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潇潇 作品数:11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吉林省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福建省气象局开放式气象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微压计观测的暴雨过程重力波特征分析 2021年 利用高精度微压计数据、卫星、地面观测数据和GDAS数据,对2020年7月29日-30日东北冷涡暴雨过程重力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力波激发了此次暴雨,在暴雨发生前2-4 h,出现了周期约128 min的重力波先兆活动;在暴雨期间,重力波周期集中在120-180 min;在强对流发展期间出现了周期为128-256 min的重力波和8-64 min周期更短的重力波.强对流与重力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强对流发展时,地面出现雷暴高压、冷池、出流边界,在冷池前方形成气流辐合区;气流辐合辐散区向前移动,形成重力波传播,最终激发暴雨.重力波先兆活动这一特征对东北冷涡暴雨有一定的指示预警意义. 王秀娟 冉令坤 齐彦斌 马淑萍 慕秀香 姜忠宝 毕潇潇关键词:重力波 微压计 东北冷涡 暴雨 基于TIGGE资料的集合预报应用研究 本文基于TIGGE集合预报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英国气象局(UKMO)2个中心全球集合预报模式,对地面要素中的气温进行24h-168h预报时效的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法应用及改进研究,还针对日本气象厅(JM... 毕潇潇关键词:时间滞后 文献传递 2021年吉林中部一次极端雷暴大风的中尺度成因分析 2023年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1年9月9日上午发生在吉林省中部一次罕见的极端雷暴大风的中尺度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产生雷暴大风的飑线系统是在深厚的东北冷涡配合大尺度锋生作用在冷锋尾部激发形成的。中层较强干空气和逆温层以下接近干绝热的温度递减率有利于极端雷暴大风产生。干暖盖的存在导致低层暖湿空气迅速增强,临近时刻CAPE值超过1600 J·kg~(-1),层结在短时间内变为极不稳定结构,夹卷层平均风达到20 m·s~(-1)以上,动量下传有利于地面风速增强,极端雷暴大风发生在断裂后飑线尾部前沿γ中尺度涡旋附近,但涡旋附近2个站点极端雷暴大风形成原因明显不同,其中农大站极端雷暴大风发生时气压陡降,气温陡升且分钟降水量弱,是由飑线前侧强下沉辐散气流(冷池出流)在较强的偏南风气流作用下加速流入涡旋内部、辐合上升气流迅速增强导致,与其附近农博园站和长春站由降水粒子拖曳作用形成的强下沉辐散气流导致的极端雷暴大风明显不同。 王婷婷 朱文剑 姚凯 全思航 毕潇潇 姚瑶关键词:飑线 基于TIGGE资料的集合成员优选方法 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2007年6月8日—8月31日东亚地区TIGGE集合预报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英国气象局(United Kingdom Met Office,UKMO)两个中心的地面2 m气温资料进行集合成员优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4-96 h预报,集合成员优选方法能够较好地选出预报技巧较高和预报技巧较低的集合成员。个例分析表明,在极端天气出现的地区,优选集合平均的预报优势较为明显。对比ECMWF和UKMO的集合成员优选结果发现,ECMWF的预报效果优于UKMO的预报效果。 毕潇潇 智协飞 林春泽关键词:均方根误差 “两难”困境下决策气象服务的策略探析 被引量:2 2023年 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决策气象服务的前后一致性与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决策气象服务经常陷入是否应追随预报调整的“两难”困境。从成熟的社科类研究成果中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探析,寻找“两难”困境下的服务思路:(1)认知盲点理论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应该更关注服务策略,即从考虑服务效果出发选择是否追随预报调整,在高级别防御情况下若要调低预警级别必须慎重。(2)自然决策理论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应以策略匹配为核心,遵循“提早计划—情境适应—更新匹配方案”的措施思路,有助于实现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可通过需求调查和复盘总结等来获取决策所需的关键信息,结合以上信息开展标准化建设,制定决策气象服务所需的不同匹配计划,形成“决策经验库”;同时充分考虑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和期望,动态调整决策服务方案来适应需求变化。 邵颖斌 江晓南 毕潇潇关键词:决策气象服务 悖论 2016年初夏吉林省一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数据,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等方面分析了2016年6月22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高空冷涡、切变线和地面气旋共同造成的。中层干冷、高层和低层暖湿是产生冰雹的有利条件,由于整层的湿度条件较好,低层风切变较大,有利于产生降水,而数值预报对暖区降水的预报效果较差,目前只能靠临近预报进行订正。 毕潇潇 胡中明 孙妍关键词:强对流 物理量场 雷达回波 1617超强台风“鲇鱼”大风预报技术总结与影响成因分析 台风大风致灾是最严重的大风灾害之一,而过去对台风大风致灾的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台风带来的大风进行预报技术总结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希望能够做到更加精细的定时定点的大风预报。归纳台风大风预报的需... 邵颖斌 毕潇潇 刘锦绣 夏丽花关键词:台风结构 文献传递 超强台风'鲇鱼'大风成因和预报分析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正面袭击福建省,并于9月26-29日期间给福建带来了严重的风雨灾害,尤其是大风带来的破坏影响非常严重.本文对'鲇鱼'台风大风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1)'鲇鱼'外围螺旋雨带较台风本体先行逼近... 邵颖斌 毕潇潇 刘锦绣 夏丽花关键词:超强台风 吉林省一次典型右移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延吉多普勒雷达和高低空实况资料,对2020年6月3日午后发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北部一次经典超级单体风暴产生的天气背景、风暴结构、演变特征及伴随天气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东北冷涡东移的背景下,低层较暖湿且热力条件较好为超级单体风暴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本次超级单体生命周期持续170 min,符合经典超级单体雷达特征,从移动路径来看属于典型的右移超级单体风暴;回波伸展高度较高,成熟期强核高度在当日0℃层高度之上,具有C-VIL迅速下降和HET升高特征,中气旋伸展高度较高,生命期无中气旋高度明显下降特征。 张同 隋妍 王婷婷 毕潇潇关键词:钩状回波 中气旋 基于TIGGE资料的集合成员优选方法 以集合平均是集合预报系统中最接近真实值的假设为前提,利用2007年6月8日—8月31日东亚地区TIGGE集合预报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英国气象局(UKMO)两个中心的地面2 m气温资料进行集合成员优选... 毕潇潇 智协飞关键词:均方根误差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