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肌力
  • 2篇远期
  • 2篇偏瘫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损伤
  • 2篇关节
  • 2篇关节损伤
  • 1篇带状疱疹
  • 1篇信度
  • 1篇血管
  • 1篇愈合
  • 1篇远期结果
  • 1篇照射
  • 1篇症状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疼痛
  • 1篇肾移植
  • 1篇同侧下肢
  • 1篇疲劳症状
  • 1篇偏瘫患者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汪玉萍
  • 4篇高怀民
  • 4篇徐军
  • 4篇于增志
  • 4篇瓮长水
  • 4篇王兴林
  • 3篇梁晓镛
  • 2篇胡洁
  • 1篇索伟
  • 1篇高继亭
  • 1篇马爱敏
  • 1篇张茜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第六次全国运...

年份

  • 6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改变的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的评定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确定其是否存在肌力降低以及可能的特点。方法:实验组为14例男性单侧脑血管意外(左侧脑损害10例,右侧脑损害4例)、病程≥6个月,对照组为14例健康可比者。应用Kin-Com等速装置,以60°/s、180°/s角速度测试实验组脑损害同侧下肢、对照组左侧下肢膝伸、膝屈和踝跖屈、背屈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以平均峰值力矩为评定指标。结果:所有测试结果均表明实验组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180°/s膝伸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60°/s、180°/s踝跖屈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180°/s踝背屈离心收缩肌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普遍存在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降低的现象,且与损害半球无关。脑损害同侧下肢不应视为“非受累侧”下肢。
徐军汪玉萍于增志瓮长水高怀民
关键词:偏瘫肌力下肢
膝关节损伤后远期肌力改变的分析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分析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等损伤后股四头肌、绳肌远期肌力改变的情况 ,以探讨损伤后远期肌力改变与肌肉收缩类型的关系、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比值和拮抗肌比值等反映膝关节稳定性指标的变化、优势下肢膝关节损伤的特点及肌力改变与损伤时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Kin-Com等速测试装置分别测定 3 8例膝关节损伤后受试者等长收缩肌力峰值、60°/sec和 1 80°/sec角速度下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力矩峰值。结果 :(1 )损伤侧与非损伤侧股四头肌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远期肌力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同名肌群肌力缺失百分比 >1 0 % ;(2 )损伤侧与非损伤侧绳肌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远期肌力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 )损伤侧膝关节以 60°/sec角速度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时远期肌力减退程度显著高于等长收缩时远期肌力的减退程度 (P <0 0 5 ) ;(4 )等速测试时损伤侧与非损伤侧的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比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均 <1 0 0 % ;(5 )损伤侧膝关节拮抗肌比值范围为 5 0 %~ 80 % ;(6)优势下肢膝关节损伤患者股四头肌远期肌力减退程度显著高于非优势下肢膝关节损伤患者 (P <0 0 5 ) ;(7)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远期肌力缺失百分比与损伤时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徐军汪玉萍于增志瓮长水高怀民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肌力远期结果离心收缩
膝关节损伤后远期肌力改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半月板等损伤后远期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改变的情况,以分析其远期肌力改变与肌肉收缩类型的关系、向心收缩/离心收缩比值和拮抗肌比值等反映膝关节稳定性指标的变化、优势下肢膝关节损伤的特点及肌力改变与损伤时...
徐军汪玉萍于增志瓮长水高怀民
文献传递
紫外线照射促进肾移植切口裂开的愈合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对肾移植术后切口裂开愈合的影响。方法 :3 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切口裂开 6~14d ,采用石英导子接触裂开切口创面分野照射。结果 :3 5例患者经照射 1~ 5次后 ,裂开切口愈合 3 0例 ;照射后经 2次缝合后愈合 2例 ;3例伴严重贫血患者中 1例照射后缝合未愈合 ,切口底部组织增生明显 ,2次照射后 ,切口变浅 ;1例出现尿漏未愈合 ;1例未愈合。结论
王兴林张茜高继亭汪玉萍马爱敏索伟
关键词:紫外线切口愈合
偏瘫患者踝跖屈重复离心-向心收缩测试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受累下肢踝跖屈重复离心 向心收缩测试的特点和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Kin Com等速测试装置以 12 0°/s、2 40°/s角速度测试 14例男性偏瘫患者 (实验组 )受累下肢 ,14例男性健康者 (对照组 )左下肢踝跖屈重复离心 向心收缩、单纯向心收缩两种收缩形式下向心收缩平均峰值力矩 ,并同步记录腓肠肌的肌电变化。同时进行测试后重复测试和 10m自我习惯的步速测量 ,以检验重测信度和与步速的相关关系。结果 实验组受累下肢踝跖屈重复离心 向心收缩中向心收缩力矩值较单纯向心收缩力矩值增大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肌电图改变的百分比呈负值 ;Pearson相关系数和组内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实验组受累下肢踝跖屈各种测试条件下的重测信度较高 (≥ 0 .90 ) ,实验组受累下肢踝跖屈离心收缩后的向心收缩力矩值与步速高度正相关 (r=0 .73)。结论 偏瘫患者受累下肢可因更好地应用弹性势能而使其产生较大的肌力 ;重复离心 向心收缩可较好地用于偏瘫患者受累下肢的功能评价 ,并可能有助于增强其运动功能。
徐军汪玉萍于增志瓮长水高怀民
关键词:肌力跖屈偏瘫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疲劳症状的量化评定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量表中疲劳评定项目是否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疲劳症状的量化评定指标 ,并探讨疲劳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量表、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简化McGill疼痛调查量表、睡眠障碍 10cm目测类比法等对 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评定 ,并同时进行重测信度检验 ;以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量表中疲劳项目的评分 5分为界 ,将患者分为疲劳症状明显组和疲劳症状不明显组 ,并进行疲劳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量表、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和睡眠障碍 10cm目测类比法的重测信度较好。 5 2 .69 %的患者 (n =49)为疲劳症状明显者 ,其与疲劳症状不明显者相比 ,年龄、性别比例、起病年龄、病程等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量表中腰背痛分、晨僵分、总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量表总分、简化McGill疼痛调查量表感觉分、总分及睡眠障碍分显著为高 (P <0 .0 5 )。双变量关系分析表明疲劳与疼痛、晨僵、疾病活动性、功能状况和睡眠障碍高度相关。结论 疲劳为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症状 ;
汪玉萍王兴林梁晓镛胡洁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疲劳症状
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量表的信度和敏感度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确定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量表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活动受限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敏感度。方法:应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量表(其中包括可较好反映功能状况的颈椎旋转、耳屏至墙距离、侧屈、以改良Scholer's试验为基础的腰椎屈曲和踝间距等5项简单的临床测量项目),对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了量表评定。结果:重复测试间无显著差异,变异系数(CV)为2.49%—7.22%(P>0.05);测试者信度较好,相关系数(r)为0.95—0.98(P<0.05);表明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量表对治疗效果改变具有较好的敏感性(P<0.05)。结论: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可重复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功能状况改变敏感且测量和评定耗时较少。
汪玉萍王兴林梁晓镛胡洁
关键词:信度敏感度
脉冲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2年
汪玉萍王兴林梁晓镛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