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统筹城乡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社区建设的体制重构及政策选择
- 2007年
- 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数量和容纳力的局限,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对小城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迫切的期望。而小城镇社区就近的地理位置和集中的服务供给也确实对周边的农村人口有相当的吸引,但引力并不足。唯有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变基层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的滞后状态,强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养老、社区卫生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才能实现小城镇社区"蓄水池"、"中转站"的作用。
- 邵昱王健徐睿
- 关键词:统筹城乡
- 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与社会控制——以成都为例被引量:12
- 2005年
- 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实施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自愿救助代替了强制性收容遣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如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和关怀,同时确保城市公共秩序及城市环境不受影响,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强化城市管理必须采用综合治理手段:其一,要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尤其是对其中弱势者的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其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强化社会控制,并在相关法律的框架内制定地方性法规,将一些法律解释全面化和可操作化;其三,实现社会救助社会化、多元化;其四,政府应明确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主体,规范公安、城管、民政、卫生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 王健
-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社会控制
- 村级公共服务政策的成都实践与评价
-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是目前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成都以民生带动民主、民主保障民生为特点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有机地将这两个重点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制度化的专项资金投入,不仅撬动起更多的社会资金...
- 王健徐睿
- 关键词:村级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 灾后重建中群众的主体作用——由成都经验引起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面临诸多难题。能否顺利推进重建,受灾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县市在内的成都灾区清醒地认识到了群众参与重建的必要性并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付诸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反思成都经验,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群众参与的维度、深度、效度,从而深化群众在重建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 王健徐睿陈艺
- 关键词:灾后重建
- 论成都休闲产业的发展被引量:5
- 2005年
-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休闲持排斥的态度,在一段时间,还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进入20世纪,休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尺。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休闲产业,必须要有政府的积极参与、规划和扶持,要开拓思路,跳出传统、狭隘的休闲意识,从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多种活动的结合,形成大休闲理念,作大作强休闲产业。
- 王健
- 关键词:休闲休闲产业
- 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 一、社区服务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主体工程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上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并对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 王健
- 文献传递
- 双流县农村三大市场经营主体培育研究报告
- 2011年
- 农村市场经营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培育新型农村市场经营主体需要及时推进。双流县培养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六个方面加强:加强服务和管理,完善政府工作机制和扶持方式;加强县域内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力量整合,增强其影响辐射能力;积极化解"用地难"和"资金缺口"问题,突破资金和土地使用的瓶颈制约;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的审查监督制度,规范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运作;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的人才培训和人才支持;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知识宣传,营造有利于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 吴进邵昱王健祝刚仁胡燕黄菊李彦
-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建设创新实践与探索
- 从2003年至今,成都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领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村级治理、村级公共服务、居民参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成都市又出台了有关社会建设的1号文件和配套方案,将社会管理创新确定为社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 王健徐睿陈艺
- 关键词:统筹城乡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 汶川地震灾后安置点的社区化管理思考与对策——以成都市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震后灾区的安置点是非常态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何规范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受灾群众,是影响灾区居民能否真正回到常态生活的关键,长远而言,更是未来整个社会发展走向的指标。本文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安置点管理面临的新旧矛盾不容忽视、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特殊群体亟须照顾、社会关系网络破碎、受灾群众巨大心灵伤痛和可持续生计问题六大挑战;并指出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受灾群众民主自治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申诉受理机制的建立、灾后重建的社区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震后灾区安置点管理的重心。
- 陈艺王健
- 关键词:社区管理
-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民生与自治互促共赢策略--成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的实践与启示被引量:12
- 2012年
-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是目前农村工作的两个重点。成都以民生带动民主、民主保障民生为特点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有机地将这两个重点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制度化的专项资金投入,不仅撬动起更多的社会资金改善村庄的民生,而且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强化了民主学习,收到民主与民生互促双赢的效果。成都的实践给基层治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完善带来诸多启示。
- 王健徐睿
-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村级公共服务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