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宗宪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肺泡
  • 5篇上皮
  • 5篇上皮细胞
  • 5篇肺泡上皮
  • 5篇肺泡上皮细胞
  • 4篇香烟烟雾提取...
  • 3篇凋亡
  • 3篇细胞损伤
  • 2篇氧化应激
  • 2篇乙酰半胱氨酸
  • 2篇增殖
  • 2篇乳液法
  • 2篇微乳液
  • 2篇微乳液法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2篇N-乙酰
  • 2篇N-乙酰半胱...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2篇焦宗宪
  • 4篇张强弩
  • 2篇常嘉琛
  • 2篇王晨昱
  • 2篇刘沨
  • 2篇孙鹏飞
  • 2篇曹向荣
  • 2篇颉克蓉
  • 2篇朱艳芳
  • 2篇熊密
  • 2篇王勇
  • 2篇程航远
  • 1篇敖启林
  • 1篇黄秀丽
  • 1篇朱浩
  • 1篇葛晓娜
  • 1篇张锋伟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泡巨噬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互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点是肺脏在内、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下表现出的异常炎症反应,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巨噬细胞在COPD炎症反应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气道、肺实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痰液中数量明显增多,此外,在气道中巨噬细胞数量与COPD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COPD疾病进展中,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如IL-8、IL-6、TNF-α以及MMP-9、MMP-12等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最终破坏肺组织引起不可逆性气流受限。
常嘉琛焦宗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巨噬细胞炎症
N-乙酰半胱氨酸减轻香烟烟雾提取物所致的A549细胞损伤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暴露后的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处理后A549细胞的存活率;用PI单染和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变化;用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结果 CSE致A549细胞存活的A值为0.55±0.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8±0.03(P<0.05),NAC处理使A值显著上升至0.67±0.04(P<0.05),并消除了G1期阻滞,降低细胞凋亡率等。IGFBP-3的表达在CSE刺激后,有所升高,在接受NAC保护后,其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5)。结论 NAC可以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造成的A549细胞损伤,IGFBP-3可能在香烟烟雾提取导致细胞损伤的机制中发挥作用。
张强弩焦宗宪常嘉琛
关键词:IGFBP-3香烟烟雾提取物肺泡上皮细胞N-乙酰半胱氨酸
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RLE-6TN细胞凋亡
2023年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下的大鼠肺泡II型上皮细胞(RLE-6TN)的凋亡途径,并观察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NAC)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RLE-6TN建立H_(2)O_(2)损伤模型,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确定实验最佳的H_(2)O_(2)刺激浓度及SFN和NAC的干预浓度。将RLE-6TN细胞分为Control组、H_(2)O_(2)损伤模型组及H_(2)O_(2)+SFN和H_(2)O_(2)+NAC治疗组,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氧化应激过程中的细胞的形态、ROS水平、Ca^(2+)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等,观察H_(2)O_(2)诱导RLE-6TN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及SFN和NAC的保护作用。结果H_(2)O_(2)损伤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明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和Ca^(2+)水平升高,p53、BAX和Caspase-3水平增加,BCL2水平降低;经SFN和NAC保护治疗后,与损伤模型组相比,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Ca^(2+)、p53、BAX、Caspase-3水平降低,BCL2水平升高。结论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RLE-6TN细胞的凋亡;SFN和NAC对H_(2)O_(2)所致RLE-6TN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程越峰李璟段岚天焦宗宪陈嘉萌
关键词:氧化应激凋亡N-乙酰半胱氨酸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及P21^(WAF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人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21WAF1表达的关系。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CSE(5%,10%和20%)作用于细胞24,48和72h后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和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CSE作用48h后P21WAF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CSE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为核染色质的浓缩和边集,甚至于核碎裂。细胞周期动力学表现为CSE作用48h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G1期和亚G1期的细胞呈递增趋势,10%CSE作用不同时间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处于G1期和亚G1期的细胞亦呈递增趋势;且随着CSE浓度的增高P21WAF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SE能够引起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21WAF1在细胞内的高表达可能是CSE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机制之一。
焦宗宪葛晓娜熊密
关键词:香烟烟雾提取物肺泡上皮细胞细胞增殖P21^WAF1
香烟烟雾提取物抑制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英文)被引量:14
2006年
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中含有丰富的氧化剂和自由基,由它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可导致肺泡壁的损伤进而发展为肺气肿。近年来,围绕CSE损伤肺泡壁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活跃,但其结果却一直存在着分歧。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CSE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讨与其相关的分子机制。MTT比色法的结果显示,CSE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的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增殖周期被阻滞在G_1/S期。Hoechst 33258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从形态上确认CSE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DNA梯的出现和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双染色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到CSE诱导的凋亡伴随着Fas受体的高表达和caspase-3的显著活化。另外,使用H_2DCFDA染色,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术测得细胞内氧自由基在细胞受到CSE刺激以后大量快速积累。结果表明CSE能够抑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由Fas受体所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参与此凋亡过程,而CSE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则可能是阻止肺泡上皮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始动因素。
焦宗宪敖启林熊密
关键词:肺泡上皮细胞凋亡FAS受体
生物相容性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Fe3O4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磁学特性,SiO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载体。目的: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生物相容性的Fe3O4@SiO2纳米粒子。方法:首先,以FeCl3?6H2O、FeCl2?4H2O、油酸、氨水等为原料,采用一壶化学共沉淀法合成油酸修饰的疏水性Fe3O4纳米粒子。随后,将油酸包裹的Fe3O4纳米粒子分散于环己烷中,然后将Triton-X100、正己醇及水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上述溶液,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在反相微乳液中,以氨水为催化剂,使正硅酸四乙酯水解、缩合,从而获得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显示:采用一壶化学沉淀法合成的Fe3O4具有尖晶石结构,平均粒径约为3.5nm;微乳液法能将SiO2成功包覆于Fe3O4表面,形成平均粒径为40nm的均一Fe3O4@SiO2复合纳米粒子。②磁性能分析显示:Fe3O4纳米粒子包裹后饱和磁化强度下降,但包裹前后矫顽力趋于零,均显示超顺磁性。③MTT结果显示纳米粒子与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共培养24h时Fe3O4@SiO2组吸光度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48,72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的Fe3O4@SiO2纳米粒子是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其具有稳定、易分散及超顺磁性等特性。
孙鹏飞颉克蓉张锋伟焦宗宪曹向荣
关键词:化学共沉淀法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微乳液法
香烟烟雾提取物致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全球范围内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前位的疾病,并且其发病还呈蔓延之势。明晰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对于找到有效的预防和...
焦宗宪
关键词:香烟烟雾提取物维生素A酸肺泡上皮细胞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香烟烟雾引起的氧化应激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香烟烟雾中含有自由基等大量的强氧化剂,因而可以导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可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造成损伤,但是其对AECⅡ造成损伤的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清楚,近期这个领域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三个方面:氧化应激诱导的AECⅡ凋亡、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的相互作用对AECⅡ的损伤以及氧化应激对AECⅡ结构和功能的直接损伤。AECⅡ损伤与肺部损伤有密切关系,对其损伤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张强弩焦宗宪
关键词:氧化应激凋亡炎性反应
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原代分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typeⅡ,AECⅡ)分离、纯化、原代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用4.2U/ml的弹性蛋白酶通过气管插管注入肺泡内,消化分离AECⅡ。把细胞悬液接种到包被有大鼠IgG的塑料平皿中纯化细胞。用电镜、碱性磷酸酶显色法、改良巴氏染色法、单宁酸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AECⅡ。结果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岛屿状生长。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大量板层小体,包膜上有绒毛结构。碱性磷酸酶染色法(BCIP/NBT)可见胞浆内有蓝色颗粒。改良巴氏染色法、单宁酸染色法可见胞浆内有黑色颗粒。抗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弹性蛋白酶作用温和,不损伤胞膜,分离所得细胞活力好;IgG免疫粘附纯化法操作简单,纯化效率高。电镜、BCIP/NBT、巴氏染色、单宁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等鉴定方法稳定可靠,特异性高。
焦宗宪程航远张强弩朱艳芳王晨昱王勇刘沨
关键词:肺泡上皮细胞纯化细胞鉴定
维甲酸拮抗丙烯醛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是肺泡上皮组织的干细胞,它的损伤和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维甲酸不仅能促进发育期大鼠肺泡的形成,还能促进肺损伤后的修复,但也有研究表明维甲酸在肺气肿模型的治疗中无明显作用。目的:探索维甲酸能否拮抗丙烯醛对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综合Dobbs等的细胞分离方法并加以改良,从普通雄性SD大鼠肺组织中成功分离出较高纯度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行原代培养。应用MTT法检测丙烯醛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在丙烯醛及维甲酸作用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丙烯醛作用下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生长明显受抑,而且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活性与药物浓度成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丙烯醛作用下G1期细胞增加,维甲酸对丙烯醛的拮抗作用不明显。提示丙烯醛对原代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但维甲酸对丙烯醛的拮抗作用不明显,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程航远张强弩朱艳芳王晨昱王勇刘沨焦宗宪
关键词:原代培养丙烯醛维甲酸肺损伤细胞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