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锆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8
- 2009年
- 以甲醛、苯酚、氧氯化锆为原料合成了高残碳锆酚醛树脂。研究了甲醛与苯酚物质的量比以及氧氯化锆的用量对树脂残碳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工艺条件。用IR和TGA对产品的化学结构与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锆元素以Zr-O-C键和Zr-O-Zr键的形式存在于锆酚醛树脂分子链中,与普通酚醛树脂相比锆酚醛树脂分子链中醚键含量降低、热稳定性提高,最大热分解温度和残碳率分别为560℃和62.5%,可作为优良耐高温和耐烧蚀的树脂基体材料。
- 王于刚史铁钧李忠
- 关键词:酚醛树脂氧氯化锆三元共聚
- 基于聚芳基乙炔树脂木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
- 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以二乙烯基苯和溴素为主要原料,采用溴化加成-脱溴化氢二步反应合成了二乙炔基苯。研究了碱的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用二乙炔基苯通过热聚合制备了聚芳基乙炔...
- 王于刚
- 关键词:碳复合材料木材陶瓷多孔材料
- 文献传递
-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HeEIM]Cl的合成及其对棉纤维的溶解性能被引量:18
- 2008年
- 合成了离子液体氯化1-(2-羟乙基)-3-乙基-咪唑([HeEIM]Cl),并利用FTIR和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aOH、微波和高压等处理方式对棉纤维的结晶度、聚合度(DP)和溶解率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的溶解温度在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条件下对棉纤维的溶解率和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的影响.利用FTIR,XRD,TGA和SEM等方法分别对溶解后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变化、热稳定性和表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离子液体对棉纤维表现出很好的溶解能力,且在溶解和再生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棉纤维在高压条件下经质量分数为30%的NaOH预处理后,溶解性能最佳.微波加热法的溶解效果远远优于传统加热法,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率逐渐增大.溶解后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小,聚合度下降,热稳定性降低.
- 郭立颖史铁钧李忠段衍鹏王于刚
- 关键词:离子液体棉纤维聚合度再生纤维素
- 聚芳基乙炔树脂/杉木粉木材陶瓷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9
- 2010年
- 用聚芳基乙炔树脂浸渍杉木粉,固化制得聚芳基乙炔/杉木粉复合材料,经高温炭化得到了一种新型木材陶瓷。用DTG分析了聚芳基乙炔树脂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用XRD、LRS和SEM研究了炭化温度和树脂用量对木材陶瓷物相构成、断面微孔形态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材陶瓷呈三维多孔结构,孔分布比较均匀;复合材料保持了很高的热分解温度(325℃)和残碳率(70%)。随着炭化温度升高,d002晶面间距由0.389 5 nm减小至0.353 0 nm,而微晶尺寸Lc和La有不同程度增加。木材陶瓷的开孔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由31.5%减小至20.1%,而抗压强度由3.0 MPa增大至6.2 MPa。树脂/杉木粉质量比对木材陶瓷的微孔尺寸和形状有较大影响,但对石墨微晶尺寸影响不明显。
- 王于刚史铁钧李忠谭德新
- 关键词:碳复合材料木材陶瓷多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