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晓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浅论水彩画表现语言的丰富性被引量:2
- 2009年
- 在众多的画种中,水彩画的表现语言是极为丰富的。水彩画的表现语言不仅局限于透明鲜亮、水色淋漓,水彩画中透明技法、不透明技法、干画法、细密画法、综合材料技法等一直贯穿着水彩的发展历史。在西方水彩早已被定义为“水性材料”的绘画,水彩画技法繁多,表现力极为丰富。
- 海晓龙刘鹏宇
- 关键词:水彩画技法表现语言丰富性干画法表现力画种
- 笔迹与表现——东北表现性油画笔迹语言探研
- 2019年
- 文章以东北表现性油画笔迹语言为研究对象,从油画笔迹与东北表现性油画概念的释义、东北表现性油画笔迹语言的艺术价值与精神呈现、油画笔迹语言的模仿与超越三个部分,对东北表现性油画笔迹语言的艺术价值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推动东北表现性油画艺术本体语言的整体建构,促进东北表现性油画的发展。
- 海晓龙郭晓光
- 语言的延展与精神的诉求——海晓龙水彩画作品释义
- 2018年
- 绘画语言是画家传达思想与情感的重要方式,关于语言与精神的互动关系,是绘画领域所探讨、研究的永恒主题。海晓龙的绘画艺术历经了油画、水彩、水墨、综合材料等表现形式的探索,在精神诉求上由西方表现主义美学倾向逐渐转向对极简主义与庄禅境界的表达。海晓龙的水彩画,在题材选择上主要为静物与风景(山水)。
- 肖明海晓龙
- 关键词:水彩画语言释义极简主义表现主义
- 论油画用笔
- 绘画语言是画家传达思想与情感的独特方式。对绘画语言的掌握是衡量画家艺术水准的重要依据,是绘画领域所探讨、研究的永恒主题。油画用笔作为绘画语言的独特表述形式同造型、色彩一样是情感的符号,精神的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然而...
- 海晓龙
- 关键词:绘画语言现代绘画油画艺术
- 文献传递
- 融汇与超越——中国油画家跨界水墨画创作现象研究
- 2019年
- 进入新世纪,油画家跨界水墨画创作现象日渐凸显,有关油画家的水墨画展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众多展览中,油画家的水墨画作品吸引了美术界人士及诸多观众的目光。回顾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油画家兼工水墨画创作现象一直存在,只是这种现象时而显露、时而遮蔽。在此过程中,油画与水墨画产生了诸多的碰撞与纠结、融汇与超越。正是在跨界的探寻中,一个以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为依托。
- 海晓龙郭晓光
- 关键词:水墨画油画家西方油画
- 视觉艺术教学应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关于风景写生课地位与作用的重新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针对艺术类高校教学改革中对于风景写生课改革的方式、方法及态度问题,提出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在风景写生课教学改革中得到重视。
- 海晓龙
- 关键词:视觉艺术
- 笔痕心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
- 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
- 海晓龙
- 关键词:中国油画笔迹笔触中国文化精神
- 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的几种趋势被引量:2
- 2008年
- 当前,高师美术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其突出特点是培养目标更加多元化,教师教育更加专业化,教学过程更趋数字化。把握这些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高师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 海晓龙
-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 油画用笔:“远看惊心动魄,近看奥妙无穷”
- 2009年
- 自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逐步渗透,中国人对油画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二三十年代又有倪仁德、赵兽、常书鸿、庞薰琹等人远赴欧洲,日本学习油画艺术,对西方流行的现代艺术做了大量研究,力求以新的形式语言来打破陈囿,但受当时国内时局所限没有得到更大发展。
- 海晓龙
- 关键词:油画艺术用笔现代艺术形式语言
- 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建构探究——评《中国造型与美术教育》被引量:1
- 2019年
- 我国自20世纪初引入西方美术教育体系至今,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在基础教学领域中,以欧洲古典石膏雕塑为范本进行的素描训练即为这一教学体系的基础。经过百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看到这一体系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它所面临的问题。不难发现,在这一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行渐远。
- 海晓龙郭晓光
- 关键词:教育体系建构中国美术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西方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