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哲学
  • 4篇唯物
  • 3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岩石
  • 2篇哲学体系
  • 2篇思维
  • 2篇主义
  • 2篇自然界
  • 2篇唯物主义
  • 2篇马克思恩格斯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恩格斯
  • 1篇定势
  • 1篇学术界
  • 1篇营销
  • 1篇营销策略
  • 1篇营销策略研究
  • 1篇真善美
  • 1篇证法
  • 1篇质量互变

机构

  • 1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6篇杨玉
  • 1篇张凯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8
  • 2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8
  • 1篇198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造事物与完善系统的统一──当代视野中的实践
1994年
各种全球性问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已经明朗,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正是我们自已的行为造成了今天这种令人不安的人类境况。人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的实践方式已经无法继续保证人类的安全和幸福。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实践活动已经成了一个关系到整个当代文明和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人类实践不应再以单纯改造事物为其基本的内容,而必须同时照顾到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系统,当代视野中的实践应该是改造事物和完善系统的统一。
杨玉
关键词:人类命运自然存在物
全文增补中
偶氮氯磷Ⅲ和偶氮胂Ⅲ螯合形成树脂分离富集岩石中微量稀土元素研究
王多禧张凯杨玉
无论是发射光谱中ICP光电直读光谱法,还是萤光调射线光谱法,分析稀土元素,方能获有较理想的报出率。到目前为止,稀土原有的分离富集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此项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矿物学原理和技术关键是:将较高灵敏度的稀土...
关键词:
关键词:稀土元素微量元素
试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形态
杨玉
关键词:唯物主义世界观
韩记德烤鹅营销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休闲卤味熟食制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销售总量都逐年递增,根据第一财经数据显示,卤味熟食制品年均复合增长率每年都在10%以上,越来越多的地方区域卤味品牌门店极速扩张,许多后进入的新锐卤味品牌也在...
杨玉
关键词:营销策略
实践是物质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1990年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而“物质”则是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础。在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讨论中,“实践”与“物质”这两个范畴的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下面的两篇文章就是从这个角度选用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以利于讨论更加深入。
杨玉
关键词:旧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论实践的阻禁原则
2001年
实践具有二重性 ,实践的负面效应有吞噬实践的正面效应、威胁人类生存的巨大危险。探索实践的阻禁原则已成为当代人类的紧迫任务。本文认为 ,人们在改造具体事物的同时必须帮助完善系统 ,以系统要求为原则 ;在满足具体实践者利益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利益 ,以人类利益为原则 ;在处理实践所直接面对关系的同时应该承担起协调关系全局的任务 ,以关系全局为原则。违背这些原则的实践活动 。
杨玉
关键词:二重性
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与实践观念的更新被引量:5
1994年
人类生存的总体背景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换,而人们的实践观念却远远落后于历史的变迁。已经变换了的生存背景与传统的实践观念的冲击与碰撞是各种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清醒地认识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自觉地实现实践观念的全面更新,才能使我们摆脱当前的人类危机,避免令人担忧的人类前景,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的安全与幸福。
杨玉
关键词:自然界
实践观念的历史转换:从崇拜到反省——兼论哲学发展的方向被引量:2
1990年
该文从分析和揭示实践自身的内在矛盾入手,对实践本身进行了反省。认为实践不能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只能作为自然—实践系统即“天人系统的要素而存在”,它参与系统的创造又受系统的制约;实践中实现的主客统一没有达到哲学的层次,实践创造的属人世界和自在世界的统一才是哲学层次上的主客统一;实践也不能自发的保证真善美的统一,并提出把天人系统的状态作为实践活动的评价尺度的主张。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近几年已成为哲学研完的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它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该文立足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中所述观点及有些提法是否恰当、正确,则需进一步讨论。
杨玉
关键词:真善美主客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实践·系统——马克思主义新唯物论索解被引量:1
1993年
在人面前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物质现象,“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马克思语)。人为的当然就是实践的,天然的也就是自然的。这两种现象与人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所以它们曾经分别被确立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据,被理解为不同的哲学学说的基础。见解的分歧和对立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学术主张都声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困惑和思索。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新唯物论的基础,既不是纯粹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实践,而是容纳自然和实践于一身的物质系统。
杨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历史人类社会唯物论
论实践约束意识
1994年
论实践约束意识杨玉各种当代问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已经明朗,人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活动的失控状态是各种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了摆脱人类面前的各种危机,避免令人担优的人类前景,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的安全和幸福,树立实践约束意识已经刻不容缓。一当代历...
杨玉
关键词:自然界无约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