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梅
作品数:
8
被引量:9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陈晓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
李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
戴均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
谢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
金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会议论文
3篇
专利
2篇
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6篇
逆转
6篇
耐药
5篇
多药
5篇
多药耐药
5篇
肿瘤
4篇
紫杉
3篇
逆转剂
3篇
紫杉烷
3篇
细胞
3篇
细胞多
3篇
细胞多药耐药
3篇
TAXOL
3篇
MCF-7
2篇
多西紫杉醇
2篇
硼氢化
2篇
硼氢化钠
2篇
氢化
2篇
氢化钠
2篇
肿瘤多药耐药
2篇
紫杉醇
机构
8篇
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8篇
梅梅
8篇
陈晓光
3篇
金晶
3篇
谢丹
3篇
戴均贵
3篇
李燕
2篇
王凤
2篇
张福荣
2篇
叶仙蓉
2篇
吴克美
2篇
籍秀娟
2篇
周玉美
2篇
张翼
2篇
俞晓明
2篇
李永强
2篇
李云峰
1篇
陈日道
1篇
尹大力
1篇
邹建华
1篇
任金红
传媒
1篇
药学学报
1篇
中国药理通讯
1篇
2012年中...
年份
1篇
2019
2篇
2015
1篇
2014
3篇
2013
1篇
2012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NPB304逆转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探讨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现已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关键.MDR的作用机制很多,主要包括P-糖蛋白等运载体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细胞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
梅梅
金晶
陈晓光
C-10甲氧基紫杉烷类衍生物及其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的通式(I)所述的C-10为甲氧基取代的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含有该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作为药物,尤其是作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与抗肿瘤药物合用提高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治疗发...
戴均贵
陈晓光
谢丹
张翼
尹大力
梅梅
文献传递
紫杉醇、多西紫杉醇衍生物及组合物和其抗肿瘤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紫杉醇、多西紫杉醇衍生物及组合物和其抗肿瘤应用。具体而言公开了如通式(A)所示的半合成紫杉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2步,步骤1中优选的还原剂选自:氰基硼氢化钠;步骤2中优选的脱除...
吴克美
叶仙蓉
俞晓明
陈晓光
王凤
李永强
李燕
周玉美
梅梅
李云峰
籍秀娟
张福荣
NPB304逆转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探讨
<正>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现已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关键。MDR的作用机制很多,主要包括P-糖蛋白等运载体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细胞信号通路相关信号...
梅梅
金晶
陈晓光
文献传递
紫杉烷生物酶法结构优化及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评价
目的 对来源于红豆杉培养细胞的紫杉烷类化合物sinenxan A 的衍生物进行微生物转化,以获得结构多样性转化产物,总结构效关系,并最终寻找到毒性低、特异性强且具有较好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的药物候选物.方法 利用两株放线...
刘晓
谢丹
陈日道
梅梅
邹建华
陈晓光
戴均贵
关键词:
紫杉烷
微生物转化
紫杉醇、多西紫杉醇衍生物及组合物和其抗肿瘤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紫杉醇、多西紫杉醇衍生物及组合物和其抗肿瘤应用。具体而言公开了如通式(A)所示的半合成紫杉醇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2步,步骤1中优选的还原剂选自:氰基硼氢化钠;步骤2中优选的脱除...
吴克美
叶仙蓉
俞晓明
陈晓光
王凤
李永强
李燕
周玉美
梅梅
李云峰
籍秀娟
张福荣
文献传递
NPB304逆转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探讨
2013年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现已成为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关键。MDR的作用机制很多,主要包括P-糖蛋白等运载体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细胞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异常等。本文对一种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NPB304的体外逆转耐药活性及其逆转机制进行了探讨。
梅梅
金晶
陈晓光
关键词:
MDR逆转剂
细胞多药耐药
MCF-7
L细胞
紫杉烷类化合物
新型紫杉烷化合物NPB304及其协同维拉帕米逆转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研究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NPB304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MTT法测定化疗药物的IC50,Westernblotting方法分析P.糖蛋白fP—gP)的表达,分别通过罗丹明123(Rh123)蓄积实验和分析试剂盒测定化合物对P—gP功能及P—gPATPase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预测化合物与P—gp结合能力的强弱,用MDCKII和MDR1-MDCKII细胞模型分析NPB304的跨膜转运。在KBV细胞中,NPB304具有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在MCF-7/paclitaxel细胞中,NPB304协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增强逆转耐药的活性,10μmol·L^-1维拉帕米与paclitaxel合用时逆转倍数为56.5倍,合用NPB304增加耐药逆转倍数:NPB304与维拉帕米合用时协同增加Rh123在耐药细胞中的蓄积,NPB304(0~1μmol·L^-1)增强维拉帕米激活P-gPATPase活性的作用;NPB304与P-gP的TM区存在疏水相互作用,与TM区A链的结合力较强;NPB304在较低浓度(0~1.5μmol·L^-1)时激活P-gPATPase,发挥抑制P—gP功能的作用,但不具有明显的P-gp底物特征。NPB304通过抑制P-gP的功能活性发挥自身及协同维拉帕米逆转耐药的作用。
梅梅
张翼
任金红
谢丹
贾雨霏
扈金萍
李燕
戴均贵
陈晓光
关键词:
肿瘤
耐药逆转
维拉帕米
P-糖蛋白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