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太明

作品数:31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环境监测
  • 5篇土壤
  • 5篇交替冻融
  • 4篇污染
  • 4篇监测站
  • 3篇点源
  • 3篇典型土壤
  • 3篇荧光
  • 3篇站点
  • 3篇三维荧光
  • 3篇渗滤
  • 3篇渗滤液
  • 3篇松花江流域
  • 3篇脱氮
  • 3篇颗粒物
  • 3篇空气环境
  • 3篇垃圾
  • 3篇环境监测站
  • 3篇环境空气
  • 3篇监测数据

机构

  • 2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黑龙江省环境...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广东旭诚科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1篇汪太明
  • 11篇王业耀
  • 8篇肖建军
  • 8篇香宝
  • 7篇胡钰
  • 5篇吕怡兵
  • 4篇马广文
  • 4篇唐桂刚
  • 3篇王帅
  • 3篇孟凡生
  • 3篇刘玉萍
  • 3篇王金生
  • 2篇张霞
  • 2篇杨琦
  • 2篇王琪
  • 1篇尤洋
  • 1篇郑皓皓
  • 1篇孟晓艳
  • 1篇陈传忠
  • 1篇李健军

传媒

  • 5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文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6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监测数据异常值识别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属于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境监测数据异常值识别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识别方法包括:1)数据采集;2)数据预处理;3)平稳化处理,将实时数据由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时间序列;4)滑动窗口...
柴文轩黄卫明周典汪太明吕怡兵肖建军张大伟
一种颗粒物采样自动换膜器及换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颗粒物采样自动换膜器及换膜方法,属于颗粒物采样及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颗粒物采样换膜器的体积大且机构复杂的问题。颗粒物采样自动换膜器包括滤膜传动机构和压紧进样机构;滤膜传动机构具有载膜托盘和转动驱动组件,...
柴文轩黄卫明刘智珩汪太明吕怡兵肖建军张大伟
交替冻融对松花江流域典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受季节性冻融过程影响显著的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交替冻融循环过程(分别在-20℃和20℃下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研究表明,初次交替冻融后暗棕壤和水稻土DOC升高,黑土DOC仅降低1.3%。随着冻融次数增加,黑土和暗棕壤DOC含量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水稻土DOC呈交替上升趋势。15次交替冻融后,黑土DOC含量下降21%,水稻土DOC含量上升9%,暗棕壤DOC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三维荧光分析结果验证了土壤DOC的变化趋势,15次交替冻融后,黑土可溶性有机物结构变复杂,分子量增加;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物结构变简单,分子量变小;暗棕壤产生的新物质,一部分使可溶性有机物结构变复杂,分子量变大,另一部分使有机物分子量变小。
汪太明香宝孙强马广文胡钰
关键词:交替冻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三维荧光
交替冻融对东北典型土壤腐殖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以受季节性冻融过程影响显著的东北地区的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交替冻融循环过程(分别在-20℃和20℃下处理)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交替冻融后,黑土和暗棕壤松结态腐殖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39%和28%,HA/FA分别上升了45%和35%;水稻土松结态腐殖质质量分数和HA/FA分别下降了18%和31%。三维荧光结果进一步验证,黑土、暗棕壤在交替冻融中土壤芳香化程度增高,HA/FA上升,而水稻土则相反。黑土和暗棕壤松结态腐殖质和HA/FA升高,主要是微生物分解作用和土壤大团聚体破坏等原因造成,水稻土松结态腐殖质和HA/FA降低,主要是水稻土的缺氧环境造成。
汪太明王业耀香宝胡钰王金生
关键词:交替冻融土壤三维荧光
我国6个典型城市大气能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分类变量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巴彦淖尔、石家庄、廊坊、郑州、武汉、广州六市2019—2020年的PM_(2.5)与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PM_(2.5)浓度与大气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六市大气能见度年变化规律虽存在较大差异,但最低值均出现于每年12月—次年2月,且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气象条件、相对湿度、PM_(2.5)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明显,其中相对湿度通过改变PM_(2.5)物化性质间接影响能见度,与能见度相关程度相对较弱。PM_(2.5)浓度与能见度的线性相关性良好,以幂函数为主;整体上,相对湿度与PM_(2.5)浓度对大气能见度影响呈协同作用,相对湿度越大的城市对PM_(2.5)的控制要求越高。此外,PM_(2.5)浓度高于平台点时,大气能见度基本不随PM_(2.5)浓度增加而继续降低,只有PM_(2.5)浓度低于突变点时,大气能见度才会随PM_(2.5)浓度降低而显著提升,各市能见度突变点与平台期点所对应PM_(2.5)浓度差异较大。
张霞汪太明孟晓艳尤洋侯玉婧黄卫明张晓旭
关键词: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大气能见度
SCS模型中城市地区土壤AMC确定方法的改进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估算径流曲线值(CN)是采用SCS模型模拟径流的重要过程,而土壤前期湿润程度(AMC)是估算径流曲线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采用某次降雨前5d的降雨量来确定土壤AMC。以松花江流域大中小三种规模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佳木斯市、吉林市、梅河口市和勃利县城区为例,分析了土壤AMC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研究表明,原方法适合于城区绿地,但不适合于城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AMC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某次降雨前5d降雨量与气象蒸发量差值确定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AMC,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除绿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中,改进方法优于原有方法。
王业耀汪太明香宝
关键词:SCS模型
空气环境监测站湿度监控方法、设备及空气环境监测站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环境监测站湿度监控方法、设备及空气环境监测站,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申请空气环境监测站分布设置多台湿度传感设备,用于对环境湿度进行监测。通过实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设备采集的环境湿度数据,在存在湿度异常情...
黄卫明侯玉婧柴文轩汪太明周典吕怡兵肖建军张大伟
地震环境风险评价初探
2013年
地震可以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地震环境风险评价为地震环境影响的预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缺乏对地震环境风险评价的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现有的地震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提出了应实施地震环境风险评价,介绍了地震环境风险评价的过程,并对这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姜瑞汪太明
关键词:地震环境风险评价预防措施
交替冻融对东北典型土壤浸提液碳氮污染指标的影响
2011年
以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试验研究了交替冻融对土壤溶解性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5次交替冻融后(在-20和20℃进行冻融处理),黑土浸提液的ρ(CODCr)下降了36%,水稻土浸提液上升了8%,暗棕壤浸提液未出现明显变化;黑土浸提液的ρ(NH4+-N)下降了22%,水稻土浸提液上升了84%,暗棕壤浸提液未出现明显变化;黑土和暗棕壤浸提液的ρ(NO3--N)分别上升了1.3和1.1倍,而水稻土未出现明显变化.土壤浸提液ρ(CODCr),ρ(NH4+-N)和ρ(NO3--N)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氧水平,有氧条件下浸提液的ρ(CODCr)和ρ(NH4+-N)降低而ρ(NO3--N)升高,缺氧条件下则相反.土壤浸提液的ρ(TN)主要取决于土壤C/N,冻融后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浸提液的ρ(TN)分别上升了30%,35%和39%.
汪太明王业耀香宝胡钰王金生
关键词:交替冻融土壤浸提液污染指标
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
对于高浓度氨氮、低C/N渗滤液,目前国内外还缺少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处理技术。本文提出通过将新老垃圾渗滤液配比,可以提高老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从而解决了老垃圾渗滤液难处理的问题。在本试验中,老新垃圾渗滤液混合配比为1∶...
汪太明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脱氮垃圾填埋体好氧处理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