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越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电气工程

主题

  • 8篇无功
  • 7篇无功补偿
  • 7篇风电
  • 6篇电机
  • 6篇异步
  • 6篇异步风力发电
  • 6篇异步风力发电...
  • 6篇发电机
  • 6篇风电场
  • 6篇风力发电
  • 6篇风力发电机
  • 3篇同步补偿器
  • 3篇网型
  • 3篇静止同步补偿...
  • 3篇并网
  • 3篇并网型
  • 3篇补偿器
  • 2篇低电压穿越
  • 2篇电容
  • 2篇电容器

机构

  • 10篇新疆大学

作者

  • 10篇杨志越
  • 9篇李凤婷

传媒

  • 2篇电机技术
  • 2篇山西电力
  • 1篇大电机技术
  • 1篇水力发电
  • 1篇低压电器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电机与控制应...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电场异步风力发电机端无功补偿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介绍了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和对风电场进行无功补偿的原因;给出了风电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模型;建立了并网风电场仿真系统的模型;设计了三套无功补偿方案,分别将PFC、SVC和STATCOM三种无功补偿装置加装在风电场异步风力发电机端进行补偿并对补偿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异步风力发电机无功补偿PFCSVCSTATCOM
异步风力发电机端无功补偿方案的仿真研究
2012年
介绍了风电的发展现状和风电场内无功补偿的原因,建立了包括风速模型和异步发电机模型在内的风电机组模型、无功补偿装置模型和并网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并分别采用并联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器和静止同步补偿器三种无功补偿装置在风力发电机端进行无功补偿并对补偿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异步风力发电机并联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同步补偿器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阐述了目前对于风电场内无功不足进行补偿的主要方式是在异步风力发电机端并联电容器组,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补偿方式已经显现出明显弊端,提出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到风电场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给出了风电机组模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模型;建立了并网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将两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分别应用到风电场中并进行了仿真对比。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风电场异步风力发电机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同步补偿器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风电场无功优化补偿技术研究
风电场并网对电网带来的诸多影响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风电场区域电网电压质量的严重影响。因为风电场并网会引起区域电网无功分布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电网的电压,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区域电网电压的崩溃。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和规模的不...
杨志越
关键词:风电场无功优化改进遗传算法
异步风力发电机无功补偿方案的仿真研究
2011年
介绍了风电的发展现状和风电场内无功补偿的原因,建立了包括风速模型和异步发电机模型在内的风电机组模型、无功补偿装置模型和并网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并分别采用并联电容器组、SVC和STATCOM三种无功补偿装置在风力发电机进行无功补偿并对补偿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异步风力发电机并联电容器组SVCSTATCOM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及发展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微机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种类、发展阶段及特点。阐述了应用微机继电保护的优越性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其发展趋势。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微机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
并网型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方案的仿真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对于并网型风电场内无功不足进行无功补偿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异步风力发电机端并联电容器组。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该补偿方式已经显现出明显弊端,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到风电场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给出了风电机组模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模型;建立了并网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将SVC和STATCOM这两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分别应用到风电场中并进行了仿真对比。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风电场异步风力发电机无功补偿
不同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对比不同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给出了包括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和异步风力发电机模型在内的风电机组模型和无功补偿装置(SVC)模型。建立了仿真风电场模型,分别仿真了两种典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未加装SVC和加装SVC时发生短路故障后的低电压穿越能力;针对仿真前后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转速的变化情况对两种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无功补偿装置
并网型风电场机端无功补偿配置方案的研究
2011年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到风电场是必然趋势。给出了风电机组和补偿装置的模型,建立了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将不同补偿方案应用到风电场发电机端,并对补偿效果进行了对比。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风电场异步风力发电机无功补偿
并网型异步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分析并网型异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性能,文中给出了异步风电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的模型,建立了风电场仿真系统模型,分别仿真了采取改善措施(在汇流母线处加装STATCOM)前后两种并网型异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鼠笼式异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较弱,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性能优越;采取一定改善措施后可以明显提高两种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性能,尤其是对鼠笼式异步风电机组改善最为明显。
杨志越李凤婷
关键词:低电压穿越静止同步补偿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