成果颇多,拜读之后自感很难再创新意,特就防风氏及防...
- 王健
- 关键词:文化价值历史资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