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蓓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油气
  • 4篇油气微渗漏
  • 4篇微渗漏
  • 4篇勘探
  • 3篇油气藏
  • 3篇气藏
  • 3篇自然电场
  • 2篇岩性
  • 2篇岩性油藏
  • 2篇岩性油藏勘探
  • 2篇油藏
  • 2篇油藏勘探
  • 2篇油气勘探
  • 2篇油气评价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油气检测
  • 1篇油气渗漏
  • 1篇油气田
  • 1篇震波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8篇林蓓
  • 7篇文百红
  • 2篇刘显阳
  • 1篇刘吉敏
  • 1篇徐基祥
  • 1篇王平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第六届中国国...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资源、环境与...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油气微渗漏组分的赋存形态及其油气指示性被引量:10
2001年
按赋存介质类型和与介质作用方式 ,油气微渗漏组分可以划分为挥发态、水溶态、吸附态、吸收态、包裹态和化合态。目前已根据不同赋存形态确立了十多种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提出评价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检测油气有效性的油气指示性指标(SI)。用该指标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中所应用的 5种地球化学方法 ,依SI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微量元素电化学提取 ,酸解烃 ,热释汞 ,金属总量分析和蚀变碳酸盐 (二者SI值相同 )。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吸收态的电化学提取方法具有很好的油气指示性和对油气藏边界的分辨能力 ,微量元素的谱图分析可作为油气微渗漏异常属性评价的一种新手段。图2表 1参 1
文百红林蓓刘显阳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田赋存形态
油气藏自然电场的微泡运移生电模型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
文百红林蓓
关键词:自然电场油气微渗漏
文献传递
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及其在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技术是在引进俄罗斯地电化学油气勘探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一项含油气性及油气属性评价预测新技术。试验研究表明,油区内外土样电化学提取微量元素Ti、V、Cr、Mn、Co、N i、Cu、Zn的ICP质谱特征存在特征差异。利用微量元素谱图特征在五谷城和姬塬地区进行了油气评价和有利目标预测。地电化学微量元素谱图相关系数异常与微量元素浓度异常及烃类异常有较好的配置关系,与自然电位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确定的有效砂体储层相对应。2001及2002年在五谷城和姬塬地区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预测的有利区内及附近钻获油流,证实了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在长庆岩性油藏勘探中的作用及有效性。
文百红刘显阳林蓓
关键词:油气评价油气渗漏岩性油藏
油气藏自然电场的微泡运移生电模型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
文百红林蓓
关键词:自然电场油气微渗漏
文献传递
微量元素图谱油气评价在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正> 微量元素图谱油气评价技术是建立在地电化学提取土样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测试样与含油气标样微量元素图谱的相关分析,评价测试样所反映的深部地质体的含油气性及油气类型。该技术是在引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地电化学...
文百红林蓓
文献传递
油气藏自然电场的微泡运移生电模型
油气藏上方存在自然电位异常,经典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氧化还原电池效应所产生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油气藏上方自然电位异常空间变化大,甚至还出现明显的正异常现象。模拟油气微渗漏气泡上升迁移的实验表明,由于气水界面偶电层具有明显的...
文百红林蓓
关键词:自然电场油气微渗漏
文献传递
地震波逆散射成像技术潜力展望被引量:4
2006年
随着对地下非均匀介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地震波成像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在复杂构造区域,尤其是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区,传统的反射波勘探遇到明显挑战。这种情况下,散射地震勘探技术可能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种方向,逆散射成像技术将发挥其核心作用,尤其在近地表散射噪声分离、不均匀介质速度分析和复杂构造成像等方面将有所作为。从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对逆散射成像方法进行介绍,重点展望它在复杂构造成像等方面的潜力,为散射地震勘探的实现提供前期技术储备。
徐基祥王平林蓓
油气微渗漏的垂向结构与地面地电化学油气检测被引量:18
1999年
油气微渗漏现象是现代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地质勘探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研究油气微渗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油气微泡迁移模型和流体力势概念,建立了油气微渗漏动力学参数与地层孔隙结构的函数关系。按作用在油气微泡上势力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油气藏微渗漏的垂向分区结构,即划分为渗漏区、阻隔区、聚集区和迁移区。这种分区结构主要是由油气藏和围岩的孔隙结构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决定的。根据在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成油区和在中国内蒙陆西坳陷两地油藏上方的金属有机相态地电化学油气检测结果,揭示了油气微渗漏的地表晕环状结构,表明了油气微渗漏特征与油气藏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的必然联系,证实了地电化学方法对确定油气藏边界的有效性。图3 参7 (文百红摘)
文百红林蓓刘吉敏
关键词:油气微渗漏垂向结构油气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