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前药
  • 2篇新剂型
  • 2篇液状
  • 2篇助悬剂
  • 2篇混悬剂
  • 2篇棘球蚴
  • 2篇剂型
  • 2篇包虫
  • 2篇包虫病
  • 2篇苯并咪唑类药...
  • 2篇虫病
  • 1篇代谢研究
  • 1篇原头节
  • 1篇水解酶
  • 1篇体外
  • 1篇体外代谢
  • 1篇酰胺
  • 1篇酰胺水解酶
  • 1篇抗寄生虫
  • 1篇抗寄生虫药

机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篇温爱丹
  • 5篇张皓冰
  • 4篇姜斌
  • 3篇薛剑
  • 3篇陶奕
  • 3篇刘丛珊
  • 2篇徐莉莉
  • 2篇张超威
  • 2篇王立英
  • 2篇肖树华
  • 2篇段李平
  • 2篇伍卫平
  • 2篇吴宁波
  • 2篇姚俊敏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新剂型——油混悬剂,包含苯并咪唑类药物、液状油脂、助悬剂和润湿剂。本发明的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用于治疗包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可增加血药浓度,提高疗效。该油混悬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
张皓冰伍卫平刘丛珊薛剑陶奕姜斌徐莉莉姚俊敏肖树华王立英温爱丹张超威
抗棘球蚴病甲苯哒唑前药的设计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属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遍及全球五大洲,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虫病治疗目前尚无理想药物,吡喹酮虽对其成虫——棘球绦虫有效,但对幼虫基本无效。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
段李平温爱丹吴宁波刘从珊姜斌张皓冰
文献传递
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新剂型——油混悬剂,包含苯并咪唑类药物、液状油脂、助悬剂和润湿剂。本发明的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用于治疗包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可增加血药浓度,提高疗效。该油混悬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
张皓冰伍卫平刘丛珊薛剑陶奕姜斌徐莉莉姚俊敏肖树华王立英温爱丹张超威
文献传递
基于水解酶的抗寄生虫前药研究
2012年
前药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基于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药物优化。多数涉及前药转化的酶都属于水解酶,其中以酯水解酶和酰胺水解酶的研究最为广泛。本文综述了基于这两种水解酶的抗寄生虫前药的研究进展。
温爱丹张皓冰
关键词:前药水解酶酰胺水解酶抗寄生虫药
芬苯达唑前药的体外代谢研究
2013年
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小鼠肝匀浆为体外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合成的芬苯达唑前药MPT在上述3种生物基质中的代谢进行定量研究,绘制代谢曲线,并测定其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芬苯达唑前药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小鼠肝匀浆中均可发生代谢,在肝脏匀浆中代谢为有活性的芬苯达唑,代谢率为7.92%。在10μg/ml芬苯达唑前药的体外作用下,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死亡率为45.9%。
温爱丹段李平刘丛珊陶奕薛剑吴宁波姜斌张皓冰
关键词:体外代谢棘球蚴原头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