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玉
-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11例应用体会被引量:10
- 2007年
-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切除肿块会给女性患者的乳房留下明显的瘢痕,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美观,加重了女性患者的精神负担。1994年,麦默通(Mammotome)旋切术由Drs.Burbank,Parker及Fogarty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2005年我科开展此项手术,总结报道如下。
- 杜刚江立玉孙靖中高海东
- 关键词:乳腺良性疾病旋切术麦默通FOGARTY女性患者手术切除
-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 背景 乳腺癌是一组恶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局部侵袭能力和远处转移倾向。由于乳腺癌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的潜能且不同个体微环境存在差异,乳腺癌的形态学表现呈多样性,某些组织学类型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乳腺癌已成为全...
- 江立玉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乳管造影
- 文献传递
- 术中冰冻病理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病理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DPN)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0例术后石蜡病理确诊为乳腺IDPN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观察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术中冰冻病理对于IDPN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5.1%,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导管内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16例(3.1%)患者诊断病理级别升高,1例(0.2%)患者诊断病理级别降低;3伴有及不伴有乳头溢液患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2%、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冰冻病理对于诊断IDPN意义重大,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准确率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癌,伴有乳头溢液患者比不伴有者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高。
- 代高赛马婷婷江立玉霍强孔晓丽景楚瑜杨其峰
- 关键词:冰冻病理乳头溢液
- 乳腺癌病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面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5月至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采集经病理证实的85例乳腺癌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活组织标本,采用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进行HPVDNA检测,同时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Her-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85例乳腺癌样本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为30.6%(26/85);与良性病变组(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以下乳腺癌病人HR-HPV阳性率为69.2%(9/13),明显高于40岁以上病人(23.6%,17/72,P=0.027);HR-HPV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乳腺癌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确实存在HR-HPV感染,HR-HPV在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王崇杰高海东王磊一张凯江立玉刘振平马榕
- 关键词:乳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 斑蝥、黄芪、人参皂甙对乳腺癌治疗作用的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 背景:
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增长快,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对社会、家庭及女性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女性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死因。...
- 江立玉
-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微血管密度凋亡指数
- 文献传递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或溢液中有3例呈阳性(检测值>1),阳性率为10%,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未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3例阳性者均为中央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HPV阳性率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HPV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通过乳管的开口进入乳腺,不能支持高危型HPV感染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展及癌变有关的观点。
- 黄建棋吕艳蓉王磊一刘振平马婷婷江立玉张凯高海东杨其峰马榕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 21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及伴随分子标志物改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的临床价值及可能适用人群,以及NAC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分子标志物表达状态的影响及表达变化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 928例,经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患者1 817例,使用COX回归分析NAC组与辅助化疗组年龄、初诊时肿瘤大小、初诊时淋巴结状态、是否绝经、淋巴结转移个数、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根据NAC对ER、PR、Her-2、Ki-67表达的影响,分析分子标志物改变的预后价值。结果与行辅助化疗相比,肿瘤≤5 cm、转移淋巴结个数≥4个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行NAC生存获益最高;50~80岁、初诊时淋巴结为阴性、已绝经者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行NAC生存获益最低;20~49岁、肿瘤>5 cm、初诊时淋巴结为阳性、未绝经者、淋巴结转移个数<4个及Luminal型患者行NAC有高复发风险;NAC前后ER、PR、Ki-67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754)。NAC前后ER、PR、Her-2的改变与乳腺癌患者的OS及DFS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Ki-67由低表达变为高表达患者与Ki-67表达稳定及降低患者相比,OS与DFS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并不一定均适合行NAC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子分型等临床病理指标及保乳意愿综合判断生存获益。NAC可改变乳腺癌ER、PR及Ki-67的表达状态,Ki-67的表达变化可作为NAC疗效的有效预测因子。
- 初竹秀赵文静李小燕孔晓丽马婷婷江立玉杨其峰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分子分型孕激素受体KI-67抗原
- γ-干扰素增强他莫昔芬抗ER阴性乳腺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他莫昔芬(tamonifen,TAM)对ER阴性乳腺癌的有效率为5%~10%,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γ-干扰素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与某些化疗药物同时应用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联合应用TAM与γ-干扰素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探索TAM与γ-干扰素联合用于治疗ER阴性乳腺癌病人的可行性,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高德宗孙靖中余之刚唐鲁兵王成刚江立玉
- 关键词:乳腺肿瘤Γ-干扰素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治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困扰着许多女性患者,临床上对其缺乏充分认识,易出现误诊。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介导该疾病的发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有效,保守治疗或可避免手术。最近研究发现GLM病变处IgG4+浆细胞及CD4+或CD8+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血清高水平IgG4,为研究GLM与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提出了是否应重新界定GLM的问题。本文综述了GLM的病因假说、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认识这一疾病展开新的视野。
- 孙博睿江立玉马婷婷杨其峰
- 关键词:乳腺炎肉芽肿病因
- 一种基于卷积分类器的自动检测并勾画肺结节所在位置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分类器的自动检测并勾画肺结节所在位置的方法,包括:(1)勾画并存储肺结节的位置以及疑似肺结节的位置,标注并存储肺结节的医学征象以及疑似肺结节的医学征象;(2)检验步骤(1)存储信息是否正确;(3)步...
- 宋尚玲李夏杨阳刘云霞江立玉贾红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