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秋瑾

作品数:2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艺术
  • 6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书法
  • 4篇经书
  • 3篇敦煌本
  • 3篇书法教育
  • 3篇文徵明
  • 3篇美术
  • 3篇教育
  • 3篇佛教
  • 2篇书法研究
  • 2篇美术考古
  • 2篇考古
  • 2篇交游
  • 2篇高等书法教育
  • 1篇代书
  • 1篇敦煌文献
  • 1篇敦煌写本
  • 1篇敦煌写经
  • 1篇信众
  • 1篇学记
  • 1篇学科

机构

  • 2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3篇毛秋瑾
  • 1篇任政

传媒

  • 5篇南京艺术学院...
  • 4篇中国书法
  • 3篇中国书画
  • 1篇装饰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书画艺术
  • 1篇山东工艺美术...
  • 1篇明日风尚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苏州文博论丛
  • 1篇艺术学研究(...
  • 1篇第三届全国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术考古学视野中的高等书法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是以甲骨文的发现为契机的,由此引发了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近代考古学方法的运用,使书法学中的年代判断有了科学的依据,因此,中国的美术考古和书法史研究一直有着不解之缘。本文探讨了美术考古学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并通过具体范例详细分析了美术考古学在书法史和书法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的运用,阐述了高等书法教育中设置美术考古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毛秋瑾
关键词:书法美术考古学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
从敦煌吐鲁番写本看佛教信众与写经书法被引量:2
2009年
敦煌藏经洞及新疆吐鲁番发现的数以万计的佛经写本,绝大部分出于四世纪至十一世纪之间的写经人之手。从有题记的写本来看,写经人的身份可以分为僧尼、信众和职业写经生三种。本文重点探讨佛教信众与写经的关系,分析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信众写经的目的,并指出由于书写者身份的差异和书写地点的不同,在写经书法中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毛秋瑾
关键词:信众书法
敦煌吐鲁番写本中的写经生与学仕郎被引量:1
2010年
敦煌吐鲁番发现的数万件汉文佛经写本,大多为四至十一世纪的写经人所写。从有题记的写本来看,写经人的身份大体可分为僧尼、普通信众和职业写经生三种。其中写经生的情况较受人关注,相关的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隋唐时期写经生的身份、抄经情况、生活境遇和书法艺术等问题。在敦煌写本中还有一类人的身份容易与写经生相混淆,这就是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学仕郎”,是指在寺院中学习的年轻人,与写经生有所区别。本文就敦煌吐鲁番写本中的这两类人及其书法再作一些探讨。
毛秋瑾
关键词:敦煌写本晚唐五代时期书法艺术汉文佛经隋唐时期生活境遇
明代吴门画家山水画中的隐逸主题与表现图式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以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吴门画家为中心,探讨他们山水画作中的隐逸主题,围绕渔隐和高士这两类画作展开,考察图像的历史渊源,分析吴门画家笔下图像构成的特征及特定图式隐含的寓意。
毛秋瑾
关键词:隐逸
浅析苏式花窗图案在现代中的衍生设计
2018年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花窗是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花窗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将以苏州古典园林的花窗为例,从花窗的分类和图案为出发点;去分析苏式花窗图案的内涵,进一步探究花窗元素在现代中的衍生设计。
周碧凤毛秋瑾
魏晋十六国写经书法及相关问题被引量:4
2019年
本文对魏晋十六国时期(二二〇—四二〇)的佛经写本进行研究,指出目前并无确切的曹魏及三国时期的写本,有纪年的可靠的写经最早是公元三世纪末西晋元康六年(二九六)的《诸佛要集经》。西晋至东晋十六国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段中,目前已知存世有确切纪年且无疑问的佛经写本有十余件,本文根据写经书法形态及风格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并指出了早期写经书法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毛秋瑾
关键词:魏晋
北凉沮渠氏与佛教写经——兼谈公元5世纪中期南北书风的差异及“北凉体”被引量:2
2008年
佛教在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敦煌是最早接触佛教的地区之一。佛教最初传入时,出于弘法的需要,佛经的翻译和抄写是最主要的佛事活动之一。从东汉末开始就有西域高僧来到中国,从事佛典翻译工作。西晋时期敦煌本地也出现了得道高僧竺法护,他一生译经写经孜孜不倦,被称为"敦煌菩萨"。
毛秋瑾
关键词:书风竺法护敦煌本佛事活动译经弘法
唐寅与文徵明交游考
2017年
在明代“吴门四家”中,唐寅(1470一1523)与文徵明(1470—1559)的人生经历及交游可谓耐人寻味。两人均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订交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两人性格相异而一生交谊深厚。关于两人的交游,前人的著述涉及不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年谱类著作,另一类是研究著作。第一类中,江兆申于1977年出版的《文徽明与苏州画坛》是较早的文徵明年谱:周道振于1998年出版的《文徵明年谱》则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全书近65万字,征引书目多达881种,可谓翔实厚重。
毛秋瑾
关键词:文徵明祝允明吴门四家落花诗
敦煌本《其书帖》考
2020年
罗振玉《贞松堂藏历代名人法书》(三卷)首先刊布了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其书帖》,命名为《晋人尺牍》。八十年代中日两国出版的刊物及图录中将其归入王书系统,并根据尺牍命名的方法取帖首两字名之为《其书帖》。本文追踪了此帖被刊布的历史,讨论其书写年代,并与藏经洞发现的另外三件王羲之草书尺牍临本墨迹及其他王书刻本进行比较,从书法形态的角度考察此帖被归入王羲之书迹的原因。
毛秋瑾
写经书法述论——以敦煌吐鲁番写本为中心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敦煌吐鲁番地区发现的佛经写本为例,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佛经的翻译与抄写情况,说明写经遵循一定的程序,写经人态度虔诚并关注书写的优劣;二是佛教写经所用书体的不同,说明唐代抄写佛经原典时均以正书书写,而抄录同时代人的注疏、释论时较多使用行草书,并分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各种因素。
毛秋瑾
关键词:佛教书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