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剑

作品数:59 被引量:544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哮喘
  • 20篇儿童
  • 13篇细胞
  • 12篇支气管
  • 12篇气管
  • 9篇患儿
  • 8篇支气管炎
  • 8篇睡眠
  • 8篇气管炎
  • 8篇细支气管
  • 8篇细支气管炎
  • 8篇毛细支气管炎
  • 8篇呼吸道合胞病...
  • 8篇合胞病毒
  • 7篇睡眠呼吸
  • 7篇睡眠呼吸暂停
  • 7篇趋化
  • 6篇嗜酸
  • 6篇阻塞性
  • 6篇阻塞性睡眠

机构

  • 23篇温州医学院
  • 17篇温州医学院附...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8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交通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海宁市中医院

作者

  • 59篇林剑
  • 33篇李昌崇
  • 23篇张海邻
  • 21篇蔡晓红
  • 21篇李孟荣
  • 19篇陈小芳
  • 12篇董琳
  • 11篇吴荣熙
  • 9篇罗运春
  • 9篇李迎春
  • 8篇周晓聪
  • 8篇李锦燕
  • 7篇金可
  • 6篇张维溪
  • 5篇张正霞
  • 4篇苏苗赏
  • 4篇王晓宁
  • 3篇叶乐平
  • 3篇潘孝云
  • 3篇周筱春

传媒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2006(第...
  • 2篇2005年浙...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婴儿肺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耶格公司婴幼儿肺功能仪,对23例肺炎婴儿急性期、恢复期及15例正常婴儿进行肺功能检查,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肺炎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及正常组比较,呼吸频率(RR)、潮气峰值流速与潮气量的比率(PTEF/Vt)明显增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潮气峰值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婴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不等同于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表现,它主要表现为Vt/kg、RR、PEF/VT的改变,而非tPTEF/tE、vPTEF/vE的改变,Vt/kg、RR、PEF/VT可作为观察本病病情变化的敏感指标。
林剑周筱春张海邻蔡晓红罗运春
关键词:婴儿肺炎肺功能
标准化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鼻炎临床疗效的预测指标
<正>目的评估过敏性哮喘/鼻炎患儿接受尘螨标准化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各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参数与治疗后的个体临床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免疫治疗患儿治疗前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参数,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
李巧玲李孟荣乐玮周瑾思林剑李迎春
文献传递
儿童胸主动脉供血肺动静脉瘘一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郑仰明张海邻苏苗赏林剑
关键词:肺动静脉瘘胸主动脉儿童
先天性右肺动脉发育不全合并右肺静脉闭锁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儿男,2岁,因“咳嗽1个月,发热3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个月受凉后出现咳嗽,阵发性,较剧烈,痰不多,无气促发绀,多次来我院门诊拟以“急性支气管炎”予口服抗生素及化痰止咳药物治疗,咳嗽时轻时重。3d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肛温),咳嗽较前加重,无气促发绀,无寒战、惊厥。在我院门诊查胸X线片异常,拟诊“肺炎”收住。患儿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宫产出生,无产伤、窒息史。既往体键,无反复咳嗽、发热史。否认病前异物吸人史,否认肺炎史,否认结核接触史,已接种卡介苗。生长发育正常。其母31岁,父32岁,均体健。
林剑张海邻林立程建敏罗运春
关键词:先天性反复咳嗽闭锁口服抗生素
哮喘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哮喘急性发作不同程度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Eotaxin)水平的变化 ,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5 1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 7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清Eotaxin水平的测定 ,并对其中 9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及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离和培养 ,并测定了PBMC表达的Eotaxin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Eotaxin水平为 (137± 6 4 )ng/L ,缓解期组为 (94± 36 )ng/L ,正常组为(80± 4 1)ng/L ,(F =13 5 7,P <0 0 0 1) ;且急性发作组Eotaxin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中、重度组Eotaxin水平为 (16 0± 72 )ng/L ,高于轻度组 (112± 4 8)ng/L(t =2 84 9,P <0 0 1)。而三组的PBMC的Eotaxin水平均极低 ,不能被测出。结论 血清Eotaxin升高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
李昌崇林剑李孟荣吴荣熙陈小芳
关键词:哮喘
鼾症儿童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原发性鼾症(PS)儿童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鼾症儿童有效、科学、费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确诊...
俞晨艺蔡晓红温正旺梁冬施胡青青倪丽艳林剑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白三烯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1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IL-10/T-819C和A-1082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病情的关联和对血清总IgE和鼻咽分泌物(NPS)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114例汉族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例组)和9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IL-10/T-819C、A-1082G位点SNPs;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例组血清总IgE;用ELISA法检测病例组NPS IL-10水平。结果病例组IL-10/T-819C位点TT、CT、CC基因型频率比较分别为45.6%、40.4%和14.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T65.8%、C34.2%;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47.8%、CT36.7%、CC15.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T66.1%、C33.9%,二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0.005 Pa>0.05)。病例组IL-10/A-1082G AA、A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6.8%、13.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A93.4%、G 6.6%;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AA87.8%、AG12.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A93.9%、G6.1%,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0,0.037 Pa>0.05)。病例组IL-10/T-819C和IL-10/A-1082G位点不同基因型患儿NPS IL-10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0.676,F=0.687;Z=0.620,t=1.107 Pa>0.05)。IL-10/T-819C位点和A-1082G位点基因型频率在轻度和中重度患儿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79,1.793 Pa>0.05)。结论温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IL-10/T-819C和A-1082G位点基因多态性,但未发现其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存在关联。
董琳黄志英陈小芳周晓聪李锦燕林剑张海邻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基因多态性白细胞介素-10病例-对照研究
330例鼾症患儿睡眠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单纯鼾症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应用32导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对330例睡眠打鼾儿童例行整夜睡眠监测,并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单...
林剑林瑞杰蔡晓红李昌崇
文献传递
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细菌耐药性检测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454例急性LRTI患儿(年龄1个月~10岁,中位年龄6.0个月)入院24h内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结果297例(65.4%)病原检测阳性,其中病毒阳性229例(50.4%),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多见(39.6%),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PIV3)(6.6%)、腺病毒(2.2%)、流感病毒A型(0.9%)及流感病毒B型(0.7%)。共分离出19种135株(29.7%)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K.pn)最多见(9.9%),其次为大肠杆菌(Ecoli)(4.4%),尼pn和E.coli产ESBLs株分别占42.2%和65.0%;肺炎链球菌(SP)占4.2%。混合感染率为14.8%。6个月以下患儿前5位病原为RSV,尼pn,PIV3,E.coli及SA;而RSV,PIV3,SP,尼pn及E.coli则是6个月至3岁患儿常见的病原。尼pn和Ecol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达97.8%和75.0%,产ESBLs株的足pn和E.coli对头孢菌素普遍耐药;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亦达68.4%,而SA对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7%和89.5%。结论RSV是温州地区儿童急性LRTI最常见的病原,其次为K.pn和PIV3。常见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及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比率均相当高。
董琳周晓聪陈小芳杨锦红林剑张海邻蔡晓红罗运春张正霞李昌崇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细菌耐药儿童
尘螨抗原对P815肥大细胞TLR4及维生素D受体直接作用研究
李孟荣李如霞李巧玲陈小芳李迎春林剑张海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