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 作品数:24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阿魏酸钠(SF)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1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300mg,静脉滴注,共用14天,低分子肝素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
- 杨梅刑林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脑梗死
- 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 2018年
- 讨论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8月,选取我院的80例重症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以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胰岛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与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评判标准:治疗效果、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在治疗重症糖尿病疾病的过程中实施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变化水平,值得我院临床进行推广。
- 杨梅
- 关键词:胰岛素泵重症糖尿病白细胞介素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度中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度中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8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RRT治疗。以入院时和入院第7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为观察指标,评价CRRT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RRT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CRRT用于重度中暑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 杨梅邢林
- 关键词:肾脏替代疗法中暑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NIPPV治疗。比较2组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改变、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和呼吸频率、心率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2例患者中8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例因家属拒绝气管插管死亡;对照组中34例患者中1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7例因家属拒绝气管插管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和生命体征,减少插管率及病死率,是治疗此类患者有效的方法。
- 杨梅邢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 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IL-6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ACS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6、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性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 杨梅阴东亮邢林
- 关键词:普伐他汀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冠状动脉疾病
- 晕厥、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抢救成功1例
- 患者男,44岁,因“突然晕厥1小时”于2000年2月6日9Am入院。既往无重大病史,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意识模糊,四肢厥冷,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心率3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低...
- 阴东亮杨梅
- 文献传递
- 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对纤维蛋白原水平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对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65例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感染组,70例重症脑梗死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组患者病原学特点;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FIB水平、MAPK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氧合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65例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17株占18.89%,真菌13株占14.44%;感染组患者MAPK信号通路指标p38、ERK和JN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可对患者FIB水平、MAPK信号通路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
- 杨梅孔德岩赵静
-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纤维蛋白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2例被引量:3
- 2002年
- 阴东亮杨梅张庆华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心房颤动组(101例)和非心房颤动组(53例)血浆幽门螺杆菌抗体(Hp IgG);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颤动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含量,并测量左心房内径。结果心房颤动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46.5%,47/101)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26.4%,14/53)(P〈0.05);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ALD水平均较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明显升高(P〈0.01),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P〈0.01);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家族史、饮酒史、肥胖史、高脂血症等无关。结论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有关,可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水平明显升高,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之一。
- 杨梅阴东亮刑林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内皮缩血管肽1C反应蛋白质醛固酮
- 慢阻肺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一种特殊类型,多由颅内感染、口服避孕药等引起,过去认为发病率低,临床很少见,随着近年影像学的发展,诊断率逐渐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除发作时合并感染外,部分病例由于合并缺氧性肠病往往有胃纳差、水电解之紊乱、消耗状态等,易致血液高凝状态。本文观察到COPD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并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 杨梅刑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颅内静脉窦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