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 作品数:84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论“互联网专条”——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 2014年 评价"互联网专条"的好坏是一回事,如何理解与适用又是另一回事,而本文的重点在后者。正如文章多次强调,互联网专条作为一个原则性的条款、概括性的规定,在概念用语、程序配套、制度衔接等上面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不失为我国对网络侵权立法的一个进步。它的规制效应不容置疑,它的引导作用不容小看,当然,它未来的完善空间同样不容忽视。 杨吉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避风港原则 红旗标准 我国著作权登记制的问题——兼评新《著作权法》第十二条 被引量:3 2021年 新《著作权法》终于在上位法位阶上对我国之前施行已久、但实则缺乏立法依据的作品登记制进行了一次"确权"。但由于版权自创作完成时产生、作品登记以自愿为原则,以及核准时又采取形式审查,这三点造成了当前作品登记制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如何在遵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所确立的权利保护的基础框架内进行完善与修正,是本文着力要探讨的议题,而相关分析与论证都将围绕新《著作权法》第十二条展开。 杨吉关键词:著作权法 版权保护 著作权归属 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市场 被引量:6 2016年 进入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一代消费主力90后的崛起,以著名网络红人Papi酱拿下1200万投资,自有品牌估值上亿为“里程碑”事件,经济学名词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它叫:网红经济. 杨吉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红利 网络红人 自有品牌 90后 在比较中思考新闻业未来的样貌 2024年 随着技术的迭代、实践的创新,一些预示着未来媒体发展方向的产品应用已展露初容。社交新闻、传感器新闻、自动化新闻、机器人新闻,又或者是全媒、融媒、智媒、超媒,概念的变换或称谓的切换再一次佐证了新闻媒体一骑绝尘地奔赴数字化、移动端、智能化、混合现实性方向的根本趋势与主流共识。 杨吉关键词:新闻业 新闻媒体 未来媒体 数字化 主编死了,谁又活了? 2015年 岁末年初,书市上有本书很火:《主编死了》。书名很吸引人。它给人的期待不亚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弗兰克·施尔玛赫的《网络至死》和叶夫根尼·莫罗佐夫的《技术至死》。作者们试图用一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效果,来唤醒公众对"娱乐工业主义"、"互联网中心主义"或"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杨吉关键词:娱乐至死 兰克 至上主义 媒体的未来思考 2018年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Writing on the Wall:Social Media--The First 2000 Years)中的梳理,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莎草纸信来交换信息,到欧洲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小册子搞宣传,到后来书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的兴起,一直到社交媒体的出现. 杨吉关键词:媒体 法国大革命 传播学者 交换信息 宗教改革 大众媒介 中关村的故事还可以这么写 2013年 拿到王德禄的新书《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就书名没看明白,不清楚这个"人脉网络"究竟是指硅谷、中关村各自的,还是说硅谷与中关村之间互动的。倘若是后者,这个动,又是主动、被动、半推半就的动的哪一种? 杨吉关键词:硅谷模式 新兴产业 天使投资人 创新经济 全文增补中 媒介环境学:梳理流传三代的传播学派 2020年 "如果你是这里的老师,如果你想要创建媒介环境学,你会把什么样的内容放进去?"1975年,尼尔·波兹曼向刚入学的新闻专业博士生提出这个问题。回头来看,他不完全是从学术的角度对他们提出挑战,而更像是希望从眼前这些年轻人当中选到合适的进而协助他将"媒介环境学"研究进一步发扬光大。此时,波兹曼正在纽约大学执教,以此为据点,不断发展专业——从核心师资到学生门徒. 杨吉关键词:媒介环境学 波兹曼 传播学派 年轻人 发扬光大 3D打印3.0,渐入佳境 2013年 时下,还有什么比3D打印更时髦、更引领未来,却又更逼近现实的?当有人已经打印出了塑料玩具(能把玩)、打印出了曲奇饼(能食用)、打印出了手枪(能射击)、甚至还打印出了人体器官(能植入)……你不得不相信,眼前并非科幻,3D打印是一项"神一般"的技术——说它是神,因为它几乎可造万物。谈到3D打印,它其实不是新发明。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得克萨斯大学的卡尔·德卡德和约瑟夫·比曼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而且当时,就有(也是"仅有")两家专门销售3D打印机的公司。不过,有时候"来得早未必来得巧", 杨吉关键词:选择性激光烧结 曲奇饼 塑料玩具 人体器官 全文增补中 “互联网+”:未来已经来临 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概念,将其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一提法红遍全国,各界对拥抱“互联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问题是,人们理解对“互联网+”了吗?当互联网的玩法加到了传统的“X”上,会起什么样的变化? 杨吉关键词:互联网 《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