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磊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物滤池
  • 4篇滤池
  • 3篇生物膜
  • 3篇曝气
  • 3篇曝气生物滤池
  • 2篇电极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水处理
  • 2篇水管
  • 2篇水管道
  • 2篇脱氮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气道
  • 2篇气道平滑肌
  • 2篇气道平滑肌细...
  • 2篇微电极
  • 2篇微环境
  • 2篇污水

机构

  • 12篇重庆大学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中机中联工程...

作者

  • 12篇樊磊磊
  • 7篇何强
  • 6篇艾海男
  • 2篇张赛
  • 2篇李莉
  • 2篇邓林红
  • 1篇潘伟亮
  • 1篇高智席
  • 1篇虞丹尼
  • 1篇黎司
  • 1篇江忠远
  • 1篇吉芳英
  • 1篇敖克厚
  • 1篇胡学斌
  • 1篇赵国栋
  • 1篇黄维
  • 1篇张智
  • 1篇唐鹏飞
  • 1篇王银亮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水力条件下排水管道生物膜中氮元素分布特性被引量:7
2015年
在壁面剪切力为1.0,1.5,2.0Pa条件下培养排水管道生物膜,利用微电极测试技术对生物膜进行生长过程及成熟生物膜内部DO、NH4+、NO2-、NO3-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1.5,2.0Pa条件下培养的生物膜厚度分别为(2.3±0.1),(1.9±0.1),(1.6±0.1)mm;1.0,1.5Pa条件下的生物膜内存在好氧、缺氧环境,在其中发生了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而2.0Pa条件下的生物膜内只存在好氧环境,只发生了硝化反应.生物膜厚度影响着溶解氧在膜内的分布,继而影响着N在膜内的迁移转化过程.
艾海男王银亮黄维樊磊磊何强
关键词:水力条件微电极脱氮
三峡水库回水末端浮游藻类分布特征及其与DOM荧光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库尾水域中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分布及其在水库水位定期涨落影响及变化规律,尤其是浮游藻类对库区水质状况的影响机理,选择了三峡水库回水区末端,即重庆朝天门至下游太洪岗约50km水域的6个代表性的断面,在库区水位由最高蓄水水位稍落的开始阶段,即水华的敏感期2012年3月、4月、5月,采集各个断面水体中的水样,获得了三峡水库末端回水区域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征的初步信息,并将其与同时段水体的水质参数和溶解有机质(DOM)的三维荧光光谱(EEM)特性的进行了相关性拟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水华敏感期,其回水末端优势藻有属蓝藻门的蓝纤维藻、属绿藻门的小球藻、属硅藻门的直链藻和舟形藻,藻密度分别在0.40~0.56×10^6,1.9~0.8×10^6,0.36~0.25×10^6,0.42~0.15×10^6 cells·L^-1;此外在少数断面鱼腥藻、席藻、刚毛藻、羽纹藻和卵形藻,优势藻密度的变化规律与DOM中类蛋白质荧光峰强度、呈显著相关。为便捷检测水华提供有益参考。
樊磊磊黎司虞丹尼何强吉芳英江忠远高智席敖克厚
关键词:三峡水库浮游藻类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
基于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满足微环境检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搭建了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分析实验平台。综合论述了目前实际应用于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微电极的检测原理,介绍了该平台中DO、N2O、ORP、pH、NH+4、NO-3、NO-2等微电极的制造和测定方法。对微电极平台在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论述。
李莉张赛何强樊磊磊艾海男胡学斌
DO对好氧/缺氧生物滤池脱氮过程N_2O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N_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远大于CO2和CH4。研究表明,污水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N_2O产生的主要人为释放源。采用两段式生物滤池工艺,将好氧池和缺氧池串联起来,使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分别在好氧池和缺氧池进行,重点考察DO为2、4、6 mg/L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N_2O的产量。结果表明,当DO为2 mg/L时硝化过程的N_2O产生量最高,达到1.850 mg/g COD。随着DO浓度的升高,N_2O的产生量迅速减少,当DO为4和6 mg/L时N_2O产生量分别降为0.742和0.504 mg/g COD;而DO浓度过高又会促进反硝化过程中N_2O的生成,当DO为6 mg/L时N_2O产量最大为0.600 mg/g COD。综合硝化、反硝化过程的N_2O总产生量可以发现,当DO>4 mg/L时,继续提高DO浓度,N_2O释放量减小缓慢,因此结合节能降耗考虑控制DO为4mg/L较为适宜。
梅含樊磊磊艾海男刘体淼何强
关键词:脱氮生物滤池DO
曝气生物滤池N2O产生机制及生物膜内氮形态分布特性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强力的温室气体,增温潜势为CO2的300倍左右,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5%~6%;N2O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极高且不断累积,在一定条件下,极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及酸雨等,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而污水的生物...
樊磊磊
关键词:污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氧化亚氮生物膜
压力对共培养系统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刚度的影响
2011年
为气道平滑肌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的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先分别单独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和上皮细胞,然后建立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为介质的气道上皮细胞与气道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模型,用倒置显微镜、MTT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共培养模型中的气道上皮细胞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刚度有促进作用。对弄清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方式及进一步明白哮喘的病理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邓林红赵国栋樊磊磊
关键词: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
ATP敏感性钾通道亚基Kir6.2突变诱发的糖尿病
2010年
Kit6.2是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上KATP通道的组成亚基,存在于胰岛、心肌、骨骼肌、脑等组织中。在胰岛β细胞中,Kit6.2亚基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子,Kir6.2的突变会导致新生儿糖尿病、婴儿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和2型糖尿病等3种糖尿病的发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Kir6.2突变导致的多种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人们了解Kit6.2亚基的功能和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樊磊磊邓林红
关键词:糖尿病KATP通道
响应面法优化电解芬顿协同法深度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电解芬顿法深度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选取电量、进水pH值、进水氨氮浓度3个因素为变量,CODCr去除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CODCr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通过解模型逆矩阵得到最佳条件:单位面积电量为23.26 Ah/dm2、pH值为3.58、进水氨氮浓度56.78mg/L。在最佳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96.5%,与模型预测值偏差为4.45%,吻合度较高。对电解芬顿深度处理前后的渗滤液进行GC-MS分析,表明电解芬顿协同处理技术能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中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将有机物种类从42种降低至21种,是较有效的深度处理技术。
李莉张赛樊磊磊张智唐鹏飞
关键词:响应面法垃圾渗滤液
压力对共培养上皮细胞下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气道是连接咽和肺之间的呼气和吸气的通道,主要由气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肥大细胞等组成。气道的有节律性的收缩,可以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当哮喘发生时,会使气道壁频繁痉挛,呼吸困难。哮喘的反复发作会引起气道壁...
樊磊磊
关键词: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共培养哮喘病细胞生物学
文献传递
重庆典型区域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为了解重庆市旧城区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氮磷的污染特性,采集了生活区、交通干道、文教区、商业区等典型区域的雨水管道沉积物,利用化学提取法分析沉积物中氮磷的含量分布及赋存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氮含量的空间差异性显著,含量大小都表现为文教区>商业区>居住区>交通干道,其中,总氮(TN)含量为(3.05±2.23)mg·g-1,有机氮(ON)含量为(2.77±1.98)mg·g-1,硝酸盐氮(NO-3-N)含量为(0.029±0.024)mg·g-1,氨氮(NH3-N)含量为(0.254±0.220)mg·g-1;而磷与氮不同,空间差异性不明显,总磷(TP)含量表现为商业区>交通干道>居住区>文教区,其中,TP含量为(1.89±0.22)mg·g-1,磷酸盐(PO-3-P)含量为(0.155±0.022)mg·g-1;不同区域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氮磷的赋存结构并无较大差异,表现为TN中ON占主导(92.45%),无机氮(IN)中NH3-N占主导(88.87%),而磷主要以颗粒态(PP)为主;氮形态与pH呈负相关,与有机碳(OC)呈正相关,而磷与pH、OC相关性不显著;TP呈现出显著富集的特性.
潘伟亮何强艾海男樊磊磊
关键词:雨水管道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