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爱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1998年
-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作者在坦桑尼亚多多马省地区医院经治的3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32例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为:发热,乏力,消瘦,盗汗,咳嗽,吐痰,全身疼痛等。其中结核病患者24例,占总数的78%。其余为肺部感染和卡氏肺囊虫病。这些患者同时伴有皮肤感染和心、肝、肾等多系统损害。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晚期的主要机会性感染,其中结核感染最多见,并且可伴有机体多系统损害,治疗困难。
- 牟爱平
- 关键词:艾滋病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部感染
- 双肺多发结节
- 2004年
- 曲仪庆杜以明吴大玮牟爱平
- 关键词:结节多发气短胸闷入院体重
- 溴莫普林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价溴莫普林 (BM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 口恶唑 (SMZ TMP ,SMZ co)为对照药 ,共治疗细菌性感染 40例。其中BMP和SMZco分别为 2 0例 ,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结果 BMP治愈率 40 % ,有效率 75 % ,细菌清除率 90 % ;SMZco相应为 5 5 % ,85 % ,90 %。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明显差异。BMP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 %。结论 BMP在药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与SMZco相似 ,是一种长效、安全的新型抗菌药。
- 牟爱平胡昭于秀娟张茂宏
- 关键词:溴莫普林感染性疾病药物疗法安全性
- 经鼻导管或鼻塞连接HFPPV对COPD患者氧疗的血气观察
- 牟爱平马秀华王玲
- 关键词:血液气体分析肺疾病高频通气阻塞性肺疾病氧吸入疗法
- 综合治疗肺脓肿55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近十年来,我们对55例肺脓肿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1982~1993年,我病房共收治肺脓肿患者55例。年龄13~73岁,男性42人,女性12人。其中年龄13~20岁者6人;21~40岁者18人;41~50岁者10人;50岁以上者21人。 1.2 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55例患者均有起病急、高热及吐大量脓性痰的病史和临床表现。X线片显示肺脓肿的特点。病变累及右肺者33例。其中累及右上叶者8例,右中叶者1例,右下叶尖后段24例。病变於左肺者19例:其中5例在左上叶,2例在左下叶前基底段,12例在下叶后基底段。血象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增高。痰培养细菌均阳性。
- 牟爱平
- 关键词:肺脓肿综合疗法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及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左旋氧氟沙星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d,疗程7~14d;对照组:静脉滴注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g/d,疗程7~14d。结果:共入选病例209例,其中加替沙星组102例,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1例;左旋氧氟沙星组107例,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6例。试验组和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痊愈率分别为73.1%、71.7%,有效率分别为90.4%、92.5%;泌尿道感染痊愈率分别为83.7%、77.4%,有效率均为98.1%;总痊愈率分别为78.2%、74.5%,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5.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9%、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替沙星组、左旋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9%、1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泌尿道细菌感染安全、有效。
- 薛玉文肖伟牟爱平吴大玮孔庆莲张茂宏丁克家葛庚芝夏天
- 关键词:加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下呼吸道泌尿道
- 50例艾滋病临床分析
- 2000年
- 牟爱平
- 关键词:艾滋病症状
- 哮喘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者体内氧化 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了 40例哮喘发作期病人、10例健康人和 2 0例治疗组病人 ,用生化方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和 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 /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1)哮喘发作期患者SOD、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2 )MDA含量与 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 /预计值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 (r=- 0 38P <0 0 1)。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48P <0 0 0 1)。 (3)治疗组比发作组SOD、CAT活性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哮喘患者体内存在氧化 抗氧化失衡现象 。
- 李报春牟爱平王世华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
-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随机对照单盲试验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对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随机临床试验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及妇科感染。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剂量为3.75~5g/次,每天3次;对照药: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剂量为3.375~4.5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组入选例数分别为110例和104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8%和93.3%,对产酶菌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8%和91.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9%和94.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6%和6.48%,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 崔洪侯芳薛峰李家泰顾俊明王惠玲霍丽牟爱平薛玉文岳少恒蔡景龙孙青
- 关键词: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急性细菌感染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OD、CAT、MDA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人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了 2 0例急性期、12例缓解期COPD病人和 10例健康老年人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血清SOD、CAT活性和MDA含量 ,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 /预计值百分比(FEV1 0 % )。 结果 ①COPD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是SOD、CA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急性期病人的SOD、CAT活性低于缓解期 (P分别 <0 0 5 ,<0 0 1) ,MDA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 (P <0 0 1)。②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直线负相关 (r =-0 48 P <0 0 0 1) ,MDA含量与FEV1 0 %呈显著直线负相关 (r =-0 3 8 P <0 0 1)。 结论 COPD病人MDA含量增高 ,而SOD、CAT活性降低 ,且MDA水平与病情严重度一致 ,氧化
- 李报春牟爱平王世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