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缺乏症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缺乏
  • 2篇粒细胞缺乏症
  • 2篇抗甲状腺药
  • 2篇抗甲状腺药物
  • 2篇亢进
  • 2篇亢进症
  • 2篇护理
  • 2篇护理措施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甲状腺功能亢...
  • 2篇甲状腺功能亢...
  • 2篇功能亢进
  • 2篇功能亢进症
  • 1篇蛋白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梁焕芳
  • 2篇张计兰
  • 1篇兰丽珍
  • 1篇马剑方
  • 1篇王彦
  • 1篇范大光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山西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尿病生命网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生命网,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评估,建立病人档案,确定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定期随访及健康教育。[结果]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意识增强,主动参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应用生命网形式对糖尿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预防、治疗糖尿病,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能力。
张计兰兰丽珍梁焕芳
关键词:糖尿病生命网健康教育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措施
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及丙基硫氧嘧啶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相似,其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缺乏,其致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本研究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出现粒细胞...
梁焕芳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病机制临床护理
文献传递
食物交换份法联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指导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单纯给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治疗及其联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进行饮食治疗前后病人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饮食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8例,首先接受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之后接受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治疗3个月,比较饮食治疗前后及两种方法治疗后病人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FINS及HOMA-IR较饮食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联合GI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及HOMA-IR较联合GI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1);FINS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治疗能够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进行饮食治疗优于单纯食物交换份法。
王彦张计兰梁焕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食物交换份法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护理措施
2009年
梁焕芳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粒细胞缺乏症护理措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丙基硫氧嘧啶
血清脂蛋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114例胃癌患者血清HDL—C、LDL—C的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DL.C水平和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大小有密切关系(P=0.015,P=0.023,P=0.006),TNMⅢ、1V期胃癌患者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P=0.004,P=0.001)。结论术前测定患者血清HDL—C水平可能是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胃癌病情进程的一个指标。
范大光梁焕芳马剑方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