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 作品数:15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池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上举内收旋转患肢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方军 卢长巍 张凤清 黄明棣 吴胜锋 韦寿繁 韦仁杰 覃祖恩 莫艺忠 罗国富 吴毅华 黄大波 姚泓成 梁仁 汪慧 技术领域:“上举内收旋转患肢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项目是河池市科技局下达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合同书编号:河科攻11013002。主要内容:该研究计划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对对该院门诊就诊...关键词:关键词:肩关节脱位 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特点、原因及其处理 2021年 探讨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行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235例,其中腰3/4 12例,腰4/5 143例,腰5/骶1 80例,对上述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总结分析。结果:235例患者总并发症31例,占13.2%。主要有术后症状不缓解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5例;脑脊液漏6例;不能配合完成椎间孔镜手术5例;神经根损伤1例;出现对侧腰腿痛症状1例;髓核不能完全摘1例。结论: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高术中操作能力,术后及时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 汪慧 卢长巍 梁仁 罗思进 蒙建安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后路PLIF骨水泥钉道强化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2018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部分LDH患者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同时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若予以常规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椎体的螺钉把持力明显下降,易发生内固定松动、椎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一度成为此类手术的相对禁忌症[1]。我们尝试在此类手术中予以小剂量骨水泥进行钉道强化处理(1.5 ml左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梁仁 卢长巍 吴毅华 罗思进 刘浩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剂量骨水泥 椎弓根钉内固定 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传统髓核摘除术(A组)及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B组)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0-01—2012-02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单纯传统髓核摘除术52例,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34例。结果 B组末次随访VAS、ODI及JOA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髓核摘除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卢长巍 杨成志 梁仁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椎间融合 髓核摘除术 临床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伤椎疼痛评分(2.2±0.4)分、住院时间(10.5±2.6)d及并发症发生率(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1.3)分、(15.4±3.2)d、(12.7%),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4%)显著高于对照组(81.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能降低患者伤椎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后恢复快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罗思进 黄煜朗 卢长巍 梁仁关键词:脊柱骨折 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技术(TESSYS)治疗,并分析其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年龄>6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被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TESSYS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2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远期疗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估。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更低,JOA评分更高(P<0.05)。随访2组患者1年发现,观察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7/50),和对照组的78%(39/50)比较更高(P<0.05)。结论TESSYS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远期疗效更佳。 梁仁 卢长巍 罗思进 姚家腾关键词:老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组配假体股骨柄沉降技术在低矮人群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运用 目的 探讨非组配假体股骨柄沉降技术在低矮人群(身高低于150cm)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的临床意义和手术设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6年3月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 吴毅华 卢长巍 梁仁 罗思进 陈胜 汪慧 覃兆捷 黄煜朗 蒙建安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长度 股骨柄 低矮 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30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的下腰痛、下肢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下腰痛、下肢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腰痛评分(6.3±0.7)分、下肢疼痛评分(2.7±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8±2.3)分、(4.9±0.7)分,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2.4±10.2)min、住院时间(5.4±1.0)d显著短于对照组(103.6±21.5)min、(10.3±2.1)d,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1.3±1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0.5±24.7)mL、(2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1,8.154,7.228,8.994,9.419,χ^2=7.329,P<0.05)。结论对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患者采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速等优势,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腰痛、下肢疼痛症状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其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罗思进 黄煜朗 卢长巍 梁仁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不同分期的外科治疗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入我院的8例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和女性各4例;年龄20~37岁,平均26.8岁;... 梁仁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股骨远端 外科治疗 TESSYS手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在减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TESSYS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13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JOA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罗思进 黄煜朗 卢长巍 梁仁 汪慧关键词:神经根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