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灵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格尔德霉素
  • 5篇活性
  • 5篇
  • 2篇药物
  • 2篇噻嗪酮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活性
  • 2篇抗病毒药
  • 2篇抗病毒药物
  • 2篇甲基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活性
  • 2篇病毒药物
  • 2篇产生菌
  • 2篇S-
  • 1篇调控基因
  • 1篇毒性
  • 1篇多样性
  • 1篇修饰
  • 1篇异源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集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3篇王以光
  • 13篇林灵
  • 12篇赫卫清
  • 7篇武临专
  • 5篇王红远
  • 5篇倪四阳
  • 3篇周红霞
  • 3篇陶佩珍
  • 3篇刘昕
  • 3篇孙桂芝
  • 3篇陈菲菲
  • 3篇王勇
  • 2篇李京艳
  • 2篇张侃
  • 2篇谭亿
  • 2篇戴剑漉
  • 1篇杨兆勇
  • 1篇李书芬
  • 1篇王相晶

传媒

  • 6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水链霉菌17997产生氢醌型格尔德霉素及其生物合成中间产物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方法对格尔德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17997及其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后修饰基因阻断变株(gdmP和gdmN)在ISPII平板不同时间的培养物进行乙酸乙酯提取,硅胶板TLC和NaOH显色分析,检测GDM及其生物合成中间产物,并利用LC-MS对中间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吸水链霉菌17997原株、gdmN和gdmP-变株在培养时间72~96h,发现氢醌型格尔德霉素(GQH2)、氢醌型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格尔德霉素(H,GQH2-dC)和氢醌型4,5-双氢格尔德霉素(H2GQH2)分别为主要组分,相应的醌型化合物为次要组分;之后,这些氢醌型化合物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消失,相应的醌型化合物成为主要组分。双向硅胶板TLC分析证实GQH2、H2GQH2-dC和IH2GQH2均可在空气中自发氧化为相应的醌型化合物。结论在吸水链霉菌17997的GDM生物合成PKS后修饰过程中,首次提出GQH2自发氧化为GDM可能是氢醌型向醌型转变的位点,同时它也是GDM生物合成最后一步。
贾长虹刘昕赫卫清林灵张侃王红远孙桂芝王以光武临专
关键词: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
海洋细菌中活性化合物的筛选策略(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从700多株海洋沉积物分离得到的细菌中筛选安莎类抗生素和6-脱氧己糖(6DOH)糖基化修饰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方法以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合酶基因和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为靶标,分别进行安莎类抗生素和6DOH糖基化修饰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的分子筛选。对AHBA合酶及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阳性的菌株发酵液及提取物进行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活性分析。采用利福霉素抗性及氢氧化钠显色初步鉴定安莎类化合物;采用α-萘酚硫酸显色初步鉴定6DOH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利用16S rRNA序列对部分阳性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共获得39株AHBA合酶基因阳性和10株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阳性菌株。阳性菌株中,78%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化学初步鉴定结果表明:49%的AHBA合酶基因阳性菌株产生安莎类化合物;50%的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阳性菌株产生6DOH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阳性菌株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结论基因探针筛选可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从海洋细菌中发现活性代谢产物。
陈菲菲林灵王以光周红霞陶佩珍赫卫清王勇
关键词:海洋细菌生物活性
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与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寻找新格尔德霉素衍生物。方法 gdmN-变株发酵上清液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硅胶板TLC分析;对一个红色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PLC和高分辨质谱分析,并对其进行了1H-和13C-核磁共振(NMR)分析;对红色目标化合物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PKS基因阻断变株中进行了生物转化实验。结果在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发现了1个预期的红色目标化合物(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该目标化合物可被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系统7-O-氨甲酰化,生成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结论在gdmN-变株中发现了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该化合物可被格尔德霉素PKS后修饰系统继续7-O-氨甲酰化,但不能C-4,5氧化。
牛沂菲武临专赫卫清李京艳刘昕倪四阳林灵王红远孙桂芝李书芬王以光
C-19位修饰的格尔德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自发反应获得一组C-19位修饰的格尔德霉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衍生物是采用适当的溶剂如醇类、缓冲液等将GDM与含巯基的化合物在室温避光或有氧及加氧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通过抗肿瘤活性、细胞毒性以及水溶性测...
赫卫清林灵王以光倪四阳
文献传递
吸水链霉菌17997产生的4,5-双氢格尔德霉素的鉴别与检测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对从吸水链霉菌17997发酵提取获得的格尔德霉素精制品进行了LC-MS-MS分析,发现其中含有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对吸水链霉菌17997摇瓶发酵产物的硅胶板薄层层析分析表明,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在发酵中期有积累。已知4,5-双氢格尔德霉素的抗肿瘤活性比格尔德霉素差,因而需要限制其在格尔德霉素制品中的含量。本文研究结果对以吸水链霉菌17997等为产生菌研究格尔德霉素发酵,促进4,5-双氢格尔德霉素转化为格尔德霉素以提高发酵液的品质,以及检测格尔德霉素制品中的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具有实际意义。
张侃武临专林灵赫卫清孙桂芝王以光
关键词:格尔德霉素
一种发酵提取物中含卤有机化合物的早期鉴别方法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对发酵提取物中含卤有机化合物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方法以改良的Beilsten法对含卤和不含卤的有机化合物纯品及发酵液提取物进行焰色反应,观察是否有阳性现象——绿色火焰呈现;同时研究了该法的检测基限和氯化钠对检测的干扰。结论改良的Beilsten法适用于对含氯、溴、碘元素有机物的定性检测,其对卤元素的检测基限可达到微克级;通过适当的发酵液提取方式降低无机卤素的干扰后,该法可有效检测发酵提取物中含卤有机化合物。
谭亿林灵周红霞王以光赫卫清杨兆勇王勇
大连渤海老虎滩海域沉积物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大连渤海老虎滩海域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方法】利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培养海洋沉积物中的放线菌,并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部分放线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根据菌落表型共分离到1215株放线菌。选择271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251株(92.26%)属于放线菌门,覆盖11个科,15个属;其余20株属于厚壁门和变形菌门;有7株为潜在的新种。【结论】大连渤海老虎滩海域的沉积物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放线菌和新种资源,这些菌株为将来开发新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林灵谭亿陈菲菲周红霞王以光赫卫清王勇
关键词:系统发育多样性
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和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组苯醌型安莎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类似物,具体而言,涉及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类似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说类似物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和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与格尔德霉素相比,除生物学活性低于格尔德...
武临专王以光刘昕李京艳王红远倪四阳赫卫清林灵
文献传递
埃莎霉素Ⅰ组分高含量、高产量基因工程菌WSJ-IA及其原株的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调节基因acyB2激活异戊酰基转移酶(ist)基因表达的特点,将ist与调节基因acyB2在异戊酰螺旋霉素(埃莎霉素)Ⅰ产生菌菌株中共表达,获得埃莎霉素Ⅰ单组分的高含量及高产量菌株WSJ-IA。对其及原始螺旋霉素产生菌菌株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 F21进行了初步鉴定。【方法】从形态学、培养和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组成、16S rRNA基因序列、5个看家基因(atpD、gyrB、rpoB、recA和trpB)蛋白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面对该菌株及其原株进行了鉴定。【结果】两株菌在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组成、16S rRNA基因序列和5个看家基因蛋白水平基本一致,在系统发育树分析中同处在一个分支中。而在16S rRNA基因序列和5个看家基因蛋白水平在系统发育上它们均与已知相近菌株处于不同的分支上,并且与不同基因的相近菌株各有不同,其中无一报道产生螺旋霉素。【结论】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 F21可能是一个产生螺旋霉素的链霉菌新种,16S rRNA基因序列和5个看家基因蛋白序列分析可以作为埃莎霉素Ⅰ基因工程菌生产过程中进行鉴别的分子标志。
戴剑漉林灵武临专王以光
关键词:STREPTOMYCESRRNA基因
利用异源正调控基因acyB2构建埃莎霉素Ⅰ高产菌株被引量:4
2017年
必特螺旋霉素(bitespiramycin,BT)是以异戊酰螺旋霉素(简称为埃莎霉素)Ⅰ、Ⅱ和Ⅲ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抗生素。通过阻断3-O-酰基转移酶基因(sspA),获得了只产埃莎霉素Ⅰ的WSJ-2菌株,但其发酵产物中含有大量螺旋霉素,而埃莎霉素Ⅰ含量较低。为提高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ist)在WSJ-2中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埃莎霉素Ⅰ的产量,首先构建了含有ist基因和其正调控基因acyB2连锁片段的重组质粒pSET152-ia,然后将其导入到埃莎霉素Ⅰ产生菌WSJ-2中,通过具有阿普拉霉素(apramycin)抗性标记的链霉菌整合型载体pSET152整合到WSJ-2的染色体上,获得新的埃莎霉素Ⅰ产生菌WSJ-IA。在不同发酵时间定量检测ist的表达水平,WSJ-IA中ist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WSJ-2。WSJ-IA高产菌株的发酵单位从(280±20)μg/ml提高至(1160±108)μg/ml,较原始菌株WSJ-2提高了314%,而且在WSJ-IA发酵产物中埃莎霉素Ⅰ与螺旋霉素Ⅰ含量的比值是WSJ-2的2.4倍左右,说明在引入acyB2基因的同时提高了菌株的发酵单位和埃莎霉素Ⅰ的产量。
戴剑漉卢智黎林灵王以光赫卫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