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间隔死亡的损害赔偿——以受害人生前已起诉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 2013年
- 在间隔死亡中,存在受害人生前未向加害人提起诉讼和受害人生前已向加害人提起诉讼两种情况。在受害人生前已向加害人提起诉讼的情形中,侵害生命权诉讼独立于之前的侵害健康权诉讼。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部分是固有损害主义,部分是继承主义。损害赔偿的范围只包括丧葬费和精神损害赔偿,类型化研究方法使得侵害生命权的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更加精细、准确。
- 杨会
- 关键词:生命权损害赔偿赔偿范围类型化
- 共同侵权行为的新界定被引量:4
- 2013年
- 共同侵权行为应当采新"兼指说",包括意思联络型共同侵权行为和同一行为型共同侵权行为。意思联络是指数个侵权行为人之间就其数个侵权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所进行的联络;意思联络时侵权行为人的过错为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同一侵权行为是指数个侵权行为人同时实施的同一个侵权行为;同一侵权行为中所谓的数个侵权行为时间和空间上完全相同、侵害对象和侵害后果一模一样,其实就是一个侵权行为。新"兼指说"包括了同一侵权行为,又采纳了"意思联络说",比较合理。
- 杨会
- 关键词:侵权法共同侵权行为
- 浅论间接结合行为的界定被引量:2
- 2013年
- 包括直接结合行为和间接结合行为的结合型数人侵权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应该为数人侵权责任研究所遗忘。间接结合行为是由原因行为与强条件行为组成的结合型数人侵权行为。认定强条件行为的标准是合理预见规则。
- 杨会
- 关键词:合理预见规则
- 论娱乐明星隐私权的限制——从“艳照门”事件说开去被引量:3
- 2008年
- 在隐私权限制方面,娱乐明星应当从公众人物中独立出来,因为娱乐明星和其他的公众人物在知名度来源上有所区别。对于“实力型”娱乐明星来说,其隐私权的限制只能限制在事业方面而不能延伸至别处;对于“眼球型”娱乐明星隐私权的限制既在事业方面,还包括有助于自己出名的那些因素。娱乐明星没有义务为青少年fans做出道德表率,也并非社会中的道德榜样。
- 杨会
- 关键词:娱乐明星隐私权
- 论遗失物的善意取得——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7条被引量:11
- 200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7条规范了遗失物在被转让时的所有权问题,它大胆地采"例外承认主义",殊值赞同。但从内容角度来说,第107条存在三个瑕疵:没有规定盗赃物的善意取得、没有规定有偿回复中的公共市场、没有规定无记名有价证券与货币的不得回复。另外,从立法技术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7条仍有待商榷之处。
- 杨会
- 关键词:遗失物所有权善意取得
- 论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被引量:2
- 2012年
- 共同危险行为责任构成要件中,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比较重要。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存在于一般侵权行为构成的共同危险行为中。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是分别过错,而非共同过错。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过错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共同危险行为人的故意,需要受害人举证加以证明,过失则由法律直接推定。
- 杨会
- 关键词:共同危险行为过错一般侵权行为过失推定
- 论妨碍通行物致害中道路管理者侵权责任的承担
- 妨碍通行行为人在公共道路上实施堆放、倾倒、遗撒物品等妨碍通行行为后,道路管理者没有尽到清理义务造成损害的,道路管理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道路管理者的不作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确定因果关系,而非《侵权责任法》第37...
- 杨会
- 关键词:安全保障义务按份责任
- 浅论共同危险行为责任的行为要件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共同危险行为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中,行为要件尤为重要。构成共同危险行为责任,每个行为人都得实施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本身就具有危险或危害;并且数个侵权行为具有同质性;同时,每个侵权行为都有可能造成损害。
- 杨会
- 关键词:共同危险行为侵权责任行为要件
- 指导性案例供需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之后,如何在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效用?如何遴选和发布供需一致的指导性案例?本文首先考证了基层法官对案例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并且是下意识的;然后通过指导性案例"遇冷"的局面,映射出目前案例供需不一致的局面;接着从基层法官的成本收益、时间问题、信息不对称、声誉机制的失灵等方面探寻了基层法官为什么不愿报案例;最后从沟通机制的建立、培养法官、激励法官、培育案例,以及探索案例报送形式的5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
- 杨会何莉苹
-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以“返还原物请求权”为研究对象被引量:9
- 2011年
- 物权请求权中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颇具争议。从诉讼时效的功能、返还原物请求权的性质、物的利用和效率原理、诚实信用原则四个角度看,返还原物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否定说"反对返还原物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主要有七个理由;经一一分析,该七个理由也难经推敲。
- 杨会
- 关键词: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