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艳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1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早癌
  • 1篇沙坦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衰竭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剥离术
  • 1篇胃腺
  • 1篇胃腺癌
  • 1篇胃腺癌组织
  • 1篇腺癌
  • 1篇腺癌组织

机构

  • 3篇呼和浩特市第...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3篇杨晓艳
  • 1篇史伟东
  • 1篇陈春华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胃腺癌组织中p53和NF-κBp65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p53和NF-κBp65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及42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53和NF-k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53%。低分化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χ2=7.486,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中阳性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χ2=6.368,P<0.05);Ⅲ、Ⅳ期胃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χ2=13.864,P<0.01);胃底/贲门、胃体、胃窦/幽门胃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性(χ2=2.529,P>0.05)。胃腺癌组织中NF-κBp65阳性表达率为58%。低分化、中高分化胃腺癌之间,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胃腺癌之间,Ⅲ、Ⅳ期和Ⅰ、Ⅱ期胃腺癌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4.624,P<0.05;χ2=3.876,P<0.05;χ2=7.436,P<0.01),而胃腺癌部位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性(χ2=3.306,P>0.05)。42例淋巴结转移灶中p53和NF-kBp6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5%和35.71%,均明显低于胃腺癌原发灶(χ2=4.861,P<0.05;χ2=8.052,P<0.05),p53和NF-kBp65在胃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c=0.505,P=0.001;c=0.316,P=0.041)。结论:p53的异常表达和NF-κBp65分别在胃腺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p53的和NF-κBp65在胃腺癌中协同表达,提示可能共同参与胃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胃腺癌中p53和NF-κBp65表达,可为临床诊断病情发展程度提供指导意义。
杨晓艳陈春华
关键词:胃腺癌P53免疫组化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0
2018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患者。常规组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疗效、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5.7%(134/1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112/140);观察组心律失常纠正有效率为93.6%(131/1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1.4%(100/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SV均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纠正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预后更理想。
景国强杨晓艳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胺碘酮厄贝沙坦
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经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SD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4例、未感染组6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中穿孔等均为ESD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中穿孔为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合并以上因素的患者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杨晓艳史伟东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