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欣 作品数:27 被引量:14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肠梗阻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019年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为肠梗阻: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往往伴随相应病理生理学改变,多数肠梗阻尤其是高位肠梗阻病人常伴随呕吐,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肠梗阻病人远端肠管梗阻,可能出现梗阻肠壁水肿、淤血,肠腔内毒素吸收,引起白细胞增高,甚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 李瑞奇 沈可欣 罗海 谢忠士关键词:肠梗阻 自膨式金属支架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盆膈上筋膜的定位作用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盆膈上筋膜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解剖定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进行taTME的2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对应的手术录像资料。分析盆膈上筋膜在taTME中的定位作用。结果: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经肛门进行操作以盆膈上筋膜作为指引。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77.7±67.5)min,术中出血量(40.1±23.2)ml。淋巴结送检数(17.1±3.9)枚、肿瘤距远切缘距离为2.0(1.0~4.0)cm,所有病例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所有病例标本系膜完整,均符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标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直肠穿孔、骶前出血、输尿管损伤等术中并发症。2例(9.1%)患者于术后1周出现吻合口漏,经非手术治疗后好转,顺利出院。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5~24)个月。1例(4.5%)患者复发,其余21例(95.5%)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排粪功能与性功能均正常。结论:在taTME中,准确辨识盆膈上筋膜,有利于对盆腔自主神经束的保护,盆膈上筋膜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解剖结构。 李瑞奇 沈可欣 罗海 王泽铭 谢忠士关键词:直肠肿瘤 环状RGD多肽修饰的聚乳酸立体复合胶束对结肠癌的靶向治疗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癌症相关性死亡率。目前,化疗仍是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结肠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化疗药物因其较差的靶向性,使得药物在全身分布,肿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常伴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此... 沈可欣关键词:结肠癌 RGD多肽 靶向治疗 化疗 文献传递 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治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WHO推荐应用“上皮内瘤变”这一新定义代替“异型增生”和“原位癌”,强调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应区别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概念的细化,对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治疗方式方法的选择,也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对于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当病变无明显的黏膜下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内镜下治疗禁忌证时,应首选内镜下治疗。存在上述任一风险时,建议追加手术治疗,达到根治性切除。建议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进行综合评估,个体化分析,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方式。 杨洋 费秉元 王琪 谢忠士 沈可欣关键词:上皮内瘤变 结直肠肿瘤 内镜切除 干细胞标志物CD133、PSCA和Oct-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Oct-4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胃癌根治手术后病例60例,留取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D133、PSCA和Oct-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癌旁组织组中CD133和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略有提高(P<0.05),胃癌组织中CD133和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正常胃癌组织中PSCA蛋白有明显表达,癌旁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但是在胃癌组织中没有PSCA蛋白表达。结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PSCA和Oct-4联合分析可以作为胃癌的临床诊断的分子标记。 沈可欣 王亚东 王芸 张佳宇 谌通 李永超关键词:胃癌 CD133 PSCA OCT-4 细胞核增殖抗原、p53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p53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Ki-67、p53、EGFR在12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应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秩相关、生存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Ki-67、p53及EGFR高表达率分别为63.3%、70.0%、3.3%.Ki-67、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0,P<0.05).Ki-67在年龄、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5、5.008,P<0.05);p53在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2、10.088,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与预后显著相关(x2=14.678,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53高表达[风险比(HR):0.276,95%可信区间(CI):0.100 ~0.762,P<0.05]和Ki-67高表达(HR:0.303,95% CI:0.121 ~0.758,P<0.05)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53和Ki-67高表达组总生存期短于p53或Ki-67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318,95% CI:0.148 ~0.683,P<0.05).结论 p53高表达和Ki-67高表达的组合定义了较小的患者组,其预后更差. 查汉益 张海山 智一晓 刘希凡 范嵩 张文涛 沈可欣关键词:细胞核增殖抗原 P5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 结直肠癌 腹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合并寄生虫感染一例 被引量:2 2016年 腹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发病罕见.临诊断多行超声、CT或MRI检查确诊。寄生虫性疾病致肝、腹腔巨大囊肿曾有较多报道,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降低[31,相关报道逐渐减少。腹腔巨大囊性淋巴管瘤患者合并寄生虫感染极为罕见。由于2者均可导致腹腔巨大囊肿,因此囊肿性质难以判定, 李清春 沈可欣 李永超 张赟鑫 程显斌 盖保东关键词:寄生虫 囊性淋巴管瘤 绦虫 腹腔 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23 2013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肠道菌群所构成的肠道微生态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已日益引起重视。临床研究发现,肠道内正常细菌的数量减少,若给患者补充正常细菌即益生菌,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得到纠正,可使病情缓解。 马淑荣 沈可欣 周长玉 李岩 郭红华 张海山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 肠道炎性疾病 肠道微生态 病因不明 克罗恩病 腹膜后功能性巨大副神经节瘤一例 2020年 患者女,66岁,因"右下腹触及包块1周"就诊,自述既往有眩晕史,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117/69 mmHg。右下腹可触及巨大包块,质韧,无压痛,边界清,活动度尚可。血清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CT检查示:右下腹巨大异常密度影,动脉期边缘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边缘强化减弱,考虑卵巢来源肿瘤(图1)。手术探查:肿物位于回结肠系膜处腹膜后,15 cm×10 cm×10 cm大小,紧邻升结肠、十二指肠和右侧卵巢。完整切除肿物(图2)。血压波动情况:术前115/65 mmHg,术中125/70 mmHg,术后195/110 mmHg,予以降压治疗,2 d后血压恢复正常。病理诊断:副神经节瘤。光镜下见包膜有累及(图3)。免疫组化染色:嗜铬素阳性,突触素阳性,S-100蛋白阳性。 查汉益 智一晓 沈可欣 张海山关键词:副神经节瘤 右侧卵巢 结肠系膜 腹膜后 巨大包块 手术探查 经肛拖出套入式吻合 被引量:2 2019年 对于低位直肠癌来说,能否在手术完整切除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及其功能,一直是外科医师所面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等超低位保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极大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概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超低位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随着器械、技术以及理念的发展,吻合方法层出不穷,双吻合器法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当吻合口位于齿状线附近时,完整建立远端的荷包缝合难度较大,这就限制了吻合器的使用。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2017年1月,我们开始尝试采用经肛拖出套入式吻合的方法来完成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沈可欣 谢忠士关键词:套入式吻合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双吻合器法 低位保肛 保留肛门 完整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