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5-2016年某精神专科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 2018年
- 目的了解某精神专科医院2005-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报告情况及特点,为该类医疗机构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结果 2005-2016年12年间该院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共11种,454例,无甲类传染病。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前5位是: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艾滋病和流行性感冒。血源性及性传播传染病最多,农民是发病最多的群体。结论未来该院法定传染病防治重点是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和艾滋病。要加强农民群体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及住院患者行为和卫生习惯管理。加强肺结核的防控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 李雪英明英徐小明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 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心理社会干预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定2组治疗前、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
- 曾会群李雪英
-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生活质量
- 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并心理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2021年
- 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并心理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病并心理障碍患者76例,并依据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8例患者。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以及主观幸福感进行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主管幸福感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并心理障碍患者施行整年减压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对于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起到显著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分析。
- 杨坤芳李雪英
- 关键词:睡眠质量主观幸福感
- 联合治疗方案对原发性失眠病人睡眠质量、抑郁情绪及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方案对原发性失眠病人睡眠质量、负面情绪及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原发性失眠病人共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唑吡坦+经颅磁刺激(rTMS)假性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唑吡坦+rTMS真性刺激;比较两组病人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简单自测抑郁量表(PHQ 9)评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睡眠结构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21%(P<0.05);对照组治疗后1周、4周及8周PSQI评分分别为(10.92±2.31)分,(8.49±1.92)分,(7.77±1.38)分;观察组治疗后1周、4周及8周PSQI评分分别为(9.38±2.09)分,(7.12±1.60)分,(5.49±1.01)分;对照组治疗后1周、4周及8周PHQ 9评分分别为(5.96±1.02)分,(5.48±0.89)分,(5.08±0.71)分;观察组治疗后1周、4周及8周PHQ 9评分分别为(5.17±0.89)分,(4.73±0.63)分,(3.84±0.40)分;观察组病人治疗后PSQI评分、PHQ 9评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及睡眠结构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用于原发性失眠病人治疗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减轻抑郁情绪,改善睡眠结构,且安全性值得认可。
- 谢宇宽李杨陈艳琼李雪英
-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唑吡坦睡眠期
- 自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影响
- 2015年
- 探讨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理训练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 2015年5月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7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35例,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对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自理训练,在实施干预7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测定表(IPROS)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患者康复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实施自理训练干预后,护理组的各方面(生活能力、卫生能力、工疗能力等)康复疗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护理组满意度远高于常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针对性自理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李雪英吴倩王义芳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