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宏涛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颅内
  • 2篇动脉瘤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颅脑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动脉
  • 1篇多基因
  • 1篇多基因疾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7篇济南市第四人...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滕宏涛
  • 6篇葛明旭
  • 4篇庞琦
  • 4篇孔大伟
  • 3篇孙平
  • 3篇王洪杰
  • 2篇王汉斌
  • 2篇彭波
  • 2篇朱玉方
  • 2篇李涛
  • 1篇司志超
  • 1篇刘健
  • 1篇许孝飞
  • 1篇朱庆林
  • 1篇赵兵
  • 1篇杨华
  • 1篇李景德
  • 1篇张博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正常颅内压状态下人脑桥静脉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在体观察磁共振图像上脑桥静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生理状态下该段血管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评价脑内中小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对5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的脑桥静脉扫描成像,以最大强度投影法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Syngofastview影像处理系统对人脑桥静脉影像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得出直径的95%可信区间,建立该段血管生理情况下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男性与女性的桥静脉直径分别为(3.58±0.39)、(3.29±0.37)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8±0.39)、(3.22±0.26)mm。额叶桥静脉直径最小,其余各叶桥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桥静脉直径大于女性。结论脑桥静脉可通过2D-TOF血管扫描成像获得很好的显示,此段静脉在影像学上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如血管排列方式、血管走行、脑桥静脉壶腹的形成、汇入静脉窦前段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等。可把计算所得的95%可信区间认为是脑桥静脉直径的正常值范围,建立脑静脉系统的最后通路-脑桥静脉的直径正常值范围。
葛明旭孔大伟彭波孙平王洪杰滕宏涛司志超庞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时间飞跃法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视力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视力改善的作用及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相关因素,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左眼视力与右眼视力分别进行比较,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关因素应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表明,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双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左眼:术前视力(0.8±0.6),术后视力(0.9±0.6),t=-4.716,P=0.005;右眼:术前视力(0.9±0.5)、术后视力(1.0±0.5),t=-4.976,P=0.004];应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两个对术后视力有影响的变量为肿瘤长径和术前视力。肿瘤长径越大,术后视力改善越明显(Wald χ^2=0.047,OR=2.240,P=0.047);术前视力下降程度越重,术后视力改善越明显(Wald)(χ^2=9.684,OR=0.010,P=0.001)。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切除程度、视力下降出现时间对术后视力改善均无影响。结论t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程度与肿瘤直径和术前视力下降的程度有关。
葛明旭孔大伟滕宏涛王洪杰孙平
关键词:垂体腺瘤视力经鼻蝶入路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2006年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疗效较差,死残率较高。目前,高压氧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但是对于其短期和长期的风险和有效性尚缺乏较好的随机对照试验。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了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治疗的实验理论,但大规模临床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将最近几年收人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过去未行高压氧患者比较,进一步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肖勇赵兵滕宏涛杨华刘健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对照试验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急性脑血栓形成1例
2009年
1病历摘要男,27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失语3d,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2h入院。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6年.间断服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近2个月症状加重。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张力低下,肌力0级,右巴氏征阳性。
李涛滕宏涛王洪杰朱庆林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颅内血栓形成神经外科手术
颅脑外伤后假性动脉瘤致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10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1例因球囊反复栓塞时破裂,改行孤立术。结果 8例可脱性球囊一次栓塞成功,保留颈内动脉通畅。2例用2枚球囊连同颈内动脉一起闭塞。6例用GDC栓塞,保留颈内动脉通畅。1例上颌动脉假性动脉瘤用GDC闭塞供血动脉。1例改行孤立术后拔除填塞纱条未再出血。17例介入治疗成功者即刻脑血管造影,均显示瘘口及假性动脉瘤消失。随诊1~5年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介入性治疗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效果可靠,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无条件行介入治疗时,采用孤立手术仍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葛明旭孔大伟滕宏涛孙平庞琦
关键词:颅脑外伤假性动脉瘤鼻出血介入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成年沙土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I/R损伤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EPO预处理48h、24h、12h组(C、D、E组)。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其余各组均有10只。建模后,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比较EPO预处理的最佳给药时间窗。结果 I/R损伤对照组及EPO预处理各组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MDA、TNF-α、IL-1β含量却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EPO预处理各组MDA、TNF-α、IL-1β含量均明显低于I/R损伤对照组(P均<0.05),而SOD含量明显高于I/R损伤对照组(P均<0.05);EPO预处理24h组细胞凋亡数、TNF-α、IL-1β的含量低于预处理12h、48h组(P均<0.05),SOD含量高于预处理12h、48h组(P均<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抗炎症免疫反应及神经营养作用有关。EPO预处理24h最佳给药时间窗。
滕宏涛葛明旭孔大伟李景德李涛彭波张博许孝飞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缺血再灌注
颅内动脉瘤发病与Ⅲ型胶原蛋白COL3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2009年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不少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探讨COL3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关系。
葛明旭朱玉方庞琦王汉斌滕宏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多基因疾病发病聚合酶链反应
Ⅲ型胶原蛋白COL3A1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葛明旭朱玉方庞琦王汉斌滕宏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