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天云

作品数:24 被引量:426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留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7篇小麦
  • 6篇施肥
  • 5篇黄土高原
  • 5篇旱塬
  • 4篇冬小麦
  • 4篇玉米
  • 3篇陇东旱塬
  • 3篇黑垆土
  • 3篇肥效
  • 2篇带田
  • 2篇有机肥
  • 2篇有机碳
  • 2篇栽培
  • 2篇施用
  • 2篇水肥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土壤
  • 2篇小麦玉米

机构

  • 17篇甘肃省农业科...
  • 5篇兰州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甘肃凯西生态...

作者

  • 24篇武天云
  • 7篇王生录
  • 4篇王方
  • 3篇何其耀
  • 3篇李凤民
  • 3篇何贵文
  • 3篇杨生茂
  • 2篇孙建好
  • 2篇汤莹
  • 2篇郭天文
  • 2篇李元寿
  • 2篇金绍龄
  • 2篇崔明九
  • 2篇曹诗瑜
  • 1篇党建武
  • 1篇徐明岗
  • 1篇郭全恩
  • 1篇霍琳
  • 1篇王文丽
  • 1篇王文丽

传媒

  • 11篇甘肃农业科技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土壤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1993~1996年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土壤条件下,各种肥料单施或配施对小麦产量总的影响顺序为MNP>NP>MN>N>M>MP>P>CK,不同肥料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旱地小麦的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可使小麦耗水系数降低51.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5.6%,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3、6.0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9g/kg、0.05g/kg、21.3mg/kg、16.8mg/kg和34.0mg/kg。
王生录武天云
关键词:施肥陇东旱塬冬小麦土壤肥力
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水肥效应耦合模拟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采用无底铁框作微区,选择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P)和施氦量(N)进行水肥效应模拟研究,得出冬小麦产量(Y)与降水量和施氮量的关系为Y=2505.6713+5.3422N-0.0251N ̄2+24.3482P-0.0325P ̄2+0.0074NP。水肥耦合方程为N_c=73.4805+0.2325P。当降水量由160mm增至400mm时,最高产量由5993.93kg/hm ̄2提高到7710.39kg/hm ̄2,最高产量施氮量Nmax由126.51kg/hm ̄2增至165.48kg/hm ̄2,经济施氮量N_opt由78.60kg/hm ̄2增至107.12kg/hm ̄2,N_c值则由110.55kg/hm ̄2增至166.50kg/hm ̄2。在降水量小于400mm时有N_opt<N_c<N_c<N_max成立,且N_opt与N_c差值较大,说明旱塬地区单以经济施氮量为施肥标准不能充分发挥降水的增产潜力。提出了以上壤水肥宏观调控的原则,编制出陇东旱塬地区冬小麦合理施肥的方案。
武天云王生录邓娟珍金绍龄崔明九张兴高
关键词:冬小麦水肥耦合氮肥
西北旱作农田施肥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
1996年
通过连续5a 大田作物-土壤系统的定位研究和不同生态区域的调查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西北旱作农田的施肥管理和肥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已成为我国西北旱地新的施肥制度;强调肥料、水分的平衡管理,按照旱地水资源的存在状况,按比例增加或减少养分的供给,是旱地按地力等级平衡施肥、稳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生产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合理估计和利用肥料后效,提高肥料效益,重视旱地施肥技术的改进,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旱地以降水为制约因素的肥料管理及其应变决策和以不造成作物产品品质降低的施肥临界值选择是今后肥料施用予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王生录武天云
关键词:旱地农田肥料管理施肥
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浅析被引量:5
2004年
灌淤土是甘肃省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地区主要的农业土壤,通过调查分析,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理化性状、不良的土体构型及过高的地下水位。存在这 3 种不良因素的耕种土壤类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本文浅析了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并提出了改良措施。
王方李元寿王文丽武天云
关键词: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理化性状土体构型
PAL肥料氮素释放规律及其对大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PAL肥料的氮素释放动态及对大麦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AL肥料与尿素NH4^+-N释放没有显著差异,NO3^- —N释放趋势相同,都呈现“S”型特征曲线,且差异极显著。在大麦的整个生育期,PAL肥料氮素释放较尿素具有两个缓释阶段。第一个缓释阶段,是从施肥后到14d内;第二个缓释阶段,是施肥后的28~42d内。其缓释作用表现为:前控-后释-再控-再释,以此满足作物对不同生育期养分的需求。在施N量相同的情况下,施PAL肥料较尿素增产显著。且在试验设计的施氮量0~7kg/667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大麦产量增加;在施氮量7~14kg/667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大麦产量呈下降趋势。
郭全恩郭天文王益权刘军南丽丽曹发魁武天云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大麦
白银沿黄灌区小麦玉米带宽组合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为了迅速发展我省沿黄灌区的粮食生产,探讨本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最佳的带宽组合方式,有效的发挥两种作物各自的增产潜力,使带幅配置合理,达到高产增益。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小麦玉米带宽组合试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设于靖远县二滩乡朝阳村,当地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8.7℃,年降雨量251.4毫米,无霜期200天,土壤为砂壤质潮土,据播地取土测定,耕作层(0~30cm)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为1.113%~1.149%、全氮0.079%~0.089%、P5O20.13%~0.15%、水解氮59.0~60.5ppm、带效磷9~19ppm、这效钾145~157ppm、pH值8.4~8.8、全盐0.085%。根据白银沿黄灌区小麦玉米共生期长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各类型区土壤与水肥条件的差异,设计了三个处理:即167厘米带(CK)。
何其耀武天云何贵文杨生茂
关键词:小麦玉米栽培
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2
2003年
耕作对黄绵土 (CalcaricCambisols,FAO)、灰褐土 (HaplicGreyxems,FAO)和典型褐灰钙土 (OrthicBrownChernozem)的土壤有机碳 (SOC)动态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黄绵土在开垦 5年内 0~ 2 0cm土壤有机碳损失了 77% ,损失速率为 2 .15t·hm-2 ·yr-1,其主要原因为水蚀和耕作侵蚀 .灰褐土在开垦后的 4 2年里耕层土壤的有机碳损失了 70 % ,损失速率为 0 .96~ 1.0 6t·hm-2 ·yr-1,主要为水蚀和有机碳的矿化分解 .196 0以后开垦的典型褐灰钙土 0~ 2 0cm耕层土壤有机碳损失了 11% ,损失速率为 0 .17t·hm-2 ·yr-1.192 0年开垦的典型褐灰钙土有机碳损失了 4 4 % ,损失速率为 0 .4 5t·hm-2 ·yr-1.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和轮作体制的改善有效地阻止了风蚀的危害 ,并增加了进入土壤系统的有机物的量 .3种土壤轻组有机碳 (LFOC)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的变化趋势相似 :黄绵土和灰褐土在相应的时间内LFOC损失了 73%和 90 % ,192 0年和 196 0年开垦的典型褐灰钙土LFOC分别损失了 74 %和 70 % .3种土壤间LFOC和HFOC的分配比例不同也可能是造成黄绵土和灰褐土有机碳下降快的原因 .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Sukhadev S.Malhi
关键词: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主要农业土壤中有机碳性质与动态研究
武天云胡新元孙国钧贾宇丁宁平杨思存汤莹曹诗瑜霍琳陈伟卢秉林王建成王平王文丽张丽惠
该项目以北美大平原典型农业土壤为对照,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农业土壤有机C的抗分解能力、土壤有机C分解速率、提高土壤有机C水平的农业措施三方面的研究,探讨土壤质量退化的机理和速率。为正确理解现有农业生产体系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黄土高原有机碳
土壤有机质概念和分组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88
2004年
土壤有机质一直是土壤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在过去的 5 0年里 ,对土壤质量可持续性观念的增强和寻找快速判断人为因素对土壤质量影响方向指标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急剧变化 :对农业措施反映慢的土壤腐殖质类物质的研究正在退出土壤有机质研究领域 ,而侧重点逐渐转向了土壤中未受微生物作用或正在受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残体 ;也出现了新的土壤有机质研究概念和对应测试手段 :土壤有机质的比重分组、与有机质结合的土壤颗粒大小分组、土壤团聚体中的POM和iPOM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体C等概念和测试手段被相继提了出来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正在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产物 (腐殖质 )向土壤微生物作用前的、具有部分生物活性的有机质 (轻组有机质、砂粒组和粗粉砂粒组中的有机质、POM和iPOM )和完全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质 (微生物体C和水溶性有机质 )转移 。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张树清Sukhadev S.Malhi王方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施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1994年
施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王生录,张兴高,武天云,崔明九,邓娟珍,金绍龄近年来,国内旱作农业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水分关系及“以肥调水”研究,为目前旱作农业发展的肥力主导因素的确定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我们经过对...
王生录张兴高武天云崔明九邓娟珍金绍龄
关键词:玉米水肥利用施肥春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