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才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隔牵正散灸联合挂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观察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社会功能(FDIS)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DIP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DI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标准评分、面神经功能标准分级(H-B)分级分布均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隔牵正散灸联合面部挂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面部残疾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叶一林杨原芳朱俐娜林良才孙锐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隔物灸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临床证候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47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中不同证候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27.45%)、心脾两虚(22.34%)、痰火扰心(14.47%)、大肠结热(12.98%)、痰毒阻络(10.85%)、肾阳虚(7.02%)、肾阴虚(4.47%)、痰毒蒙闭(0.43%)。从虚实来看,61.28%的患者以虚证为主(第一、二、四、五证型),38.72%以实证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男女患者均以脾胃虚寒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最低为痰毒蒙闭,男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中,铅吸收主要存在5个中医证型,其显现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虚寒(50%)、心脾两虚(18.55%)、大肠结热(16.94%)、肾阳虚(8.06%)、痰火扰心(6.45%);轻度中毒则依次为心脾两虚(24.16%)、脾胃虚寒(24.16%)、大肠结热(20.13%)、痰火扰心(20.13%)、肾阳虚(6.71%)、肾阴虚(6.7%);中度中毒依次为痰毒阻络(26.15%)、心脾两虚(23.59%)、脾胃虚寒(15.9%)、痰火扰心(15.38%)、肾阴虚(7.18%)、肾阳虚(6.67%)、大肠结热(5.13%);中毒仅出现属痰毒蒙闭型的铅脑病2例,暂未收集到铅麻痹病例。结论:本结果初步揭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驱铅提供依据。
- 刘兴烈刘旭生刘敏雯江朝强黄荣华黄笑芝周赫蔡业峰林良才林秋兰杨志前吴伟鸿高渝峰
- 关键词:铅中毒慢性中医证候流行病学
- 《理瀹骈文》对中医皮肤病学外治法发展的贡献之分析与研究
- 本文旨在对《理瀹骈文》中的中医皮肤科外治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现代中医皮肤外冶临床和实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吴师机的生平、《理瀹骈文》成书前的中...
- 林良才
- 关键词:外治法理瀹骈文皮肤病中医
- 文献传递
- 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方剂学教学的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既是中医基础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的一门桥梁课程。当前,该课程在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药学、护理学、运动医学等不同专业中均有开设,然而针对不同的专业,其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不同,
- 汪玉梅全世建林良才黎同明桂蜀华侯少贞
-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
- 中医药类临床专业研究生教学病历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 2008年
- 林良才卢传坚何健强
- 关键词:教学改革病历质控研究生教育
- 活蜂针刺产生硬结原因探讨
- 2015年
- 探讨蜂针导致硬结的原因,介绍阿瑟氏反应系免疫复合物所致局部血管炎,属于Ⅲ型超敏反应,即有局部充血水肿、组织坏死、硬结现象。探讨蜂针引起阿瑟氏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因为蜂针中的蜂毒抗原与体内相应的抗体反应,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注射部位的血管壁基底膜上,导致坏死性血管炎,出现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红肿、瘀紫、硬结等症状。
- 刘芳芳林良才李万瑶
- 关键词:蜂针硬结
- 提高《中医皮肤病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体会被引量:4
- 2007年
- 《中医外科学》课程是中医学院各系部均开设的临床教学课,实践性强,其中皮肤病学内容以形态学为主。教学中,学生对于各种皮肤病、性病的皮肤损害特征的感性认识是他们掌握各种皮肤病症的基础,如果仅有文字描述,再生动的描述都只能给学生留下较少的印象,难以达到本学科教学的目的。长期以来,突出形象直观教学是皮肤科教师所不断追求的效果,
- 吴元胜林良才禤国维
- 关键词:中医皮肤病学多媒体教学
- 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纳入研究的66例2014年11月~2015年3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选用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梅花针隔日1次,中药片剂与汤剂同时口服,汤剂早晚各1次,片剂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肌肉注射弥可保,每日1次,两组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浅感觉、腱反射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疏通经络,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秦奇林良才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活血化瘀法神经传导速度
- 高等成人教育学员到课率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到课率低是成人教育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到课率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 林锦泉郝燕赖秀丽林良才李万瑶
- 关键词:成人教育到课率影响因素
- 研究生临床教学病历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 2006年
- 林良才卢传坚何健强
- 关键词:教学改革临床病历病历质控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