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矩形钢丝成形工艺及优化研究
- 异形钢丝在纺织、汽车、机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矩形钢丝是异形钢丝的一种,传统的成形方法是采用固定模拉拔成形矩形钢丝,但成形时存在如周边圆角充不满,模具周边磨损不均匀导致模具寿命低等问题,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本文以具体钢丝...
- 武大鹏
-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
- 文献传递
- 异型钢丝成型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Q195钢和YG8硬质合金作为毛坯及模具材料,给出材料参数及模具尺寸,建立异型钢丝有限元模型。模拟2.45mm×4.90mm扁丝轧制过程,在模具工作区长度4.6mm,定径带长度2.8mm,出口区长度2.6mm,工作区锥角、入口锥角、出口锥角分别为12°,60°,60°,模具圆角半径0.7~1.1mm条件下,测得模具所受的最大等效应力和位移-温度曲线。分析等效应力、温度变化等参数在不同圆角半径时对矩形丝成型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具圆角半径的增大,模具温度变化直线的斜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个模具中,随着拉拔位移的增大,模具温度变化直线的斜率不断降低,即模具温度梯度不断减小。
- 梁斌武大鹏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模具温度
- 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钢丝拉拔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钢丝在拉拔成形后表面轴向残余应力过大的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确定钢丝拉拔过程变量优化范围;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网络训练样本,根据变量设计安排各因素及水平,组成L25(55)正交表;利用ANN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拉拔过程参数与钢丝表面最大轴向残余应力映射模型,同时将神经网络与遗传优化算法相结合。优化后摩擦因数为0.09,工作锥角为8°,定径带长度为0.66 mm,部分压缩率为4%,拉拔速度为3 820mm/s,在此组合参数下,采用FEM计算表面轴向残余应力为65.37 MPa,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为67.58 MPa,模拟结果相对误差为3.5%;相对于正交试验中平均轴向残余应力202.1 MPa,降低67.6%,优化效果明显,显著降低了钢丝的表面轴向残余应力。
- 张文超陈文琳武大鹏程颖
- 关键词:钢丝拉拔正交试验法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残余应力
- 一种矩形截面钢丝辊拉组合成形工艺的生产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截面钢丝辊拉组合成形工艺的生产设备,包括:二连式二辊模,其包括横轴二辊压模以及纵轴二辊压模,横轴二辊压模及纵轴二辊压模为滚动式且在不同位置、相互垂直的方向,横轴二辊压模在平行于圆钢丝的延伸方向上辊...
- 陈文琳杨栋武大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矩形截面钢丝辊拉组合成形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截面钢丝辊拉组合成形工艺,用于生产直边圆角的矩形截面钢丝,包括以下步骤:圆钢丝通过二连式二辊模进行辊压,在平行于圆钢丝的延伸方向上辊压形成矩形截面钢丝的初步长边,在垂直于长边的方向上辊压再形成矩形截面...
- 陈文琳杨栋武大鹏
- 文献传递
- 矩形钢丝成形有限元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矩形钢丝截面由直边与圆角组成,模拉时直边与圆角处的磨损不均匀,模具寿命很低。提出组合法矩形钢丝成形工艺,建立组合法矩形钢丝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古布金公式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工作锥角、定径带长度、圆角半径、摩擦因数和拉拔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直径4.2 mm的Q195钢丝,用组合法拉拔成截面为2.3 mm×4.8 mm的矩形钢丝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工作锥角为14,°定径带长度为3.2 mm,圆角半径为0.7 mm,摩擦因数为0.12,拉拔速度为1.2 m/s。
- 武大鹏陈文琳张文超程颖
-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正交试验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