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新
-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农业科技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玉米和小麦间作农田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本文讨论了清种玉米、清种小麦、玉米和小麦间种比例分别为 4∶1、3∶1和 2∶2农田的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由于小麦和玉米的强烈竞争和相互影响使作物的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和作物耗水量产生变异 ,以及受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 ,最终导致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出现明显差异。其中 3∶1间种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小麦产量达到 2 70 7 2kg/hm2 ,玉米产量达到 11191 5kg/hm2 ,而清种小麦和清种玉米的产量分别为 2 35 5kg/hm2 和 10 15 3 5kg/hm2 。
- 武志杰王仕新张玉华
- 关键词:间作农田水分动态玉米小麦
- 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作物耗水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1997年
- 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作物耗水规律的初步研究王仕新刘作新赵焕胤庄季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APreliminaryStudyofWaterConsumptionofMainCropsintheSemiaridAreaofWestL...
- 王仕新刘作新赵焕胤庄季屏
- 关键词:作物生态学半干旱地区耗水规律
- 褐土坡耕地聚墒保肥改良试验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在辽西低山丘陵半旱地区的薄层褐土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使褐土坡耕地的作物产量与产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原来较瘠薄的坡地褐土的培肥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辽西低山丘陵半干旱地区发展聚墒保肥型雨养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庄季屏廉鸿志王仕新崔剑波张璐
- 关键词:褐土坡耕地
- 辽西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分循环特征的研究 Ⅰ.农田供水状况研究被引量:10
- 1998年
- 探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农田供水状况.分析表明该区大田作物的耗水来源主要为生长期内大气降水和土壤储水,由于大气降水不足,特别是生长前期的严重缺水是该地区作物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还经常出现伏旱和“秋吊”,大气降水占作物耗水量的75.6%以上,而土壤供水量最高达作物耗水量的24.4%,作物耗水量与生长期内大气降水呈直线关系.
- 王仕新崔剑波庄季屏
- 关键词:半干旱区农田供水作物耗水量
- 辽西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循环特征与水分调控机理研究
- 该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辽西半干旱地区的农田水循环特征,主要包括降水分析、农田供水潜力、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作物的耗水规律、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作物对水分的敏感程度和耐旱性、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该区农田水量平衡等.
- 王仕新
- 关键词:半干旱区农田水分调控
- 低山丘陵半干旱地区农林业持续发展与综合治理研究
- 刘作新王建庄季屏万毅成郑昭佩蔡崇光曹同尹光华李桂芳杜尧东雷启迪肇恒哲于海请张志学廉鸿志王仕新张璐张国枢崔剑波唐力生向晓明李法云孙中和李哲丁世同董海涛廉树华王俊峰逄赢郭浩
- 996年,专题在国家和辽宁省科委正式立项并开始实施,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持。于2000年8月在旱农喀左试区顺利通过了由国家科委、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及辽宁省科委共同组织的专家组验收;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科...
- 关键词:
- 关键词:半干旱区农业持续发展
- 玉米专用复合肥肥效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本文通过玉米专用复合肥肥效试验 ,阐明了玉米专用复合肥对玉米产量性状和生育性状的影响 ,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具有肥效高 ,增产效果明显 ,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
- 张玉华武志杰王仕新刘春萍齐汉丰李国志崔建春兰景春闫涛王立谦
- 关键词:玉米复合肥肥效施肥
- 辽西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水分循环特征的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一、研究地区的生态条件概述辽西属暖温带半干旱低山丘陵区,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干燥度为1.2左右,年均降水量为480.1mm,可能蒸散量为551.7mm,水分亏缺严重,而且70—75%的雨水降子6—8月份,春季偏少。舂季气温回升快,风速大,土壤水分蒸发损失严重,因此春旱频繁。
- 王仕新庄季屏
- 关键词:春小麦半干旱区
- 辽西半干旱地区冬灌后覆盖的抗旱增产作用被引量:1
- 1995年
- 辽西半干旱地区冬灌后覆盖的抗旱增产作用王仕新,庄季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EffectofMulcbingAfterWinterIrrigationonDrougbtResistanceandYieldIncrementinS...
- 王仕新庄季屏
- 关键词:半干旱区抗旱性增产作用农业生态学
- 辽西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4
- 1996年
- 对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深松中耕对作物产量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深松打破了犁底层,减小了土壤容重及穿透阻力,增加了表层及亚表层土壤的孔隙度.深松土壤水分人渗可达80cm,大豆根系深度增加3.6~4.0cm,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7.7~34.5%和16.1%,在干旱年份玉米增产7.9%.
- 王仕新崔剑波庄季屏
- 关键词:作物生态学土壤深松半干旱区中耕作物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