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荣
- 作品数:21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alliSpheres药物洗脱微球和空白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CalliSpheres药物洗脱微球和空白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经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后无效或复发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CalliSpheres药物洗脱微球和空白微球两组间肿瘤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的差异。结果术后药物洗脱微球组PR、ORR、DCR均高于空白微球组,其中术后1个月两组间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4)。术后药物洗脱微球组PD低于空白微球组;术后药物洗脱微球组的CEA、CYF、SCC均低于空白微球组,两组术后CEA、CYF、SCC均低于术前,其中两组间术后1个月CEA、CY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洗脱微球组PFS、OS均高于空白微球组。结论CalliSpheres药物洗脱微球相较于空白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更有效地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及延长生存时间,为其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可靠的临床实践依据。
- 程瑞文郝若冰李平张堃邓梨平曹亚衡粟麟沈宏荣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动脉化疗栓塞术
- 检查前教育及检查中家属陪伴对提高幽闭恐惧症患者完成磁共振头部检查的研究
- 沈宏荣何娅娜沈智豪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及高分辨率CT表现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CT影像学表现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表现差异。方法:连续搜集两个医疗机构2020年1月至3月收治的3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为44.32岁。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31/37,84%)患者具有2周内武汉疫情直接或间接接触史;临床以发热(23/37,62%)、咳嗽(17/37,47%)及乏力(7/37,19%)为主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28/37,76%)或降低(9/37,24%),中性粒细胞(29/37,78%)及淋巴细胞(31/37,84%)计数多正常,少数降低或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正常(20/37,54%)或升高(17/37,46%);CT影像表现:37例患者除4例(4/37,11%)肺部CT表现阴性外,32例具有磨玻璃影(GGO)(32/33,97%);其他伴随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内血管增粗(17/33,52%),小叶间隔增厚(16/33,48%),局部实变(9/33,27%),结节影(5/33,15%)及蜂窝样改变(2/33,6%),病灶外周或混合分布。所有患者均未见胸水及纵隔淋巴结病变。在年龄方面,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与年龄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老年组病灶内更易见血管增粗影(8/9,89%)。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结合实验室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是临床作出早期诊断及防控干预的重要依据。
- 胡小丽邓雪杨季春李磊张堃李平沈宏荣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影像学表现
- 3.0T MR T2 mapping及T1ρ区分膝骨关节炎患者与健康人: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3.0T MR T2mapping及T1ρ区分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与健康人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采用3.0T MR T2mapping和/或T1ρ区分KOA患者(KOA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7月31日。采用Stata 14.0软件分析KOA组与对照组、重度KOA与轻度KOA患者权重均数差值(WMD)及其95%CI。结果纳入文献15篇,KOA组420例、对照组450名。KOA组总体[WMD=4.06,95%CI(2.73,5.39)]、轻度KOA[WMD=2.35,95%CI(1.15,3.55)]、重度KOA[WMD=8.07,95%CI(4.03,12.12)]及未分度KOA患者[WMD=1.58,95%CI(0.51,2.66)]关节软骨T2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KOA高于轻度KOA[WMD=4.66,95%CI(1.86,7.46),P<0.01]。KOA组总体[WMD=5.41,95%CI(3.59,7.22)]、轻度KOA [WMD=4.25,95%CI(2.32,6.18)]、重度KOA [WMD=8.44,95%CI(6.24,10.64)]及未分度KOA患者[WMD=3.51,95%CI(1.23,5.79)]关节软骨T1ρ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重度KOA高于轻度KOA患者[WMD=6.33,95%CI(2.02,10.64),P<0.01]。结论利用3.0T MR T2mapping及T1ρ成像可区分KOA患者与健康人,鉴别轻度与重度KOA。
- 张堃朱克俭李平朱克俭李平沈宏荣黎建宇沈智豪钟泽亚朱璐范阳
- 关键词:软骨
- 磁共振成像在老年人髋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 2009年
-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髋关节外伤所致骨折非常多见,一般多以平片进行诊断,但一些小骨折或轻微骨折X线平片及CT容易误诊、漏诊。磁共振是一种无创伤、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特点是对所扫描的组织分辨力高,可进行多方位和多序列的断层成像,能极大提高髋关节创伤的正确诊断率。
- 沈宏荣
- 关键词:髋关节创伤老年人磁共振成像
- 双层螺旋CT扫描/重建参数对胸部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万军沈宏荣
- 飞碟征和斜坡征诊断腰椎间盘疝的价值
- 2005年
- 侯庆荣谢太喜沈宏荣覃登校
- 关键词:X线片
- MR薄层斜冠状位对前交叉韧带全程显示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由于ACL特殊的解剖走行及周围结构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一般常规矢状位MRI扫描难以多层面全程显示韧带。本文探讨MRI斜冠状位扫描对ACL损伤的诊断价值,以期进一步提高对ACL的诊断准确率。
- 罗伍星沈宏荣侯庆荣李平李少波罗小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 止痛健骨方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Wnt5a表达的影响及Wnt5a与软骨T2值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止痛健骨方对兔膝骨关节炎(KOA)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的影响及关节软骨中Wnt5a含量与关节软骨T2值的相关性,探讨T2 mapping成像评估治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将32只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和止痛健骨方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白兔均采用改良伸直制动法建立KOA模型。制动2周后,止痛健骨方组给予止痛健骨方2.98 g(生药量)/(kg·d)灌胃,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0.088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4周。实验结束后,对兔行右膝关节T2 mapping成像,记录各组关节软骨T2值;取兔右膝关节软骨,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软骨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中Wnt5a表达情况,Spearman相关分析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量与关节软骨T2值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止痛健骨方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关节软骨T2值和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止痛健骨方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关节软骨T2值和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止痛健骨方组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量明显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组(P<0.05)。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止痛健骨方组细胞间基质及软骨层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或丢失,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止痛健骨方组上述病变较模型组轻。相关性分析显示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量与T2值呈强正相关(r=0.884,P<0.05)。结论止痛健骨方可能通过下调关节软骨中Wnt5a表达而发挥延缓KOA软骨损伤的作用;软骨中Wnt5a表达量与T2 mapping成像有较好的相关性,T2 mapping成像有助于无创评估止痛健骨方对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
- 刘音其罗慕晴黎建宇高辉何业文李平沈宏荣钟泽亚张堃
- 关键词:关节软骨WNT5A
- 移动平板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在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定位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移动平板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在经外周血管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将188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X线胸片定位,透视机辅助下调整异位导管,观察组实施移动平板DR辅助下定位和调整异位导管,比较2组定位时间、调整导管时间、患者满意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正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定位时间、患者满意度、静脉炎发生率、正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10.81±_2.56)mintg(25.49±3.43)min,t=33.250,P〈0.01;100.00%(94/94)比90.43%(85/94)x2=9.402,P〈0.01;8.51%(8/94)比19.15%(18/94)x2=4.440,P〈0.05;(15.16±4.22)min比(30.24±5.45)min,t=9.3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移动平板DR辅助下定位及调整导管异位,方便快捷,成功率高,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节约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何娅娜沈宏荣
-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导管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