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文鹏

作品数:42 被引量:285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针刺
  • 6篇吗啡戒断
  • 6篇吗啡戒断大鼠
  • 6篇戒断
  • 5篇针法
  • 4篇针灸
  • 4篇头穴
  • 4篇头穴丛刺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丛刺
  • 3篇电针
  • 3篇学习记忆
  • 3篇针疗
  • 3篇针疗法
  • 3篇针药
  • 3篇随机对照研究
  • 3篇中脑
  • 3篇中脑腹侧被盖...
  • 3篇综合征
  • 3篇卒中

机构

  • 35篇黑龙江中医药...
  • 26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42篇武文鹏
  • 19篇孙兴华
  • 16篇孙远征
  • 5篇郭颖
  • 4篇苏苏
  • 4篇丛慧芳
  • 3篇王春霞
  • 3篇祝鹏宇
  • 3篇张倩
  • 2篇张天婵
  • 2篇高强
  • 2篇王春英
  • 2篇高潇
  • 2篇马帅
  • 2篇刘彤彤
  • 2篇张淼
  • 1篇李磊
  • 1篇李霞
  • 1篇丁宁
  • 1篇冯德琳

传媒

  • 16篇针灸临床杂志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医药信息
  • 4篇中医药学报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World ...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经针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通经针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参照指南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功能训练,治疗组予以通经针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8天后疼痛、患肢手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及疾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3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通经针法联合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汤东武文鹏孙兴华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梗死康复疗法
滞提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30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滞提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为本法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传统针刺取穴及手法基础上对四白、阳白穴应用滞提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取穴及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未到4个疗程痊愈者痊愈后不予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滞提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孙远征穆芊宇武文鹏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VTA、NAc神经元CREB及其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NAc)神经元CREB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与电针组,每组14只。采用剂量递增法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制备吗啡依赖模型,于注射吗啡5日后立即给予纳洛酮催促戒断。针刺组和电针组选取"百会"、"神庭"、"肾俞"穴分别予以单纯针刺和在针刺基础上连接KWD808Ⅱ脉冲治疗仪,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6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VTA、NAC神经元CREB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和电针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吗啡戒断大鼠VTA和NAc神经元CREB阳性细胞表达(P<0.05,P<0.01),抑制CREB磷酸化(P<0.05,P<0.01),且电针组比针刺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能够下调VTA和NAc神经元CREB核转录因子蛋白表达,并抑制CREB磷酸化,这可能是电针缓解吗啡戒断反应的重要分子机制。
武文鹏谷栩萌孙兴华孙远征
关键词:吗啡依赖中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CREB
调督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调督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25μL制备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8天开始,针刺组取"百会""风府"针刺,并接通脉冲针灸治疗仪[疏波(频率为2 Hz)]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情况,光镜下观察海马病理组织形态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游泳距离明显缩短(P<0.05),神经细胞排列较为规则、神经元萎缩较少,IL-6、TNF-α、GFAP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调督针刺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炎症反应,但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孙兴华张淼武文鹏李书霖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炎性因子学习记忆能力
夹脊电针为主针刺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为主针刺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针灸学》中“漏肩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取穴颈椎C3~4、C4~5、C5~6棘突下的夹脊穴,肩髃、肩髎、新极泉,针下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选取疏波;夹脊电针治疗30分后,再分别刺入肩髃、肩髎、新极泉,捻转至产生麻胀感后出针;而后嘱患者做体位拉手和肩关节外旋锻炼20分钟。两组均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肩周疼痛;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JOA)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周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肩周疼痛VA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显著提高,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JOA评分提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以夹脊电针为主针刺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
孙兴华武文鹏赵静高维滨王春英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夹脊穴电针
电芒针透刺治疗中风病(缺血性)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电芒针透刺疗法对中风病(缺血性)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控制的影响。方法:80例中风病(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对照组)与电芒针透刺组(观察组),每组入组40例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应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L)、步行能力的评价应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日常功能评价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疗后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FIM评定结果均优于疗前(P<0.01);观察组疗后FMA-L、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FIM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芒针透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中风病(缺血性)后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高潇董施秋王志婕张玮凇邢艳丽武文鹏
关键词:中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预处理对阵发性房颤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阵发性房颤大鼠房颤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Ach 66μg、CaCl210 mg混合液尾静脉注射诱发大鼠房颤,连续7天造模成功,于大鼠造模第1天起,针刺预处理组针刺双侧内关穴半小时后注射造模药物,药物对照组灌服相当于4.5 mg/(kg·d)生药的胺碘酮,每天2次,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后注射造模药物,共7天。心电图监测各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结果:模型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针刺预处理组和药物组房颤持续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穴针刺预处理能有效对抗房颤,缩短房颤持续时间,疗效和药物组相当。
祝鹏宇孙远征苏苏郭颖武文鹏
关键词:针刺预处理房颤可达龙
头穴丛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科病房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2例。随机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武文鹏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对漏尿量及尿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漏尿量及尿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月在本院针灸科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实验组予以针刺[四神聪、肾俞(双侧)、会阳(双侧)]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漏尿量、尿动力学指标[Valsalva漏尿点压(V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和膀胱顺应性(BC)]、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漏尿量均显著减少,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漏尿量减少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LPP、MUCP显著增加(P<0.05),BC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LPP、MUCP增加更为显著(P<0.05),BC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ICI-Q-SF评分均显著减少,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CI-Q-SF评分减少更为显著(P<0.01)。结论针刺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够减少患者漏尿量,增加尿动力学中的Valsalva漏尿点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提高膀胱顺应性,改善尿失禁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孙兴华武文鹏赵静张庆江王春英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盆底肌训练
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比较电针与药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影响的差异。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针刺取穴:风池、大椎、天柱、C3-C7相应夹脊穴、完骨、百会、太阳、悬钟。对照组予颈复康颗粒2袋,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冲服。两组均共治疗21日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颈椎病功能评定表(ASC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后组间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病功能评定表(ASCS)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三方面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颈椎病功能评定表(ASCS)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动脉血流变化及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日常生活方面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武文鹏谷栩萌孙兴华高潇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电针经颅多普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