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明宝

作品数:24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层
  • 5篇变质
  • 4篇地质
  • 4篇岩石
  • 4篇造山带
  • 4篇苏鲁造山带
  • 3篇南缘
  • 3篇高压变质
  • 3篇长江
  • 3篇超高压变质
  • 2篇韧性剪切
  • 2篇剪切带
  • 2篇高压变质带
  • 2篇构造变形序列
  • 2篇变质带
  • 2篇变质岩
  • 2篇变质作用
  • 2篇超高压变质带
  • 2篇城市
  • 1篇地层格架

机构

  • 21篇江苏省地质调...
  • 9篇南京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江苏省地质矿...
  • 1篇江苏润环环境...

作者

  • 24篇潘明宝
  • 8篇陈火根
  • 7篇苗巧银
  • 6篇张平
  • 6篇李向前
  • 5篇张庆龙
  • 4篇宗开红
  • 4篇冯文立
  • 4篇解国爱
  • 3篇陈守矩
  • 3篇欧健
  • 2篇郭令智
  • 2篇武健强
  • 2篇骆丁
  • 2篇樊金涛
  • 2篇贾根
  • 2篇王浩
  • 2篇陈炯达
  • 2篇张大莲
  • 1篇刘维明

传媒

  • 6篇江苏地质
  • 3篇上海国土资源
  • 2篇地质通报
  • 2篇江苏国土资源
  • 2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工程勘察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安徽地质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深部地质作用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被引量:4
2019年
从深部地质作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江苏省深部地质作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地质的影响与制约。认为省内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分布在板块边缘及其边界效应范围内,越是深部地质作用强烈的地区,自然资源越容易富集。阐述了苏鲁造山带、长江中下游、苏北盆地等作为自然资源相对集中地区的深部地质作用过程,确认了深部地质构造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展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深部地质作用与地震、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认为岩石圈结构构造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地震带的空间展布,制约着环境地质的分区格局,故岩石圈和地壳深部结构探测、深部过程研究对资源环境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张大莲潘明宝李向前盛君关艺晓
关键词:深部地质作用自然资源环境地质地质灾害
江苏1:50000昆山市、太仓市、安亭镇、吴江市、芦墟镇幅区调——城市经济区深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试点
2019年
项目全程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开展城市经济区地质调查工作技术方法探索,围绕三维第四纪地层地质结构建模技术、工程地质结构建模技术、水文地质结构建模技术,联合采用地表调查、槽形钻、工程钻、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调查手段,开展第四纪精细地层学研究,建立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标准,积极探索第四纪地层结构与工程地质层结构、含水层隔水层结构的融合研究,探索浅表水土环境评价体系、新构造调查与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评价等工作。
潘明宝张平苗巧银宗开红冯文立欧健蒋波龚绪龙金洋仇慎平高通宁
关键词:城市地质调查勘查技术方法
江苏省新近纪沉积环境演化特征与长江古河道变迁探讨被引量:6
2019年
依据江苏省内最新钻孔、剖面等岩性及微古等测试资料,对研究区进行沉积相的识别和判定,据此绘制本省区新近纪古地理图,直观展示了全省新近纪沉积环境分布和相变规律。通过研究长江古河道变迁,得出其形成时间为新近纪末期,新近纪-更新世早中期苏北盆地向准平原化发展,使长江在苏北盆地内南北向来回游荡,演化为现今地貌格局的时限为中更新世晚期。
苗巧银张平张平冯文立潘明宝张大莲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两种不同成因古隆起的特征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被引量:24
2005年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是中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基底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基底顶面表现为2个大型隆起,北部为伊克昭盟隆起,中南部为中央古隆起。伊盟隆起具有继承性,继承了结晶基底的形态,上石炭统太原组直接覆盖在变质基底之上。中央古隆起则是盆地西缘和南缘在元古宙秦(岭)祁(连)贺(兰)三叉裂谷基础上发育的古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并发展成为主动大陆边缘,于中奥陶世—中石炭世秦祁海槽向东、向北方向俯冲碰撞,形成古生代前陆盆地,其前隆部分平面上构成了L形的中央古隆起。
解国爱张庆龙潘明宝赵世龙任文军郭令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古生界前陆盆地油气勘探
长江三角洲SZ04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文章对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平原区西部的SZ04孔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绝对测年,并与标准极性柱对比认为269.2 m岩芯清楚的记录了布容(Brunhes)、松山(Matuyama)、高斯(Gauss)极性带,及贾拉米洛(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等亚极性带和布莱克(Black)地磁漂移,其中B/M、M/G界限深度分别为100 m和155 m;SZ04孔底部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年龄大于5.23 Ma。研究发现,钻孔沉积物磁化率、岩石地层特征在特殊的时代界限附近有明显变化可进行区域对比。分析表明,第四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存在持续的构造沉降,且沉降中心持续往南东方向移动,构造沉降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三个重要的期次分别为2.58 Ma,0.78 Ma和0.125 Ma。
张平李向前潘明宝宗开红苗巧银李永祥欧健冯文立季文婷刘维明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磁性地层
苏州城市规划区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建设建议及地面沉降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结合苏州规划区现有水井、供水管网,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苏锡常地面沉降模型建设的基础上,提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预警系统的构思,分别应对不同级别的应急事件、供水规模,提出各级应急供水规划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水流与地面沉降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除了黄色预警系统外,其它级别都将引发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为降低地面沉降风险,文中还建议应急预案各级别应设置相应的启动权限。
陆徐荣朱明君赵立鸿潘明宝杨磊
关键词:城市规划应急水源地地面沉降
汤原断陷始新统新安村组与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模式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岩芯、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对三级层序进行识别,获得4个三级层序:新安村组为SX1、SX2两个三级层序,达连河组为SD1、SD2两个三级层序。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和同相轴反射特征,对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等进行识别和划分,建立了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模式。研究了该模式与岩性油藏的分布关系。认为缓坡一侧潜水区为岩性成藏发育的有利部位,深水区在低水位和水退体系域易形成重力流或水下扇,为有利的岩性油藏;陡坡一侧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为较好的岩性成藏区块。以上根据层序地层研究,预测可能存在的有利区(岩性油藏)经勘探获得证实,所以层序地层模式对寻找隐蔽油气藏起到了较好的预测和类比作用。
苗巧银刘招君杜江峰柳容韩娇艳潘明宝张平
关键词:三级层序体系域层序地层模式汤原断陷
榴辉岩的地震波性质: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成分和折返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2
2005年
本文总结了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榴辉岩具有高密度和高波速,它们和长英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麻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界面可以产生强反射。如果俯冲的陆壳物质以榴辉岩与围岩互层的形式在上地幔保留下来,就可能在造山带的上地幔产生地震反射。根据CCSD孔区地震剖面所建立的地壳成分模型表明:苏鲁超高压带地壳浅部的高速层可归因于夹在花岗质片麻岩、副片麻岩、角闪岩等岩石中的榴辉岩和超基性岩;中地壳主要由中酸性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副片麻岩组成;下地壳以中基性麻粒岩为主。在该超高压变质带现今的深部地壳,榴辉岩含量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折返的超高压变质岩是以构造岩片的形式沿一系列剪切带逆冲并覆盖在正常的中下地壳之上,深部榴辉岩的缺乏可能与下地壳拆沉作用无关。
王勤嵇少丞许志琴Matthew H.SALISBURY夏斌潘明宝
关键词:榴辉岩地震波速地震波各向异性
江苏镇江东部大路—姚桥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地震剖面、可控源异常体解译、野外露头剖面勘察以及施工钻孔和连孔剖面等资料,首次详细证实了大路—姚桥断裂具新构造运动特征,根据邻区测年结果及中晚更新世沉积的下蜀组老黄土,推断出断层的活动时间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和中更新世以前。新构造运动致使中更新世以来断层两侧沉积了完全不同的岩相特征,形成了2套不同的沉积体系。新构造运动的发现对镇江市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苏锡常地裂缝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苗巧银陈火根李向前宗开红潘明宝骆丁张平尚通晓武健强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由来及意义
2003年
2001年开始在江苏东海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是科技部"九五"国家重点科学工程之一,被评为"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的涵义、由来、目的、科学意义以及实施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由来及意义.
潘明宝张庆龙
关键词: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