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慕如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介入
  • 3篇心肺复苏
  • 3篇心肌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脏
  • 3篇源性
  • 3篇衰竭
  • 3篇骤停
  • 3篇介入治疗
  • 2篇动脉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后
  • 2篇心源性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延续护理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17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儋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林慕如
  • 5篇王少萍
  • 3篇李海嵘
  • 3篇林小洁
  • 3篇黄海燕
  • 3篇陈关良
  • 3篇方小丽
  • 3篇王可君
  • 2篇蔡兴赳
  • 2篇许荣丽
  • 2篇王惠
  • 2篇吴玉萍
  • 1篇刘欢欢
  • 1篇廖旺
  • 1篇蒋愈娇
  • 1篇刘时武
  • 1篇李海涛
  • 1篇孙小玲
  • 1篇方茜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医学争鸣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第15届中国...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居家护理平台在冠脉支架植入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平台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随访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12月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支架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6~12月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支架治疗的5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接受PCI居家护理平台管理,包括线上交流、线上科普宣教、患者数据上传及分析等。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药物用药率、生活方式改变依从性以及血脂、体质量、血糖、血压等达标情况。结果两组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再入院率,抗栓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使用率,生活方式改变依从性,血脂、体质量、血糖、血压达标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居家护理平台的应用能较好地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轻其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赖春燕林慕如林小洁刘时武王少萍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出院居家照护
一种皮下注射用捏皮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注射用捏皮器,包括左夹杆和右夹杆,左夹杆和右夹杆通过铰接轴交叉铰接,左夹杆和右夹杆的顶端上分别设置有弧形的右夹持板和左夹持板,左夹杆和右夹杆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和用于调整左夹杆和右夹杆之间开合度...
林慕如朱壮丽王少萍
全程保温措施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探讨全程保温措施对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院内心搏骤停且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35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全程保温护理治疗(将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应用电脑降温毯维持24h);对照组17例采用传统的降温保温法(如头部冰帽,颈部、腹股沟冰敷)诱导降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24h、72 h、l周的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复苏后的血乳酸水平及6h、24h血乳酸清除率.结果 在心肺复苏术后7d,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7.19±1.72,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评分为10.81±2.53,低于对照组,24h后的血乳酸清除率观察组为49.02±12.37,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亚低温治疗并配合积极的全程保温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心肺复苏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及脑功能的改善,降低病死率.
林慕如王可君阮晓艺黄海燕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前63例入院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后6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血流动力学等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都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Tc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提高疗效。
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林慕如李海涛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清Lp-PLA2、IMA变化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7年3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期间就诊于某院的确诊为AMI并进行PCI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纳入AMI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6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PLA2、IMA水平,分析血清Lp-PLA2、IMA在AMI患者PCI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血清Lp-PLA2、IMA相关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Lp-PLA2、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在术后24小时、72小时呈升高趋势(P<0.05),术后1周降低(P<0.05),IMA水平在术后24小时升高(P<0.05),术后72小时、1周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Lp-PLA2、IMA水平异常升高,上述指标在PCI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黎美兰陈世雄林慕如林月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缺血修饰白蛋白
抗栓疗法对≥80岁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脑梗死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抗栓疗法在≥80岁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根据病人是否进行抗栓治疗及服用抗栓药物的情况将病人分为抗凝组、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比较不同抗栓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抗凝组脑梗死发生率为15.63%,抗血小板组为29.41%,对照组为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房颤时间和治疗方案与脑梗死有密切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时间是房颤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211(1.159~4.217),1.935(1.041~3.598),1.742(1.020~2.974),1.552(1.151~2.094)(P<0.05)。抗凝组皮肤瘀斑、牙龈/鼻出血、皮下血肿、上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小于抗血小板组(P<0.05)。结论房颤时间是影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此类病人出血风险低,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超高龄病人治疗中应以抗凝治疗为主。
蒋愈娇林慕如李东樱
关键词:抗栓疗法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脑梗死
试用材料学理论解心肌复原和心肌缓解关联之惑
2020年
逆重构的发现给传统以纠正神经—体液异常激活为主的心力衰竭治疗策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有望改善目前心力衰竭治疗现状。但逆重构中心肌复原和心肌缓解之间的关联给研究者带来巨大的困惑。并且,现有通过患者预后结局回顾性判断心肌复原和心肌缓解的办法严重滞后于临床治疗,不利于在疾病早期开展前瞻性研究。为此,笔者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借鉴材料学相关理论,提出“重构限度”假说论述二者关联,希望开拓思路,解决目前临床遇到的困惑。
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蔡兴赳许荣丽林慕如
关键词:材料学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实施有效护理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心血...
林慕如方茜王惠
关键词:小儿患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疗法临床护理
文献传递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心肌逆向重构: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
2020年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心肌逆向重构的发现是心力衰竭治疗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它可能将现有延缓心肌重构过程"消极防御"的治疗模式,转变为加速逆向重构"主动出击"的治疗模式。然而对于逆向重构确切始动因素却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争议和矛盾,主要有:①心力衰竭逆向重构存在差异性生物学特征;②心力衰竭逆向重构临床评价尚无统一判断标准;③心力衰竭逆向重构有效治疗方案莫衷一是。这些问题有待基础医学研究,甚至是患者临床试验进一步解决。
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蔡兴赳许荣丽林慕如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
173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总结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间经导管介入治疗的173例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11个月-3岁,其中男性81例,女性92例。173例患儿中有168例成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封堵即刻成功率为97.1%。通过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发现1例患儿术后第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患儿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患儿出现新发的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和8例残余分流(宽1-2 mm)。结论针对性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林慕如阮晓艺王惠孙小玲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婴幼儿介入治疗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