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俊滔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导管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1篇导管脱出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肺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8篇段俊滔
  • 4篇童素梅
  • 2篇洪宝丽
  • 2篇王润
  • 1篇杨林承
  • 1篇徐顺霖
  • 1篇阳凡
  • 1篇于桂香
  • 1篇冯亚楠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晚霞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止血贴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术后伤口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止血贴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术后伤口安全性及舒适性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选取2022年7—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止血贴组和气囊腕带组,每组200例,止血贴组和气囊腕带组分别采用止血贴和止血气囊压迫器作为桡动脉止血装置,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止血效果、止血器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伤口疼痛程度、术侧手指麻木程度及止血器舒适程度情况。结果止血贴组和气囊腕带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8.5%(197/200)和99.0%(198/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05);止血贴组和气囊腕带组止血器使用时间分别为(6.23±0.47)、(17.01±7.7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6,P<0.01);止血贴组和气囊腕带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27/200)和29.5%(5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P<0.05),其中,止血贴组和气囊腕带组发生术侧肢体肿胀分别为21例和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689.50,P<0.01);止血贴组在术后即刻的伤口疼痛程度(U=13669.50,P<0.01)、术后即刻和术后1 h的术侧手指麻木程度(术后即刻:U=17838.00,P<0.05;术后1 h:U=13342.50,P<0.01)、术后即刻和术后4、8、12 h舒适程度方面(术后即刻:U=9966.50,P<0.01;术后4 h:U=12851,P<0.01;术后8 h:U=14900,P<0.01;术后12 h:U=15920,P<0.01)均优于气囊腕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血贴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术后伤口止血效果好,压迫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伤口疼痛程度、术侧手指麻木程度较轻,止血器舒适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段俊滔张赛刘聪颖王润李艳敏杨林承唐熠达童素梅
关键词:舒适性止血贴
1例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
2012年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血管夹层,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是年轻妇女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重要原因。
段俊滔洪宝丽
关键词: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护理ARTERY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内膜冠状动脉血流
吸气肌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9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在7 d心脏康复运动程序的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对照组按照7 d心脏康复运动程序进行康复训练。采用最大吸气压和5次坐立试验在患者术后、干预后7 d、出院后4周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6 min步行试验和心肺运动试验指标评价出院后4周时心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在干预7 d、出院后4周时最大吸气压增加,5次坐立试验时间减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吸气压和5次坐立试验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峰值耗氧量、氧摄取效率斜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在常规心脏康复的同时,增加吸气肌训练可以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
段俊滔刘聪颖于桂香童素梅徐顺霖
关键词:心肺功能护理
一种中心静脉多管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多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本体以及第二固定本体,第一固定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本体的端部,第一固定本体由第一敷料层和第一透明层构成,第一透明层设置在第一敷料层上方,第二固定本体包括第二敷料层和...
段俊滔童素梅
文献传递
激素在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现状被引量:5
2013年
急性重症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出现严重的损害而引起的病变。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能够引起该病变的病毒就有30种以上[1]。急性重症心肌炎病情变化快、病程短,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相关文献指出,该病早起病死率为11.2%[2]。所以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治疗,严密的监护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的并发症对挽救患者生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对激素药理作用的认识及逐步发展与全面完善,激素在急性重症心肌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于救治重症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激素在急性重症心肌炎中的应用与护理要点做出如下综述。
冯亚楠阳凡段俊滔
关键词:急性重症心肌炎重症患者护理现状激素心肌细胞病情变化
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建立多学科心脏团队,完成护理人员培训,建立TAVI手术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监护、并发症预防,做好临时起搏器、高压注射器的管理;术后注重转运安全。结果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瓣叶开放良好,启闭规律,术后均返回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转运过程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落实相关培训,建立标准化手术流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加强转运管理,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段俊滔刘聪颖童素梅祁雨王润
关键词:术中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其中有50%的人在4年内死亡。
段俊滔洪宝丽
关键词:护理顽固性心力衰竭
胸痛不是小事
2019年
胸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很多原因,如心脏疾病、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等。但老人出现胸痛不是小事,常预示着心梗的发生。尤其是夜间睡眠中发生心前区疼痛时,要立即处置,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及时就医。
段俊滔
关键词:胸痛心脏疾病硝酸甘油老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