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
- 作品数:31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利用相变蓄热球的移动供热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蓄热球的移动供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蓄热箱体,相变蓄热球,供热换热器,取热换热器,所述相变蓄热球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蓄热箱体内设有填充相变蓄热球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的上部设有取热换热器,下部设...
- 章学来李志伟王为李晓菲于树轩于美林原培
- 文献传递
- 一种相变蓄热材料及其蓄热热回收的实验研究
- 开发了一种熔点为55℃的新型蓄热材料,基于包含相变蓄热与水蓄热的复合蓄热热回收空调实验系统,对新型材料的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采用新型相变材料后复合蓄热器可以有效回收冷凝热达19.6%以上,并可持续制取温度在45...
- 章学来王为李志伟李晓菲
- 关键词:热回收冷凝热相变材料
- 文献传递
- 真空制冰动态特性可视化实验研究
- 章学来李志伟王为李晓菲高文忠刘小微
- 关键词:二元冰水滴温度
- 一种利用两种相变材料的移动供热装置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两种相变材料的移动供热装置,包括两个蓄热箱体,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球,流体通道,供热换热器,取热换热器。蓄热箱体的上端设取热换热器,下端设供热换热器;流体通道通过两个蓄热室;蓄热室内壁上设一层隔热保...
- 李志伟章学来王为李晓菲于树轩于美林原培刘小微
- 文献传递
- 基于压缩增焓与级间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存储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与存储系统,包括吸收塔、CO<Sub>2</Sub>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CO<Sub>2</Sub>分离存储单元、压缩增焓换热单元以及级间能源利用单元,其中CO<Sub>2</Sub>吸收液再生...
- 章学来华维三王忠诚纪珺王为徐佳艺沙一顺林源洪
- 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真空绝热特性被引量:4
- 2017年
- 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多孔介质微尺度空间形貌结构及物性参数对其绝热性能影响较大。为研究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性能,选择颗粒状、纤维状和泡沫状3种典型多孔介质材料,并基于Lattice-Boltzmann(LBM)提出了一种随机构造多孔介质物理模型的方法。模型中重要参数结合多孔介质电镜扫描图像处理获取。采用D3Q15LBM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真空度及颗粒/纤维/泡孔等效直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模拟与实验的对比结果揭示了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系数随真空度及多孔介质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 阚安康吴亦农徐志峰张安阔王为
- 关键词:真空绝热板导热系数真空度
- 基于压缩增焓与级间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存储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压缩增焓与级间能源梯级利用的船舶二氧化碳捕集与存储系统,包括吸收塔,CO<Sub>2</Sub>吸收液再生循环单元,富液管道、再生塔、贫液管道;CO<Sub>2</Sub>分离存储单元:还包括气液分...
- 章学来华维三王忠诚纪珺王为徐佳艺沙一顺林源洪
- 一种风力驱动下的真空蒸汽压缩法二元冰制备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驱动下的真空蒸汽压缩法二元冰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下端部处的蒸发器、位于壳体内上端部处的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的排出口外接一用于降低蒸汽的温度从而使蒸汽冷凝而回到液态的冷凝器,蒸发器...
- 章学来陆蕊悦李晓菲李志伟于树轩于美林原培王为刘小微
- 文献传递
- 静止水滴真空闪蒸模型及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本文建立了描述真空制取二元冰过程中静止水滴的传热传质模型,研究冰晶形成过程的结晶成核与生长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可视化的真空制冰系统,清晰地展示了静态水滴成核结冰时液态蒸发、伴随气泡生长的蒸发、稳态蒸发结冰、伴随气泡生长的结冰、外部结冰内部气泡逸出最终爆裂的五种形态;利用所设计的二元冰真空制备装置进行冰晶的生成实验研究,分析讨论各种因素对二元冰真空制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对照比较来证明模型的可靠性。
- 章学来王为李志伟李晓菲于美刘小微
- 关键词:二元冰真空
- 一种新型液体闪蒸的实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液体闪蒸的实验装置,包括闪蒸系统、旋转支架、真空罐和真空管,所述闪蒸系统包括闪蒸腔、恒温水套、压力传感器、单点式热电偶、气体进出口、多点式热电阻、保温层、采光窗、可视窗,所述闪蒸腔的正面安装可视窗,背面...
- 章学来林原培于树轩于美王为李志伟李晓菲刘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